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昆明湖

(北京頤和園湖泊)

鎖定
昆明湖,古稱“七里泊”、“甕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內湖泊,屬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水系。古代源於玉泉山諸水,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後,水源多來自此渠。出水為南長河(京密引水渠下段)。
昆明湖的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總面積有3000畝之闊。元代始為通州漕運的水源地,金代以後逐步建設皇家園林,至清代形成規模宏大的頤和園。民國以後,成為公園。
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運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瀏覽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終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966年建成的京密引水渠也把昆明湖作為主要的調蓄水庫,堪稱為北京城的生命線。 [1-2] 
2021年10月22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遺產名錄。 [15] 
中文名
昆明湖
外文名
Kunming Lake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頤和園內
面    積
3000 畝
別    名
七里泊
甕山泊
別    名
大泊湖
西湖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水系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18: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7:00-17:00
門票價格
免費 [14] 

昆明湖名稱由來

昆明湖,歷史上有過多種稱謂。有“七里濼”、“甕山泊”、“大泊湖”、“西湖”、“西海”、“金海”等。“甕山泊”的名字由來於昆明湖位於甕山(即萬壽山)腳下。據《清高宗實錄》載,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十三日,乾隆賜命昆明湖,瓫山、西湖(金海)改名,內容為“諭,甕山著稱萬壽山,金海著稱昆明湖,應通行曉諭中外。”根據萬壽山前佛香閣東側的高宗弘曆親自撰寫的碑刻《萬壽山昆明湖記》,弘曆將西湖更名昆明湖,其主旨是修成一座利中利民的水利設施,又因景仰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軍的事蹟,才更名昆明湖。目的是利用其進行習武。後來也確實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學堂模仿天津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的建學模式開展了一陣訓練,只不過僅為慈禧觀賞之用。 [3] 

昆明湖位置境域

昆明湖在北京市的位置 昆明湖在北京市的位置
昆明湖在海淀區的位置 昆明湖在海淀區的位置
昆明湖的範圍及周邊園林建築 昆明湖的範圍及周邊園林建築
昆明湖的範圍及周邊園林建築 昆明湖的範圍及周邊園林建築
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內,北依萬壽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為東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國初期,總水面面積為204.9萬平方米,其中東湖最大為125.8萬平方米;西北湖(團城湖)水面積最小為35.4萬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積為43.7萬平方米。東湖湖底最深處標高為47.5米,大部分湖底標高為48.5米,其它兩湖湖底標高則在49~49.5米之間。
21世紀初時,總面積為212萬平方米。其中,東湖為132.9萬平方米,西北湖(團城湖)為35.4萬平方米,西南湖為43.7萬平方米。 [4]  [1] 
昆明湖概覽 昆明湖概覽
昆明湖 昆明湖
昆明湖 昆明湖
昆明湖 昆明湖

昆明湖水系構成

昆明湖水,最早為原有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起源的白浮甕山河注入補充。後來以玉泉山東由玉泉水匯流而成由北長河自東北角進入。然後自東部流出。一部分是供應京西水田及圓明園、清華園等園林用水,這部分水量約佔出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後都流入清河;其餘的三分之二水量經南長河流入京城,最後歸於通惠河。這些河流上源乾枯後,1960年代建成京密引水渠,成為其新的水源。 [5] 
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白浮泉) 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白浮泉)
為補充水源,乾降十六年(1751)分別從香山的雙清、碧雲寺的水泉院、櫻桃溝的水源頭諸泉,鋪設總長7公里的引水石槽,將泉水引入昆明湖。 [4] 
白浮甕山河(京密引水渠),元初,為解決大都至通州漕運,由郭守敬興建通惠河。通惠河上起白浮泉,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今北運河)處,全長160裏140步。白浮翁山河即其上源河。該河自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西折南轉,下匯王家山泉、西虎眼泉、孟村一畝泉、西來馬眼泉、侯家莊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湯龍泉、冷泉、玉泉諸水,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畢合於翁山泊(今昆明湖),長32公里。元末明初,白浮翁山河廢而未治,通惠河喪失漕運功能。明永樂五年(1407)曾重修白浮山河,因不徹底而未成。
北長河,位於玉泉山東,由玉泉水匯流而成,是向昆明湖輸水和向清河排洪的河道。輸水屬通惠河水系,排洪屬清河水系。起自玉泉山北閘,終於青龍閘,長2公里。青龍閘起節制水流的作用,閉閘則抬高水位,使玉泉水得以進入昆明湖;提閘則分流匯洪,免受氾濫之災。該河也是古代帝王往遊於西湖和玉泉山之間的龍舟水道。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後,青龍閘廢。1977年昆明湖河湖分流工程借用北長河一部分河道,北長河終點改至三院閘的頤和園分水閘,河長縮短為1.2公里。流域面積3.4平方公里。1995年治理北長河時,與永豐渠相通,治理長度4公里。
南長河,又名玉河,起點為昆明湖出水口的繡漪閘。南流至麥莊橋,折向東南。河上建有廣源閘、白石橋、高粱橋等閘橋。終點為北護城河的三岔口。全長10.8公里。它不是一條天然河道,中間有海淀台地相隔。金代建都北京後,經人工把台地挖通,形成以西山泉流為主要水源的河道。後經元代擴大和完善成為通惠河上游上游水源。以後它一直是北京城供水的主要水道,堪稱為北京城的生命線,也是元明清帝王乘龍舟自京城去西湖(昆明湖)瀏覽的御用水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借用其繡漪橋至長春橋3.1公里河道。南長河起點改在京密引水渠長河閘。 [2] 
京密引水渠,水源來自密雲水庫,乾渠全長110公里,1966年建成通水。此渠從蘇家索鄉後沙澗村西北入海淀區境,至羅道莊北與永定河引水渠交匯,入玉淵潭和八一湖,流經海淀區34公里,自西北至東南縱貫全區。 [6] 
昆明湖及附近水系形勢圖 昆明湖及附近水系形勢圖

昆明湖水文特徵

流域內降水具有時空分佈不均,豐枯交替發生等特徵。多年平均降水量614毫米。降水年際變化顯著,豐水年多達1406毫米,枯水年僅381毫米。豐枯連續出現的時間一般為2至3年。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各月、季節極不均勻,七、八兩月佔全年降水問題的64%,春冬兩季僅佔11.2%。 [7] 

昆明湖湖區島嶼

昆明湖中有三個島嶼,分別是:位於東湖的南湖島(島上建有望蟾閣(後改建為涵虛堂));位於西北湖中的治鏡閣島(島上原有治鏡閣,1860年,英法聯軍轟毀,後慈禧重修頤和園,將閣上的部分構件拆去營建園內其他建築,治鏡閣由此廢棄);位於西南湖中的藻鑑堂島(島上建有藻鑑堂、煙雲舒捲殿和春風啜茗台)。
每一個湖中各築一個。三島成鼎足之勢,象徵海中的仙島。這種“一池三山”的構築形式,是沿襲中國皇家園林的傳統作法。早在秦始皇時期,因迷信神仙術,派人到東海本仙山尋求長生不老藥,被方士欺騙後仍不死心,便在宮苑內挖湖築島,模擬仙境,以滿足精神上的渴求,到了漢武帝修建上林苑時,又在太液池中修築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島。於是“一池三山”的模式便延續下來,成為帝王園林的規範。 [8] 
南湖島 南湖島
南湖島,是復建最好的一島,可供遊人觀賞。原為西湖東堤處,原有龍王廟。乾隆擴湖後,湖界東移,此處留下未挖,成為孤島。面積一萬餘平方米,巨大砌岸。北部有假山,山上是主體建築涵虛堂。原是清代一座仿武昌黃鶴樓的三層樓閣望蟾閣,是觀看昆明湖水操的地方,後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年間復建成一層大殿。建有碼頭。島上還有龍王廟、鑑遠堂、澹會軒、月波樓和雲香閣等建築。 [9] 
治鏡閣島 治鏡閣島
治鏡閣舊照 治鏡閣舊照
治鏡閣島,在西北湖,島中心建有圓城,城上為治鏡閣,故把該島稱團城島或治鏡閣島。該閣於光緒十三年拆除,僅留下一座殘破的城基。 [10] 
藻鑑堂島 藻鑑堂島
藻鑑堂島,位於西南湖中。島上建有藻鑑堂、煙雲舒捲殿和春風啜茗台。
鳳凰墩 鳳凰墩
鳳凰墩,在最南端,位於昆明湖南岸不遠的水面中,是一個仿無錫運河中黃埠墩而建的湖中小島。島上建有新中國成立後所建的亭子。 [9] 

昆明湖形成變遷

昆明湖古稱為“七里濼”。是由古代永定河河道演化而來的。商代以前,永定河是走八寶山、昆明湖、圓明園、清河路線的,由於水流大,在玉泉山與海淀台地之間,形成了數公里寬的河谷。以後在八寶山斷裂帶的地質作用下,永定河向南改道。然而,原河谷中的低窪地則變成湖泊。昆明湖即是這樣由河道變成湖泊的。又由於昆明湖臨近玉泉山,豐沛的玉泉可為其供給充足的水源,使其經久不衰。同時,經考察,古人曾在萬壽山前修築過一條長長的堤壩,它擋住西來之水,使之集成湖。該堤壩古稱西堤(此西堤非現代昆明湖中的西)。
古西堤北端位於萬壽山西側,向南修築,在今玉帶橋東北約100米處轉向東南同,延伸至今南湖島(龍王廟)西北角,再沿十七孔橋方向東南延伸至比明湖東岸,然後便沿湖東岸南轉至繡漪橋,出頤和園後,堤壩是沿南長河的河道向東南延伸的,直至麥莊橋附近,號稱“十里長堤“,因該堤位於京城之西,故被稱為“西堤”,亦稱“官堤”。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設施,也是京西通往昆明湖風景區的重要遊覽線路。
古堤壩的修築當不晚於金代,堤壩阻擋西來之水,堤東北當時是沒有水的。古代昆明湖水域是有所不同的。古代湖水是位於堤壩以西的,只有到了清代對昆明湖擴展後才成現狀。 [11] 
昆明湖形成以後,逐漸為歷代封建帝王所看中,幾百年間不斷加以建設、修飾。金代金章宗曾在此修建金水院。公元1292年,元代郭守敬引白浮及西山諸泉,匯於這一水域,並擴大疏浚,成為當時一座蓄水庫,稱“甕山泊”或“大泊湖”。為通惠河漕運補充水源。當時的風景中心在西北部,靠近玉泉山。明代後期,風景區逐漸東移,1494年建園靜寺,1506年擴大為“好山園”,當時甕山泊又稱“西湖”。後來,由於白浮甕山引水工程廢棄,泉水斷流,沿湖居民開始種植水稻,湖泊面積逐漸縮小,周圍僅十里。1749年,清代將西湖東西邊擴展,原龍王廟在西湖東岸,西湖向東擴展後,龍王廟未遷移,留做湖中小島;同時加築了東堤,形成一道攔水大壩。經過這次擴展湖周長達15公里多,和明末相比,擴大了兩倍。1750年乾隆皇帝將西湖更名為“昆明湖”。
為了補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導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舊聞考》記載,其一出於十方普覺寺旁之水源頭;其二出於碧雲寺內石泉,皆鑿石為槽,以通水道,這兩條水道匯於四王府廣潤廟,再東行經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後入靜明園,引水石槽總長為7公里。經過治理以後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當時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庫。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終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 [1]  [4] 

昆明湖治理開發

昆明湖湖區治理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景區,其面積約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1956年疏浚西南湖。1960年至1961年疏浚西北湖。1966年京密引水渠進頤和園,穿過昆明溯,因淤積嚴重,1977年河湖分流,改由二院閘進入西北湖。京石油化工總廠和東水西調引水工程取水口均建於西北湖。原昆明湖進、出水口各六,現進、出水口各二。1990年冬至1991年春對昆明湖進行大規模疏浚,清挖面積120萬平方米,挖出淤泥65.26萬立方米。 [4] 
西北角的京密引水渠進水閘 西北角的京密引水渠進水閘
昆明湖東堤上的二龍閘 昆明湖東堤上的二龍閘
昆明湖東堤上的二龍閘 昆明湖東堤上的二龍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當湖水位為49米左右時,西北、西南兩湖多處灘地外露,蘆葦叢生,荒蕪零落、遊人稀少。
1956年下半年,市政上下水道工程局與交通部航務局商定,調天津疏浚公司的“北京號”吸揚式挖泥船來京疏挖昆明湖。先完成了西南湖的疏浚工程,排泥於南牆外540畝旱田內,經沉澱後將清水排入金河。該湖平均挖深2米左右,使湖底高程降至47米。共挖出淤泥89萬立方米。1960~1961年春疏浚西北湖,挖出淤泥71萬立方米。後因“北京”號調走,東湖未能疏浚。
西北、西南兩湖疏浚後,不僅水面面積有所擴大;同時也改變了過去水淺灘荒的狀況,增加了頤和園景觀。
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給昆明湖開闢了新水源。同時也改變了玉泉山、北長河一帶水系的流向。京密引水工程的修建,廢掉了古老的青龍閘。使用密雲水庫來水自北向南入昆明湖。為此興建了昆明湖進水閘(頤和閘)一座,出口興建繡漪閘和橡膠壩一座。新建的京密引水渠需穿行昆明湖,而湖底高程高於京密引水渠底,為溝通引水渠,自進水閘至繡漪閘間開挖一條輸水道。這項疏挖工程於1967年至1968年由市政工程局河道管理所用挖泥船施工。出泥約10萬立方米。佔用了昆明湖南部的部分水面。
京密引水工程竣工後,在運行期間,因引水渠穿流昆明湖,使水位因引水渠來水多少而時漲時落,影響遊船及荷花生長。1974年為解決燕山石油化工廠的用水問題,北京市決定由官廳、密雲兩水庫為石化廠供水,以昆明湖為取水池,鋪設鐵管道向石化廠送水,這更加影響了昆明湖水位的穩定。為使昆明湖保持一定水位,又興建了河湖分流工程,使密雲來水通行另一渠道。
這一工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京密引水渠昆明湖入口處向西南,並借北長河故道,經1950年新建的頤和園分水閘東側入昆明湖的西北湖(團城湖,設計時用此名)。這段渠長838米,設計輸水能力為35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為50立方米每秒;並於入口處建2孔(孔寬各8米)平板節制閘一座。此渠道與北長河玉泉山水呈立體交叉,即玉泉山水經京密引水渠渠底下,沿舊道經玉帶橋入昆明湖。第二部分是團城湖部分,包括石油化工廠取水口及西南湖的連通閘。石化取水建築物位於團城湖西岸,取水量近期為4.4立方米每秒,遠期為6.6立方米每秒。湖岸四周全部加以襯砌。為有一定的機動水流和增加水流調節的靈活性,在團城湖與西南湖之間建木結構閘橋一座,計四孔,每孔寬4.2米,全部為木製疊梁閘板(1982年改為鋼筋混凝土橋和啓閉式鋼絲網平板混凝土閘門)。第三部分是河湖分流渠南段渠道,起自團城湖出口,終止繡漪橋閘,與京密引水渠崑玉段相接,長1775米,設計流量為3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為45立方米每秒。為控制團城湖水位和泄入崑玉段的流量,在繡漪閘西300米處建南閘一座,其大小與團城湖入口處節制閘相同。此工程由市政設計院設計,市政四公司施工,1977年1月開工,1981年5月竣工。
昆明湖及河湖分流工程示意圖 昆明湖及河湖分流工程示意圖
由於東湖未能疏浚,加之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後直接穿行東湖,帶入的泥沙、雜物沉澱於湖底,致使湖底抬高,即使最高水位時機遊船也難於遊動,嚴重影響着頤和園的景觀。為此,市政府決定於1990年冬至1991年春發動全市工農商學兵、黨政幹部參加義務勞動,並結合專業施工隊伍,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治理,共挖出淤泥65.26萬立方米,清挖面積120萬平方米,平均挖深0.57米。 [4]  [12] 

昆明湖園林建設

頤和園 頤和園
昆明湖原名“甕山泊”,金代即有開闢,元時稱“西湖”,時有“西湖景”之稱,明代有“好山園”,清代曾作草料廠。乾隆十四年(1749)整治水系,開拓湖面,次年乾隆以為母祝壽的名義,在翁山圓靜寺廢墟建大報恩延壽寺,同年改翁山為萬壽山,西湖易名昆明湖,乾隆十六年(1751)定名清漪園。歷時15年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基本完工,嘉道以來略有增建。咸豐二十六年(1860)遭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光緒十四年(1888)易名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又遭八國聯軍洗劫。光緒二十九年(1903)再修,辛亥革命後,數易歸屬,1942年後闢為公園。1949年後又經多次修繕和重建。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園有各種古建築3000多間,景點繁多,著名的號稱“六十景”。昆明湖北岸,為萬壽山,山前的湖岸有“雲輝玉宇”的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至智慧海,層層升高,構成巨大的建築羣。山下沿湖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湖東岸分佈着耶律楚才祠、乾隆年間造的銅牛、知春亭、文昌閣、廓如亭等,廓如亭畔,150米長的十七孔橋連接湖岸和南湖島,橋欄雕石獅500餘隻。島上有龍王廟、月波樓、雲香閣、涵虛堂等建築。湖西部的西堤系乾隆年間仿杭州西湖的蘇堤而建,堤上建6橋,由北向南依次為:界湖橋、豳鳳橋、玉帶橋、鏡橋、練橋、柳橋。湖的西北36米長的清晏舫(俗稱石舫),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後山後湖區,1980年代恢復為蘇州街長約300米,依山傍水,兩岸排列仿古店鋪。後湖東端的諧趣園仿無錫寄暢園而建,被譽為“園中之園”。 [13] 
湖邊建築 湖邊建築
後湖 後湖
湖邊建築 湖邊建築
萬壽山 萬壽山

昆明湖航道航運

昆明湖,元代為北京(時為大都)城區運河的水源地。元初,為解決大都至通州漕運,由郭守敬興建通惠河。通惠河引北部諸泉,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畢合於昆明湖(時稱翁山泊),即白浮翁山河;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今北運河)處,打通了大運河至京城的航道。元末明初,白浮翁山河廢而未治,通惠河喪失漕運功能。明永樂五年(1407)曾重修白浮山河,因不徹底而未成。但昆明湖仍然是明清帝王乘龍舟自京城至玉泉山之間的龍舟水道。 [2] 

昆明湖引水工程

為了補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導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舊聞考》記載,其一出於十方普覺寺旁之水源頭;其二出於碧雲寺內石泉,皆鑿石為槽,以通水道,這兩條水道匯於四王府廣潤廟,再東行經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後入靜明園,引水石槽總長為7公里。經過治理以後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當時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庫。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終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 [1] 
1966年京密引水渠進頤和園,穿過昆明溯,京石油化工總廠和東水西調引水工程取水口均建於西北湖。 [4] 

昆明湖涵洞閘口

昆明湖除青龍橋下的三孔閘門為溢洪閘外,還6個出水口:其一是諧趣園眺遠齋附近,出宮牆,流過垂虹橋,至圓明圓;其二是諧趣園東北惠山園閘,出宮牆東流與與前水匯合至圓明園;其三是諧趣園西閘口,出宮牆南流,過東宮門(南北有二白玉石橋)與二龍閘出流之水合;其四是新建堤壩上的二龍閘,該閘為二孔閘,單孔寬2.5米,不常提閘板,水東北流,經營市街一帶後,過馬廠橋入圓明園;其五是二龍閘以南的四涵洞,流出之水灌溉六郎莊一帶水田,然後經蔚秀園西北側流,過紅橋(今101中學門前),繞清華園入清河。涵洞初建時有木板為閘,木板因年久朽壞後,成了常流水;其六是昆明湖最南繡漪橋閘,此處為南長河的起點,是昆明湖最大的出水口中,京城用水,航運用水就是從這裏流出供給的。 [5] 

昆明湖堤壩橋樑

東堤,是南北向的一條長堤,東側是頤和園園牆。原名西堤,是為保護東邊的暢春園而建的。後來擴挖西湖成為昆明湖後,這裏成了昆明湖的東岸,所以又改名叫東堤了。
西堤,北起西如意門內、宿雲檐以西的西堤第一橋界湖橋,南止於西堤南首柳橋以南的昆明湖南岸。是西湖區的的東界。 [9] 
西堤上建有六橋,乾隆年間,自北向南依次為:柳橋、桑苧橋、玉帶橋、鏡橋、練橋、界湖橋。
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全長150米,寬8米,由高低、寬度不同的17個發券孔組成,中間一孔最高、高寬,因其位於兩邊分數為陽極之數“九”處,含有“極”之意。兩邊各孔對稱的逐步縮小,使橋身有如長虹呈現弧線形拱橋。仿蘆溝橋而建,又有蘇州寶帶橋特點,橋欄有望柱62對,望柱頭共飾有不同神態的石獅544個。
昆明湖出口繡漪橋 昆明湖出口繡漪橋
繡漪橋,高拱石橋,單孔,是清代帝王從水路來清漪園(頤和園),由長河水道進園的必經路。 [9] 
界湖橋 界湖橋
界湖橋,位於頤和園昆明湖內外湖與後溪河的分界處,是西堤最北面的橋樑。該橋始建於1750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焚燬,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在清漪園時代,這座橋叫柳橋,而西堤南端的柳橋則稱為界湖橋,重建頤和園時這兩座橋的名稱互易了。界湖橋,為3孔石橋,長31.43米,橋身最寬處6.52米,最窄處4.28米,橋高約5.84米,南北兩側各有20層台階,橋身兩側各有27個欄杆。 [10] 
柳橋 柳橋
柳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建,是西堤六橋之一。橋身南北方向,清漪園早期時,橋南端叫“界湖橋”,北端的橋叫“柳橋”。名字取自杜甫“柳橋晴有絮”的詩句。橋下中間為方形流水孔,兩側為發券形流水孔,橋上建有歇山重檐箍頭脊的橋亭。
豳風橋 豳風橋
桑苧橋,後改為豳鳳橋,是屋橋,橋亭為長方形,歇山重檐灰瓦頂。
玉帶橋 玉帶橋
玉帶橋,是一座高拱石橋。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石砌成,既是昆明湖入水口,又是當年帝后乘船去玉泉山的出口,建築藝術美觀造型,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受到國際上的讚譽。1917年在美國建成的獄門橋,就是以玉帶橋為藍本設計的。
鏡橋 鏡橋
鏡橋,橋名源於李白在《秋登宣城謝朓北樓》的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句。鏡橋上部是一座八角重檐攢塵亭,是解放後恢復重建的。
練橋 練橋
練橋,橋名原自南朝詩人謝朓在《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州,雜英滿芳甸”。橋上建有重檐四角攢塵頂的橋亭。 [10] 
參考資料
  • 1.    北京市海定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海定區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12月 :52-53 .
  • 2.    北京市海淀區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海淀區志 :北京出版社 ,2004年 :110 .
  • 3.    曹保升: .海淀山水記 :北京出版社 ,2001-02 :136 .
  • 4.    北京市海淀區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海淀區志:北京出版社,2004年:112
  • 5.    曹保升: .海淀山水記 :北京出版社 ,2001-02 :137 .
  • 6.    北京市海淀區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海淀區志 :北京出版社 ,2004年 :473 .
  • 7.    北京市海淀區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海淀區志 :北京出版社 ,2004年 :117 .
  • 8.    曹保升: .海淀山水記 :北京出版社 ,2001-02 :139 .
  • 9.    趙毓秀. 海淀景物記.北京出版社.2000-12:21-22
  • 10.    曹保升: .海淀山水記 :北京出版社 ,2001-02 :142 .
  • 11.    曹保升:.海淀山水記:北京出版社,2001-02:133
  • 12.    北京市海定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海定區水利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3年12月:86-88
  • 13.    北京市海淀區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海淀區志 :北京出版社 ,2004年 :859-860 .
  • 14.    北京昆明湖攻略,北京昆明湖門票/遊玩攻略/地址/圖片/門票價格【攜程攻略】  .攜程[引用日期2021-06-26]
  • 15.    北京公佈第一批水利遺產名錄,昆明湖等7處遺產上榜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1-10-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