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昆嵛林蛙

鎖定
昆嵛林蛙,蛙科蛙屬物種,本種與中國林蛙Rana chensinensis相近,但本種雄蛙無聲囊,無雄性線,第一指基部婚墊2團;蝌蚪唇齒式多為I:1+1/III,少數為I:1+1/1+1:II。
拉丁學名
Rana kunyuensisLu, Y.-y., and P.-p. Li .,200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蛙科
亞    科
蛙亞科
蛙屬
中文學名
昆嵛林蛙

昆嵛林蛙物種學史

昆嵛林蛙(Ranakunyuensis,LuetLi 2002)是新近在山東文登昆嵛山發現的蛙科(Ranidae)蛙屬(Rana)林蛙羣(Wood frogs)的一新種。我們在237~260℃的條件下,觀察了其胚後發育全過程中的形態變化。該蛙胚後發育可劃分為19期,歷時約49d。唇齒式多為Ⅰ∶1- 1/Ⅲ、少數Ⅰ∶1- 1/Ⅱ∶1- 1,為昆嵛林蛙這一新種的確立提供了形態學依據。

昆嵛林蛙形態特徵

昆嵛林蛙 昆嵛林蛙
雄蛙體長平均41mm,雌蛙體長45mm左右。頭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部鈍尖,吻端突出於下唇,吻稜明顯;鼓膜直徑約為眼徑之半;犁骨齒2小團。皮膚光滑,疣粒少,背側褶細在顳部上方呈曲折狀,顳褶明顯;顳部有褐色三角形斑;腹部光滑或有痣粒。前臂和手長不到體長的一半。指、趾末端鈍圓無溝;後肢細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鼻眼之間或達眼前,左右跟部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間約為半蹼,雄性第四趾兩側蹼達第二、三關節下瘤間。體和四肢背面呈淡橘黃色(♀)或灰黃色(♂),無斑紋或甚少;上頜緣至前肢基部有一條醒目的金黃色細條紋,顳部有褐色三角形斑塊;背側褶和顳褶表面的痣粒呈黃色,體背後部和體側小疣粒紅色;雄蛙腹部白色,無斑,雌蛙腹面具棕紅色碎斑,雄雌蛙四肢腹面肉紅色。雄蛙第一指婚墊發達,基部者分為2團;無聲囊和雄性線。卵粒直徑1.5~2.0mm左右,動物極黑色,植物極灰黃色。第39期蝌蚪全長33mm,頭體長11mm,後肢長11mm左右,其體色為棕黃色;唇齒式多為Ⅰ:1+1/Ⅲ;上唇無乳突,口角和下唇有一排乳突,兩口角處副突密集;剛變成的幼蛙體長9mm,外形和體色與成體很相似。 [1] 

昆嵛林蛙生境繁殖

該蛙生活於海拔400m左右的山區,每年3月底左右出蟄,繁殖季節在3~6月,雌雄蛙抱對和產卵多在向陽的流溪水潭內或靜水坑中進行,水温在8℃以上,一次產卵300~1500粒。室內飼養觀察,從蝌蚪孵化開始至變態完成約需50天左右。成蛙於10月開始到水下或樹葉層下冬眠。 [1] 

昆嵛林蛙種羣狀態

中國特有種。目前僅發現該蛙的分佈區一個,其種羣數量較少。受脅等級:易危VU。 [1] 

昆嵛林蛙分佈

山東(文登昆嵛山)。 [1] 
參考資料
  • 1.    費梁,葉昌媛,江建平編著.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佈彩色圖鑑: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