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昆岡書院

鎖定
在普邑故城洪陽鎮東側昆安村。清·乾隆八年(1743),知縣蕭麟趾同意生員方文燦等的請求,主持創建書院,以興重文之風。
中文名
昆岡書院
地理位置
廣東普寧市洪陽鎮昆安村
成立日期
1743年

目錄

昆岡書院地址

位於廣東普寧市洪陽鎮昆安村。是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知縣蕭麟趾應諸生方文燦等的請求而主持創建的。作為普寧置縣以來第一家書院,作為講學會課、培養才人士子的神聖之所,基於鄉人令尹“造土心切”,“擇地”乃成了至關重要的一項。後以災毀。乾隆八年,知縣蕭麟趾,即舊址建昆岡書院。峻宇繚垣,與林巒相映,遂成勝地。

昆岡書院結構

書院門樓一間,榜曰“昆岡書院”;中座叫“藴玉堂”,三間式:中為講廳,為生員聽講及會課之所,備列規條,嚴立課程,兩旁一為掌教書房,一為卧室;堂後高閣一所,八角二層樓,樓上供着韓文公像並貯藏經史子集文辭,以資多士博識;閣後還有一軒,名為“琢玉軒”,軒有五楹,為公餘師生講學之所。此外,自閣及堂環列廂房27間,為諸生學舍,西偏還有廚房、廁室,共計正、從房屋34間。“古松濃蔭,石室連珠,書院在其上,遊目煙景,足助文心,當清風徐來,松濤與書聲相答,令人移神”,“怡目蕩胸,益人神智”。
八角樓高閣(也稱韓祠)後有二石,一曰“龍井”,一曰“連珠台”,為蕭麟趾題刻:閣前一大石如偃月形曰“小韓山”,為道光年間知縣韓鳳翔題刻,並拓陽山釣台韓愈所書的“鳶飛魚躍”四個大字及“退之”二小字,勒石嵌於祠壁(見題圖)。韓愈治潮使“海濱人文興”而受到潮汕歷代士民的景仰,這裏以韓文公為師表、以“小韓山”自況,正説明?岡書院辦學的宗旨所在。而書院的規條則“仿白鹿洞書院教條”(白鹿洞書院為宋時四大書院之首),朱子手訂教規、親自講學成了昆岡書院的楷模。

昆岡書院歷史背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昆岡書院改為昆岡小學堂。如今,書院本身及周圍景觀也已改舊時態。門樓殘破,而其他堂、閣、軒、屋早已難尋,惟有幾處古蹟文物仍在靜靜地述説以往,期盼着昆岡書院的精神風範能代代承傳。
昆岡書院為清普邑三大書院(其二為三都書院、上社書院)之一,歷二百餘年仍保存完好。該地怪石磷峋、古松掩映。《普寧縣誌》有“古松濃蔭,石室珠連,書院在其上,遊目煙景,足助文心,當清風徐來,松濤與書聲相答,令人神移”之記載,號稱“昆岡松韻”,為普寧古“八景”之一。且有明知縣朱統愛女朱玉仙的墓地——“天潢小裔墓”,有保存完好的碑文《香雲記》和石刻“何山”字跡,確是一處勝蹟勝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