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旱稻

鎖定
旱稻又叫陸稻。由水稻在無水層的旱地條件下長期馴化演變形成的一個生態型作物。適應在旱地栽培,也能在水田窪地種植,主要分佈在夏季雨水穩定但缺乏灌溉條件的旱地、山坡地,或春旱而夏秋易澇的低窪地區。我國南北水稻區都有少量栽培。陸稻的莖、葉粗壯繁茂,葉片較寬,色淡,根系發達,根毛多,根的滲透壓和葉片的細胞汁濃度較高,耐早、耐熱,吸水力強。產量一般低於水稻,出米率低,米質亦較次。 [1-2] 
中文名
旱稻
外文名
upland rice
特    性
耐旱
泛    指
能適應生長於無垠旱地的栽培稻類
分    佈
熱帶、亞熱帶的山區、半山區

旱稻釋義

旱稻又叫陸稻。由水稻在無水層的旱地條件下長期馴化演變形成的一個生態型。適應在旱地栽培,也能在水田或窪地種植。一般多在種水稻易受旱又易受澇的地區栽培,主要分佈在夏季雨水穩定但缺乏灌溉條件的旱地、山坡地,或春旱而夏秋易澇的低窪地區。 [2] 

旱稻地理分佈與特點

旱稻分佈

主要分佈在夏季雨水穩定但缺乏灌溉條件的旱地、山坡地,或春旱而夏秋易澇的低窪地區。

旱稻特點

我國南北水稻區都有少量栽培。陸稻的莖、葉粗壯繁茂,葉片較寬,色淡,根系發達,根毛多,根的滲透壓和葉片的細胞汁濃度較高,耐早、耐熱,吸水力強。產量一般低於水稻,出米率低,米質亦較次。陸稻(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與沙漠水稻是不同概念),通常種植於熱帶、亞熱帶的山區、半山區的坡地、台地或温帶的少雨旱地。陸稻和水稻在形態、生理上有不少差別,但一般在缺水狀況下才表現明顯。陸稻種子發芽時需氧較多,吸水力較強,而需水量較少,在15℃的温度下發芽較水稻快。芽鞘較短,中莖較長,第一、二完全葉較大,對氯酸鉀的抗毒性較強。陸稻的粗根比例較大,根系發達,分佈較深。主根上產生均勻的細根,根冠比較高,抗旱性強。在水田種植的陸稻和水稻,其根系的差異並不明顯。陸稻的葉面積大,葉片生長緩慢,葉的中筋較厚,維管束和導管的面積較大,表皮較厚,氣孔數較少,厚壁細胞較小,這些特性都與耐旱性較強有關。絕大部分陸稻品種的葉色淡綠,葉片長而下垂。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辭海 農業分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1
  • 2.    《農業辭典》編輯委員會.《農業辭典》.江蘇:江蘇科學出版社,1979年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