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旱生紅腺蕨

鎖定
旱生紅腺蕨(學名:Diacalpe aspidioides var. minor)為球蓋蕨科紅腺蕨屬下的一個變種。
中文學名
旱生紅腺蕨
拉丁學名
Diacalpe aspidioides var. minor
蕨類植物門
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
球蓋蕨科
紅腺蕨屬
分佈區域
雲南、海南

旱生紅腺蕨形態特徵

la. 紅腺蕨(原變種)植株高50-75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木質,粗約1釐米,先端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厚膜質,深棕色。葉簇生;柄長25-33釐米,基部粗2.5-3.5毫米,褐棕色,有光澤,下部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鱗片漸小並漸稀疏,脱落後常留下隆起的鱗痕;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30-48釐米,基部寬17-40釐米,先端長漸尖,四回羽狀深裂;羽片16-20對,下部的近對生,相距5-7.5釐米,柄長6-12毫米,向上的往往互生,斜展,彼此接近,基部一對較大,長15-24釐米,基部寬6.5-11釐米,長三角狀披針形,向上呈鐮刀狀,先端尾狀漸尖,基部為圓截形,三回深羽裂;小羽片16-18對,互生,偶有對生,上先出,有短柄(長1-2毫米),相距1.3-2(-2.7)釐米,略斜展,彼此接近,上下兩側的小羽片不等長(在上部的羽片為等長),上側的長度為下側的1/2,基部下側一片最長,5-10釐米,基部寬2-2.6釐米,披針形,漸尖頭,基部對稱,圓截形,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10-17對,有短柄,分離,斜展,彼此接近,橢圓形,長1-1.8釐米,基部寬4-6毫米,尖頭或鈍頭並有2-4個矮齒牙,基部不對稱,闊楔形,上側平截,與小羽軸平行,下側狹楔形,羽裂深達末回小羽軸;裂片4-5對,僅基部一對對生,疏離,斜向上,橢圓形,長3-6毫米,中部寬1-2.2毫米,圓頭,頂端有2-4個小齒或近全緣;向上的羽片較狹,基部下側一片小羽片略較長,下先出,末回小羽片往往近全緣或上側多少羽裂。葉脈下面明顯,在末回小羽片(或裂片)為羽狀,小脈單一或二叉,斜向上,不達葉邊。葉紙質,幹後褐棕色,上面疏被深棕色短粗節狀毛,下面沿葉脈飾有深紅色的球形腺體,老時變為棗紅色;葉軸及各回羽軸褐棕色,疏被棕色小鱗片及捲曲的節狀毛,鱗片脱落後表面粗糙。孢子囊羣球形,直徑約0.8毫米,包於圓球形的囊羣蓋內,通常每末回小羽片或裂片各有1枚,背生於基部上側一小脈上;囊羣蓋近革質,褐色,成熟時自頂端縱裂成不規則的2-3瓣,裂瓣不等大,宿存。染色體2n=82,164。
1b. 旱生紅腺蕨(植物分類學報)
var. minor Ching ex S. H. Wu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21 (4): 375. 1983. [1] 
形體較矮小,葉片長12-26釐米,基部寬10-12釐米,基部羽片長約7-10釐米。 [2] 

旱生紅腺蕨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 200-1 700米的山谷或山腰石上,為乾旱生境的類型。 [2] 

旱生紅腺蕨分佈範圍

產自雲南(硯山、貢山、文山)及海南(白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