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旭光

(期刊)

鎖定
《旭光》1933年1月在上海創刊,停刊於同年5月第5期。現館藏2期。由上海旭光社學術部編輯、發行。其他題名《旭光月刊》。月刊,屬於學校刊物。
中文名
旭光
語    種
中文
創刊時間
1933年
出版週期
月刊

旭光人員編制

該刊主要撰稿人有蘇焜、桐生、柏生、水金、秦淮碧、歐陽淑麓、芭蕉先生、章伯器、檀伯、九餘等。

旭光主要欄目

該刊主要欄目有文學作品和校園生活。

旭光刊登內容

該刊刊登時事動態、鄉村教育建設探討、故事、詩歌、學校生活與學校隨筆等。
該刊為學校主辦的學術刊物,刊載了大量以文學形式介紹社會文化現象和自然科學知識的文章,如《回教徒為什麼不吃豬肉》解釋全世界回教徒之所以不吃豬肉是因為阿拉伯人祖先的禁律變成了整個阿拉伯社會的遺傳,又因為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遂成為全世界回教徒的禁律了;《漢字字典的編制》介紹了字典編制原則和方法;《科學化的煩惱》講述了在科學昌明的時代,人們的煩惱即思想觀念必須也要科學化,應該做到摒棄一切舊的社會觀念、擁有系統的思想和“拿出證據來”的思維方式等。
此外,該刊還登載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常識,如《為什麼早晨的太陽大而光弱》、《幾個自然界中的為什麼》、《嗎啡針與防疫針》等。
此外該刊還登載了許多雜文和散文展現當時的人民對社會的思考,如《一個士兵的日記》記錄了一個士兵從後方到前線作戰的全過程,夾雜着生離死別的戰友情、充滿着憤怒的愛國情以及滿是飢餓和傷亡的戰爭無奈,通過一個士兵的真實寫照展現中國人的內心世界。
此外,還有《論語半月刊的評價》、《幾個學者的故事》及《外祖母逝世返鄉記》等描述了林語堂、金聖嘆等知識分子奇聞趣事以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風俗。
該刊學校生活一欄中描述了當時中學課堂的情形。如《地理課素描》、《談談敬業中學的工科》、《黨義課素描》及《學校的方式》等,從各種課程的講授方式和學校的組織方式展現當時教育風貌和學校生活。
該刊對於研究三十年代上海的中學教育和文人關注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參考資料
  • 1.    旭光  .全國報刊索引[引用日期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