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旬陽縣博物館

鎖定
旬陽縣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人民北路6號,佔地面積2369.05平方米,建築面積1458.05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庫房面積210平方米,隸屬於旬陽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是一座社會科學類文物專題博物館。 [1] 
1984年5月,旬陽縣博物館在旬陽文廟基礎上成立。2003年11月,旬陽縣成立文管所,與博物館合署辦公。 [1]  截至2019年末,旬陽縣博物館藏品有10131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08件/套,舉辦展覽1個,開展教育活動18次,參觀人數1.2萬人次。 [2] 
1985年,旬陽文廟被列為旬陽縣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旬陽文廟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旬陽縣博物館
外文名
Xunyang Museum
地理位置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人民北路6號
佔地面積
2369.05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文物專題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86年2月
開放時間
8:30一16:30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10131件/套(截至2019年末)

旬陽縣博物館歷史沿革

1984年5月,旬陽縣博物館成立,以旬陽文廟作館(所)址,文廟即交由博物館使用。
1985年,旬陽文廟被列為旬陽縣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2月,旬陽縣博物館正式開放。
1992年,旬陽文廟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1月,旬陽縣成立文管所,與博物館合署辦公。 [1] 

旬陽縣博物館建築佈局

旬陽縣博物館綜述

旬陽縣博物館
旬陽縣博物館(2張)
旬陽縣博物館佔地面積2369.05平方米,建築面積1458.05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庫房面積210平方米,主要建築為旬陽文廟。旬陽文廟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是古代為祭祀春秋末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者孔子而修建。明清兩代相繼對其擴建、維修,到清末形成上中下三院。文廟坐北朝南,自前到後三重院落作台階式上升,以中軸線為基準,左右對稱,上院有大成殿、大成門、兩廡;中院有欞星門和左右廂房;下院有影壁、門樓。其整體結構規整,左右對稱,層次分明,雕樑畫棟,保持了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特徵,是安康市保存完整的古建羣。 [1]  文廟古建築雕樑畫棟,泮池水波盪漾,花兒嫣紅,草兒碧綠。中院的西北角,有一千餘年的古柏,樹幹粗可連抱,黛色參天。古柏旁立有一明代碑石,鐫刻明萬曆四十四年旬陽知縣陳士龍的《重修儒學碑記》。其碑以石叩擊,響聲清細如銅,與古柏合稱“柏蔭銅碑”,為旬陽一大奇觀。 [3] 

旬陽縣博物館展廳

  • 基本陳列
旬陽縣博物館基本陳列有反映旬陽曆史的《戰國秦漢文物展》和《新出土文物展》。
《戰國秦漢文物展》共展出秦漢時期青銅器100餘件。
《新出土文物展》展出宋自在觀音造像、漢綠釉陶狗等文物100餘件。展出的藏品不僅是研究旬陽地方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而且對研究漢水中游和秦巴山區乃至我國古代南北文化的相互交融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1] 
  • 專題陳列
旬陽縣博物館專題陳列有《萬佛寺石造像展》和《清代匾牌楹聯展》兩個專題陳列,重點展示館藏22尊萬佛寺石造像和三十餘塊清代匾牌楹聯。 [1] 

旬陽縣博物館館藏文物

旬陽縣博物館綜述

旬陽縣博物館藏品來源於當地出土、捐贈及徵集,藏品類別有陶、瓷、銅、鐵、木、紙、玉石骨器等。從用途來分有佛教造像、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度量衡器、兵器、建築材料、匾牌楹聯等。年代自新石器時代到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 [1]  截至2019年末,旬陽縣博物館藏品有10131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08件/套。 [2] 
展品

旬陽縣博物館重要藏品

旬陽縣博物館重要館藏文物以旬陽縣境內出土的歷史文物為主,尤以兼具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特色的戰國秦漢時期的文物最為豐富。龔家梁遺址出土文物、象牙算籌、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萬佛寺石造像、宋自在觀音造像、漢綠釉陶狗。 [1]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尺寸:邊長2釐米,通高4.5釐米,寬4.35釐米,重75.7克
發現:1981年於陝西旬陽縣城東南出土。
整枚印章共26個印面,其中的18個正方形印面上,有14個印面鐫刻印文,共計47字。煤精印是我國迄今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數最多的印章,且煤精印將楷書入印的歷史提早了400多年。印文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啓事、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剌史之印、柱國之印、耶勅、信啓事、信白箋、密、令、獨孤信白書。 [1]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旬陽縣博物館藏品保護

旬陽縣博物館內設有一套相對完備的藏品保護措施,藏品庫房、展室無恆温、恆濕措施,文物、標本風化現象比較嚴重,彩繪鏽蝕現象嚴重,亟待修復解決。 [1] 

旬陽縣博物館文化活動

旬陽縣博物館宣傳教育

旬陽縣博物館向廣大羣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紀念館佈局合理,結構科學,陳列實物生動、具體,內涵豐富,解説詞生動、有典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的教育意義。 [1] 

旬陽縣博物館科研成果

旬陽縣博物館先後編輯出版了《旬陽縣文物志》(三秦出社出版發行)、《博物館簡介》《旬陽文物志資料》《旬陽文博》《旬陽文博簡訊》等出版物和內部刊物,另有42篇文物研究文章在省級以上文博報刊上發表。 [1] 

旬陽縣博物館機構設置

單位性質:國有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財政撥款。
機構設置:館內設保管部、保衞組、宣教諮詢組、行政後勤組、田野文物工作組五個機構。
人員編制、組成:該館在編人數15人,管理人員4人。
觀眾接待:平均年接待人數3萬人次。
歷任館長:陳峯(1984.5一1993.6副主任科員主持工作)、張本仁(1993.7一1996.12副主任科員主持工作)、羅金貴(1997.1一2005.12)、劉國強(2006年1月)。 [1] 

旬陽縣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旬陽縣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人民北路6號。 [1] 
  • 交通指引
公共交通:旬陽1路,城關一小站步行前往;旬陽2路,小河北站步行前往。
  • 開放時間
8:30一16:30。 [1] 
  • 門票價格
免費不免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