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早入清遠峽

鎖定
《早入清遠峽》是唐朝詩人宋之問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早入清遠峽
作    者
宋之問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排律

早入清遠峽作品原文

傳聞峽山好,旭日棹前沂。雨色搖丹嶂,泉聲聒翠微。 兩巖天作帶,萬壑樹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礙日輝。 翳潭花似織,緣嶺竹成圍。寂歷環沙浦,葱蘢轉石圻。 露餘江未熱,風落瘴初稀。猿飲排虛上,禽驚掠水飛。 榜童夷唱合,樵女越吟歸。良候斯為美,邊愁自有違。 誰言望鄉國,流涕失芳菲。

早入清遠峽作者簡介

宋之問(656—712),唐代詩人。字延清,一名少連,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一説汾州(今山西汾陽)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進士第。武則天時,宋之問先後轉任洛陽參軍、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宋之問品行卑下,曾先後獻媚於張易之、太平公主,為時人所不齒。唐睿宗即位後,宋之問被流放欽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賜死於徙所。宋之問詩與沈佺期齊名,稱“沈宋體”。宋之問多應制之作,擅長五言律詩,屬對精工,聲韻諧美,語近旨遠,清通圓美,對唐代律詩的完成頗有貢獻。有《宋之問集》。 [1] 
參考資料
  • 1.    梁文娟,史言喜,張香竹編,中華經典名篇選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2,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