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記體小説

鎖定
【日記體小説】是小説體裁的一種獨特形式,它是以日記形式作為小説基本結構的小説類型。這類小説在敍述方式上多采用第一人稱,以日記主人公所見、所聞、所感的方式敍述事件、展開情節、刻畫人物。如,魯迅的《狂人日記》、茅盾的《腐蝕》等。
中文名
日記體小説
性    質
小説體裁的一種獨特形式
敍述方式
多采用第一人稱
代表作
狂人日記《腐蝕》

日記體小説小説走紅

近來,各地出版商紛紛推出青少年日記或以青少年日記為藍本的小説。廣西師大出版社的《十六歲到美國——一箇中國女生的美國日記》、《第四節是物理課——一箇中學女生的成長筆記》、作家出版社的《女生日記》、《對面的女孩》等書,成為本屆書市亮點,銷售火爆。
日記體或準日記體小説紛紛出籠,讓人想起一年前出版界喧囂已久的名人自傳出書熱,此類小説是否受了名人傳記的啓發?以自己親生女兒生活為藍本的《女生日記》的作者楊紅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類日記體小説同名人自傳不同。它並不是站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俯視芸芸眾生,而是作者根據自己或自己孩子、親友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記錄了一段青少年的成長曆程,“更為真誠,也許是趕潮流之作,但源於生活,絕不浮躁”。
此類小説是否以青少年的稚嫩和不成熟為賣點?楊紅櫻認為“不能簡單地這樣説”。她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説,一些學生作者寫自己生活的文章,非常真實,純屬有感而發,在這方面,“比大人寫孩子的書更好看”。但青少年生活閲歷上還是膚淺的,文章中透露着稚嫩和不成熟。然而正是這種稚嫩和不成熟,引起了讀者共鳴,因為不論任何人,都有這段似曾相識的經歷。“文章經過作家的加工、寫作,更具思想性、審美性”。
書市現場,一位購買了《女生日記》的金陵中學柳同學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有關業內人士稱,長期充斥圖書市場一些面向青少年的文學作品,總以一種説教者的身份出現,書中所描寫的人物往往脱離現實,給人不真實的感覺,難以引起讀者共鳴。日記體小説的逐漸走紅,彌補了這一缺憾。但隨着這一寫作形式的流行,會有良莠不齊的作品出現,對於青少年讀者而言,應明辨是非,從中汲取書中有利於自己成長的營養。至於這種類型的小説能走多遠,要看市場檢驗的結果如何。 [1] 

日記體小説作品愛的教育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説,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説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説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這裏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的偉大小説。作者於1846年10月31日生於意大利古利亞地區一個名叫奧奈季亞的小村鎮。他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1868年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並由此出名。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頂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