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用器具進化史

鎖定
《日用器具進化史》是2018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亨利·波卓斯基。 [1] 
中文名
日用器具進化史
作    者
[美]亨利·波卓斯基
原作品
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譯    者
丁佩芝
陳月霞
ISBN
9787308176279
頁    數
207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3
裝    幀
平裝

日用器具進化史內容簡介

叉、大頭針、曲別針和拉鍊等日常物件是如何變成他們現在的樣子? [1] 
為什麼餐叉有四個齒? 十字花螺絲與它的前身平頭螺絲相比有什麼優勢? 為什麼曲別針是我們現在這個樣子? 是什麼使得我們現在的膠帶變成透明的? [1] 
在這本令人愉快的書中, 作者用顯微鏡來看我們平時很少會考慮的東西。如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大頭針、便利貼、快餐盒。同時, 他還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關於技術創新的新理論, 作為對現有產品缺陷的迴應, 即刺激和不必要性是發明之母。 [1] 

日用器具進化史作者簡介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美國杜克大學土木工程、歷史學教授,特別擅長於事故分析,被《克科斯評論》譽為“科技的桂冠詩人”,2006年榮獲美國曆史悠久且最富盛名的工程獎項之一——華盛頓獎。他曾在《美國科學家》雜誌中,持續為大眾撰寫工程設計與文化研究的專欄,也為《紐約時代》《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撰寫一些非工程類文章。 [1] 
主要著作有:《設計,人類的本性》《鉛筆:設計與環境的歷史》《日用器具進化史》《超越設計:散論及其他非方程式計算的嘗試》等。波卓斯基通過對事故分析的案例、不同文化背景器物形態的差異比較,以及對器物創造、演進過程的梳理,富有創造性地闡述出抽象的設計基本問題;另一方面,他多采用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通過一些經常被人們忽視的小物件來揭示設計的基本問題。 [1] 

日用器具進化史目錄

序 連續的創造 001
第一章 從刀、叉、筷説起 001
第二章 缺點為改良之母 015
第三章 發明者即批評者 025
第四章 從大頭針到回形針 037
第五章 小東西大道理 053
第六章 拉鍊的故事 067
第七章 製造工具的工具 079
第八章 器具繁衍的形式 087
第九章 流行和工業設計 101
第十章 先例的力量 119
第十一章 先關再開 133
第十二章 小改變賺大錢 157
第十三章 “好”勝於“最好” 169
第十四章 永遠有待改進 185
參考文獻 199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