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鰧

鎖定
日本鰧(學名:Uranoscopus japonicus)是鰧科鰧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頭粗大,前端平扁;背面與兩側被粗骨板。吻短;眼小,位於頭背。口中大,幾垂直;眶前骨前下方具2個突棘;上下頜、鋤骨與齶骨均具絨毛狀齒;下頜具蠕蟲狀附屬瓣隱於口內舌下方,並與下唇相連。前鰓蓋下緣具3尖棘。後鼻孔具管狀突起。鰓膜與峽部分離。體被小圓鱗,頭、頸背與胸部裸露;側線上側位。背鰭兩個,第一背鰭具IV-V弱棘;第二背鰭軟條數13-15;臀鰭條數14-15;尾鰭截形。體背側褐綠色,具黃斑;頭具黃紋;體下半部淺色。第一背鰭黑色;胸鰭黃白色;臀鰭白色;尾鰭前部黃色,後部黑褐色。
日本鰧為暖温性近海底層食肉性中小型魚類,棲息於7-10米餘水深的沙底中,不大活動,不集羣,常埋於沙中,露岀兩眼及大口,襲食小魚和無脊椎動物。分佈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到南中國沿海。在中國台灣分佈於北部、西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學名
日本鰧
拉丁學名
Uranoscopus japonicus
別    名
角魚
銅鑼槌
網紋鰧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龍鰧亞目
鰧科
鰧屬
日本鰧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Houttuyn,1782
外文名
Japanese Stargazer
保護級別
(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3] 

日本鰧形態特徵

日本鰧
日本鰧(8張)
背鰭Ⅳ,13-14;臀鰭13-14;胸鰭18;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55-57。體長為體高4.4-4.8倍,為頭長2.9-3.2倍。頭長為吻長6.0-7.1倍,為眼徑4.8-5.1倍。 [4] 
體延長,呈亞圓筒形,前部稍平扁,向後漸側扁。頭粗大,略平扁,似四稜形,背面及兩側被粗骨板。眶前骨下緣有2短骨突,眶下骨寬。前鰓蓋骨向下方有4-5尖棘;下鰓蓋骨下方有1皮內尖棘。吻短。眼小,背側位,近吻端。眼間隔中央凹入,為眼徑1.3-1.6倍。鼻孔每側2個,很小,位於吻前緣。口大,近直裂。上頜、犁骨、齶骨及下嚥骨有絨毛狀牙羣,下頜有2行尖牙。舌端寬圓,周緣遊離。下頜內側具一三角形寬皮瓣。唇的上、下緣有許多小須狀皮瓣。鰓蓋膜後緣有短毛狀小突起。鰓孔寬大。頭部在鰓孔的背側具2肱棘,前上方的棘小,後棘特別尖長。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為短刺毛狀。假鰓發達。 [4] 
體被小圓鱗,向後斜列。頭部、項背部、胸腹部、背鰭基與臀鰭基均無鱗。側線1條,高位。第一背鰭鰭棘細弱,具4鰭棘;第二背鰭較高大,具13-14鰭條,以第三或第四鰭條最長。臀鰭始於第二背鰭稍前方,具13-14鰭條。胸鰭寬大,具17-18鰭條。腹鰭始於眼後下方,具1鰭棘、5鰭條,腰帶骨前外側具一向前大倒棘,其前端還有一小棘,腰帶骨前端常緊連在一起。尾鰭截形。 [4] 
體背側黃褐色,腹部白色,體兩側及背面具白色網紋,網紋大小常隨魚體而變化。第背鰭黑色,基底白色;第二背鰭淡黃色。臀鰭白色。胸鰭黃色。腹鰭淡紅色。尾鰭黃色,後緣白色。口腔與鰓腔白色。 [4] 

日本鰧生活習性

日本鰧為暖温性近海底層食肉性中小型魚類,棲息於7-10米餘水深的沙底中,不大活動,不集羣,常埋於沙中,露岀兩眼及大口,襲食小魚和無脊椎動物。 [4] 

日本鰧分佈範圍

  • 海域
分佈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到南中國沿海。在中國台灣分佈於北部、西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海域。 [5] 
  • 國家
存在: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菲律賓、新加坡。
存在不確定:馬來西亞、越南、也門。 [3] 
日本鰧分佈圖 日本鰧分佈圖

日本鰧繁殖方式

春末夏初產卵。卵浮性,卵徑1.52-1.91毫米,水温21℃時約經80小時孵出。孵出後2-3日卵黃囊被吸收。 [6] 

日本鰧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3] 

日本鰧主要價值

日本鰧為食用雜魚,肉味中下,膀胱有尿味,煮食時要去除。 [7] 

日本鰧主要毒素

毒器由肱棘、棘外皮膜(內有毒腺組織)構成。肱棘尖長;側溝不明顯,每側2條,約自基部延至肱棘的一半;背面和腹面各具1溝,自基部延伸至端部。被刺後劇痛。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