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鬼鮋

(毒鮋科鬼鮋屬動物)

鎖定
鮋形目毒鮋科鬼鮋屬魚類的通稱。有8種。鬼鮋為熱帶及暖温帶近海底層小型魚類。卵浮性。因鰭棘端部具膨大囊狀毒腺組織,毒性強,被刺後劇烈陣痛,有時持續數天,故有海蠍子、虎魚等名稱。中國福建沿海將此魚煮湯,治小兒瘡癤症。肉可供食用。
中文名
鬼鮋
外文名
devil stinger; lumpfish
拉丁學名
inimicus japonicus
鮋形目
毒鮋科
鬼鮋屬
分佈區域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及暖温帶

鬼鮋形態特徵

鬼鮋體長約250毫米。體延長,前部粗大,後部稍側扁。頭寬大,具凹陷和凸起,稜突粗鈍。眼小,上側位。口中大,口裂幾垂直。上下頜及犁骨具絨毛狀牙羣,齶骨無牙。體無鱗,具皮瓣。側線平直。背鰭連續;胸鰭寬大,具2遊離鰭條;腹鰭大,鰭膜與體壁相連;尾鰭圓截形。

鬼鮋日本鬼細背鰭棘中的毒腺結構

日本鬼鮋背鰭的毒腺呈梭形,位於背鰭棘背外側的兩縱溝內,有結締組織包繞。在毒腺內發現兩種類型的細胞:I型細胞的胞質為均質狀,單核;n型細胞胞質內充滿顆粒,未見細胞核。兩種毒腺細胞均呈多邊稜柱體,呈輻射狀排列。I型細胞胞質電子密度中等,有均勻分佈的細小顆粒,細胞內僅見少而散在分佈的線粒體和線頭狀結構;n型細胞顆粒為許多囊泡及電子密度不同的顆粒狀物質.腺體內下方的組織內有一種小細胞,其胞質內含有溶酶體樣結構,其內涵物與I型細胞胞質類似。提示該毒腺的細胞不同於哺乳動物的分泌細胞. [1] 

鬼鮋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鬼鮋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85 千卡
蛋白質 19.6 g
脂肪 0.2 g
膽固醇 75 m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1 g
水分 79 g
碳水化合物 0.2 g
灰分 1.2 g
葉酸 3 μg
αE 0.4 mg
85 mg
26 mg
200 mg
360 mg
31 mg
0.21 mg
0.4 mg
0.03 mg
0.7 mg
維生素A 2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1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2 mg
煙酸(煙酰胺) 2.4 mg
泛酸 0.51 mg
維生素B6 0.08 mg
維生素B12 0.6 μg
維生素D 1 μg
維生素E 0.4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劉曉萍,於業軍,張克凌. 中國沿海常見棘毒魚類的毒性研究——日本鬼細背鰭棘中的毒腺結構. 海洋與湖沼,1999,30(6):59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