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盂蘭盆節

鎖定
日本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傳入日本。最初,日本的盂蘭盆節定於每年的農曆7月13日至16日,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農曆統一使用新曆,盂蘭盆節也隨之改為8月15日前後,不過仍有部分地區在7月15日前後舉辦盂蘭盆祭。 [1-3] 
中文名
日本盂蘭盆節
外文名
盂蘭盆(うらぼん)/盂蘭盆會(うらぼんえ)
別    名
お盆 おぼん
節日時間
農曆七月十五日
流行地區
日本
節日活動
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
節日介紹
盂蘭盆節是日本重要的民間節日,每年8月13日至15日舉行。盂蘭盆會原系佛教儀式,佛教徒於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緬懷祖先而舉行。公元6世紀前期,南朝梁武帝時代,該節在社會上開始流行,並於7世紀中葉傳入日本佛寺、繼而進入宮廷,滲透民間。 [2]  [4] 
在鎌倉時代,盂蘭盆節與施捨救助餓鬼會、萬燈會結合舉辦,故又稱為“祭魂節”。從江户時代起,節日延長為三天,此後便成為慣例,日本採用公元以後,盂蘭盆節由7月15日改為8月10日(一説每年8月15日前後)。
盂蘭盆節的故事源於《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中國敦煌變文和民間説唱中都有此故事,流傳十分廣泛。目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他的母親死後在地獄受苦,目連求佛祖解救母親。佛祖命目連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準備百種食品,供養10萬僧眾,以贖去母親罪惡。目連依照佛祖之言,設“盂蘭盆會”,終於使母親得到解脱。
這個佛經故事因符合中國傳統的孝道而大受歡迎,傳入日本後這一孝道的宗旨也未改變。日本的盂蘭盆節以15日為中心,前期叫宵盆、迎盆,後期稱“終了”、“末端”。13日是迎接日,這天每個家庭都把帶有家徽的燈籠掛起來,然後點燃用茅草搓成的繩子到墳地去請祖先回家過節。有的人家用蘿蔔、土豆等刻一匹馬,讓祖先的靈魂乘騎回家。日本人家裏都設有供奉逝去親人靈位的靈壇,這時要在靈壇上擺好祖先牌位遺像,供奉死者生前喜愛的果品、清水,並焚香拜迎。15日是歡送日,人們打着燈籠將親人靈魂送回墳地,在墳前燒掉燈籠。如果父母當年去世,這一家的盂蘭盆節便叫做“初盆”,紀念格外隆重,兒女要從外地趕回老家祭祀父母靈魂。節日期間各大公司和機關團體都放假,有些地方還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遊行、歌舞直到深夜。隆重和熱鬧程度不亞於新年。 [1] 
參考資料
  • 1.    張龍祥主編. 中國公共關係大辭典[M].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3.08. 第2084頁.
  • 2.    李松,張士閃主編;張剛,朱以青副主編. 節日研究 第6輯 鬼節專輯[M]. 濟南:泰山出版社, 2012.12. 第56頁.
  • 3.    日本“民族大遷移”——盂蘭盆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引用日期2022-08-01]
  • 4.    金秋著. 古絲綢之路樂舞文化交流史[M].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