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毛連菜

鎖定
日本毛連菜(Picris japonica Thunb.)是菊科毛連菜屬植物,根垂直直伸,有少數側根,舌狀小花黃色,舌片基部被稀疏的短柔毛,瘦果橢圓狀,長3-5毫米,生長於海拔650-365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林下、灌叢中,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中文名
日本毛連菜
拉丁學名
Picris japonica Thunb.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毛連菜屬
日本毛連菜

日本毛連菜形態特徵

日本毛連菜
日本毛連菜(25張)
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根垂直直伸,有少數側根。莖直立,有縱溝紋,基部有時稍帶紫紅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分枝,全部莖枝被稠密或稀疏的鈎狀的硬毛,硬毛黑色或黑綠色。基生葉花期枯萎,脱落;下部莖葉倒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12-20釐米,寬1-3釐米,先端鈍或急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有翼的長或短柄,邊緣有細尖齒或鈍齒或邊緣淺波狀,兩面被分叉的鈎狀硬毛;中部葉披針,無柄,基部稍抱莖,兩面被分叉的鈎狀硬毛;上部莖葉漸小,線狀披針形,具有與中下部莖葉相同的毛被。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傘房圓錐花序,有線形苞葉。總苞圓柱狀鐘形,總苞片3層,黑綠色,外層線形,長2.5-5毫米,寬不足1毫米,先端漸尖,內層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12毫米,寬約1.6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寬膜質,全部總苞片外面被黑色或近黑色的硬毛。舌狀小花黃色,舌片基部被稀疏的短柔毛。瘦果橢圓狀,長3-5毫米,棕褐色,有高起的縱肋,肋上及肋間有橫皺紋。冠毛污白色,外層極短,糙毛狀,內層長,羽毛狀,長7毫米。花果期6-10月。 [1] 

日本毛連菜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50-365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林下、灌叢中或生林間荒地或田邊、河邊、溝邊或高山草甸。 [1] 

日本毛連菜分佈範圍

分佈於黑龍江(鶴崗、克山)、吉林(白城、蛟河)、遼寧(鐵嶺、安東)、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錫林郭勒盟、伊克昭盟)、河北(沫源、蔚縣)、山西(太原、交城、介休、寧武、交城、沁源、夏縣、五台)、陝西(安塞、平利、羊縣)、甘肅(岷縣、甘南)、青海(樂都、湟源、大通)、新疆(布爾津、福海、昭蘇、塔城)、山東(牟平、煙台)、安徽(全椒)、河南(伊川、西峽、盧氏)、四川(南川、汶川、城口、鹽源、甘孜、康定)、貴州(貴陽、遵義)、雲南(蒙自、貢山、維西、鎮康)、西藏(易貢、加查、錯那、林芝)。日本及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遠東地區)也有分佈。 [1] 

日本毛連菜主要價值

全草入蒙藥,具有清熱、消腫及止痛作用;主治流感、乳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