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佛教大學

鎖定
佛教大學(英語: Bukkyo University,日語平假名:ぶっきょうだいがく)簡稱佛大、佛教大,前身是於1912年由日本佛教淨土宗總本山知恩院為培養僧侶的而創立的佛教講學機構, [8]  佛教大學是日本關西地方的文系綜合型私立大學之一。 [3] 
該校旨在培養基於佛教精神的高品格、洞察力和積極能量的人才,以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貢獻為己任。 [2] 
學校下設7個學部,15個學科,大學院擁有4個研究科和7個專攻課程。 [1] 
該校以教育學聞名日本關西地方, [5]  在學部和大學院中皆設置有遠程教育課程,並在日本全國私立大學的遠程教育課程中名列前茅。 [6]  與關西外國語大學,京都外國語大學,大阪經濟大學,大阪工業大學合稱“外外經工佛”。 [4] 
2011年,在該校二條校區發現了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宅邸,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也發現了中國陶瓷。 [12] 
中文名
佛教大學
外文名
Bukkyo University
簡    稱
佛大、佛教大、BU [7] 
創辦時間
1912年
辦學性質
私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所屬企業
學校法人佛教教育學園
現任領導
校長 伊藤 真宏 [10] 
碩士點
教育學研究科
文學研究科
社會學研究科
碩士點
社會福祉學研究科
博士點
教育學研究科 [1] 
文學研究科
社會學研究科
社會福祉學研究科
院系設置
教育學部,歷史學部,社會學部,文學部,佛教學部等
地    址
京都府京都市北區紫野北花ノ坊町96 [9] 
建校年代
1912年 [8] 
地    區
京都市北區
學生人數
11401人 [7] 
所在省州
京都府

日本佛教大學簡介

佛教大學最早可以追溯至日本江户時代日本淨土宗設立關東十八檀林之後,明治元年(1868年)日本佛教淨土宗總本山知恩院在山內設立了為培養僧侶而創建的佛教講學機構。大正元年(1912年),據專門學校令改為高等學院。大正2年改稱佛教專門學校昭和24年(1949年)根據日本新學制升格,改稱佛教大學 [13] 
中國教育部是否認證:獲得認證 [14] 

日本佛教大學學校校區

佛教大學擁有京都府京都市北區的紫野校區,中京區的二條校區,左京區的巖倉校區,右京區的廣澤校區和京都府南丹市園部校區五個校區。 [11] 
主要校區

日本佛教大學教育理念

佛教大學以佛教精神為立校理念,以“培養人才”為大學的責任,在“教育”、“研究”、“教育”三個領域開展基於佛教精神的各種活動。我們的使命是與時俱進,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人類福祉的進步做出貢獻。
佛教精神是我校的辦學理念,該理念指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和淨土宗創始人法然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釋迦牟尼修行是為了尋找人的生存之道,達到了這條路之後,他又教導我們做人應該走的路。另一方面,在被稱為近代佛法的不穩定和混亂的時代,法然上人在大乘佛教中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等於人們的生活方式,認識到自己的愚蠢,開始了唸佛之路。他宣揚一條人人都可以平等遵循的道路。由佛陀發起並由法然上人繼承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是“超越智慧”。
這兩個人的生活方式的共同點無非就是佛教精神。本着這種精神,佛教大學的目標是培養能夠在自己生活的社會中,擁有與他人分享快樂、消除他人痛苦的慈悲心,充分利用自己生命的人才。 [6] 

日本佛教大學專業分類

佛教學部
佛教學科
文學部
日本文學學科、中國文學學科、英美學科
歷史學部
歷史學科、歷史文化學科
教育學部
教育學科、幼兒教育學科、臨牀心理學科 [1] 
社會學部
現代社會學科、公共政策學科
社會福祉學部
社會福祉學科
保健醫療技術學部
理學療法學科 、作業療法學科、看護學科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