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月兩泉明白水

鎖定
800年前對聯無解 上聯"日月兩泉明白水"
800年前,古人留下了“日月兩泉明白水”的上聯;而今,有户籍人口有220多人的番禺蔡邊村的兩個泉眼依舊清泉細流,但能工整地對出下聯的人,仍未出現。記者昨日獲悉,為迎接亞運,番禺區東環街計劃重修這個古泉眼,並有獎徵集下聯,將其打造成為又一文化旅遊景點。
中文名
日月兩泉明白水
出    處
日月兩泉的傳説
涉及人物
鐵枴李
地    址
番禺蔡邊村

日月兩泉明白水歷史由來

日泉、月泉位於螺山西北側山腳下,距市橋第二中學1.5公里。月泉的泉眼是個由半包圍花崗岩石板砌成的,從上到下依次用石板分隔成三道水閘,據瞭解,這是為了防止泉水受到污染。

日月兩泉明白水歷史故事

日月兩泉有一段故事。相傳有一年天逢大旱,農作物都無法生長。這時,八仙之一的鐵枴李途經此地,深感痛心,用他的枴杖在螺山崗的山腳下猛敲了兩下,便敲出了兩個泉眼,從此,甘甜、清澈的泉水便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
日月兩泉明白水
人山一巖仙山石
巖——孕育“孫悟空”的那塊岩石。取自《西遊記》。
“人(孫大聖)”、“山(花果山)”共擁一“巖”。此“巖”真不負“仙山”之“石”,它育出“齊天大聖”,“棍攪天宮慌玉帝”,“遮天蔽日”自不在話下。此“人”、此“山”可與“日”、“月”相對。
十分遺憾,“應對聯”平仄絕對不合“出聯”,在對聯“平仄”上犯了“極端”之忌。無奈,只得如此,僅一娛耳。出聯“日月兩泉明白水”(舊讀)是律聯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新讀)平仄是:仄仄仄平平平仄 。應對聯“人山一巖仙山石”(舊讀)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新讀)平仄是:平平平平平平平 。另外,“仙山”的內涵也不如“明白”。
池州人網舞文弄墨版“江南閒客”的應對:
日月兩泉明白水
金帛一襲錦龍衣
【注】
襲——量詞,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襲。請用“百度”搜索。
【析】
用“金”絲、彩色“帛”線在一套衣服上繡上“龍”,這衣就是“錦龍衣”,也就是古代的“袞龍袍”。 請用百度搜索“袞龍袍是中國隋代之後皇帝、皇太子……等所穿”。
天涯社區三亞版 “ LVYESHE ” 的應對:
日月兩泉明白水
矢口一志知士心
【注】
矢口——堅定,不改口;有"聖人矢口以立言"。
知士——才學卓著、智慧超羣的有志之士。
【析】
" 矢口"合而為"知","志"可拆解為"士、心";
日月兩泉明白水
矢口一志知士心
"日月"對"矢口","兩泉"對"一志","明白"對"知士";
借泉詠志,取"才智之士矢志不移"之意。
南寧市阿寬試對:
日月兩泉明白水
雨田雙峒雷同山

日月兩泉明白水哺育村民之水

晨光初現,番禺蔡邊村螺山山腳下,已經熱鬧起來,大批村民就提着瓶瓶罐罐,趕到日泉和月泉邊上排隊取水。
“我一家人都是喝這個水長大的。”60多歲的村民蔡大媽接着泉水,一杯又一杯地倒入桶裝水罐中。蔡大媽説,村裏早就通了自來水,但村民都習慣食用泉水。
據當地村民蔡根南介紹,這裏的泉水煮出來的飯,可以放三天不餿,用山泉水澆灌出來的“泉水芥蘭”,長成後有青瓜般粗細,而且咀嚼無渣。在當地又有“雪茄芥蘭”之稱,是村民招待貴賓的上品。

日月兩泉明白水對聯難對

對聯含兩個拆字難對
日月泉還有一段古,據村志顯示,相傳800年前,古人留下了“日月兩泉明白水”的上聯。村民和遊人在品嚐甘甜清泉的同時,都希望能對出下聯。但800年過去了,仍未有人對出工整而完美的下聯。
不過村民徵集活動一直沒有停止。蔡邊一村徵聯活動負責人表示,要對出“日月兩泉明白水”,其巧妙在於日月是明的拆字,而白水又是泉的拆字,要在七個字中嵌入兩個拆字確實不易。之前也有人對出“女子多豔好豐色”的下聯,可惜由於多數村民認為與上聯意境不符,仍未發現比較工整的下聯。
鄧熾偉表示,他們希望在重建的同時,向全社會廣撒英雄帖,徵集完美的下聯,圓當地村民一個800年的夢。
蔡邊一村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熱心人士昨日表示,願懸賞3000元,徵集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