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暮途窮

(漢語成語)

鎖定
日暮途窮(拼音:rì mù tú qió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
日暮途窮(暮:黃昏;窮:盡)指天色已晚,路也到盡頭。常用於比喻走投無路,束手無策。也比喻力竭計窮,到了末日。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中文名
日暮途窮
拼    音
rì mù tú qióng
近義詞
窮途末日山窮水盡窮途末路
反義詞
前程萬里方興未艾如日方升
出    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
注音字母
ㄖㄧˋ ㄇㄨˋ ㄊㄨˊ ㄑㄩㄥˊ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日暮途窮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 
後世據“吾日暮途遠”引申出成語“日暮途窮”。 [1] 

日暮途窮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的楚平王濫殺無辜,甚至殺害太子及太子的師傅伍奢和伍奢的兒子伍尚。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到吳國後,幫助闔閭刺殺了吳王僚,使闔閭取得了王位;接着又幫助吳王闔閭訓練軍隊,治理國家,使吳國日益強盛起來。 [2] 
為了替父兄復仇,伍子胥親自率領吳國大軍攻打楚國。吳軍接連取得五次勝利,最終攻下了楚國的都城郢。楚昭王迫不得已,只好帶了部分大臣與將士逃到隨國(今湖南隨縣)。然而楚平王早已死去,伍子胥的仇也無以得報。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一計。在吳王的應允之下,伍子胥很順利地找到了平王的墓穴,然後開始掘墳挖棺,高舉銅鞭,連續不斷地在平王的屍體上鞭打了三百下,直打得平王屍身骨折肉爛,最後將平王的頭也割下了,才算為自己的父兄報仇雪恨。 [2] 
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得知這件事後,馬上派人帶給他一封信。信裏嚴厲地責備伍子胥説,你也曾經身為平王的臣子,儘管你是為了報父兄之仇,然而現在連死人也不願放過,這樣做就顯得太過分了。 [2] 
伍子胥對那送信人説道:“請你替我向申君表達謝意,並轉告他,我就像是走遠路的人,到了日暮途窮的時候,內心焦急,沒有辦法,因而只得倒行逆施,做出違背倫理常情的事來。願申君理解我的心情。 [2] 

日暮途窮成語寓意

絕望不只能摧毀一個人,它還能鍛鍊一個人。伍子胥身處日暮途窮,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十多天,終尋得一線生機。從他成功逃到吳國的那一刻,楚國的結局似乎已經註定,楚平王的昏庸無恥讓他付出了國破家亡的代價。成語告訴人們,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事情,但無論何時,都要學會理性地思考問題,避免走到日暮途窮的境地。就算真的到了日暮途窮的境地,也應該不氣餒、不放棄,努力尋找生機。 [3-4] 

日暮途窮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日暮途窮”指天色已晚,路也到盡頭。常用於比喻走投無路,束手無策。也比喻力竭計窮,到了末日。 [2]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2] 
  • 運用示例
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2] 
唐·錢起《七盤嶺阻寇聞李端公先到南楚》:“日暮窮途淚滿襟,雲天南望羨飛禽。” [2] 
清·黃遵憲《羣公》:“途窮日暮更何求,自首同拼一死休。” [2] 

日暮途窮成語辨析

日暮途窮—山窮水盡
“日暮途窮”與“山窮水盡”意義相近,兩者都有“走投無路”的意思。區別在於“日暮途窮”偏重於到了沒落接近死亡的階段,而“山窮水盡’偏重於陷入絕境。 [2] 
參考資料
  • 1.    王彤偉編著. 魅力成語[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8.06:394-395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成敗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4:32-35
  • 3.    崔鍾雷主編. 成語故事[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4.04:166
  • 4.    立人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9.1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