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俄戰爭

(1904年到1905年間日俄兩國間的帝國主義戰爭)

鎖定
日俄戰爭(英語:Russo-Japanese War;日語:日露戦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война),是1904年-1905年日本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而進行的戰爭
1900年7月,俄羅斯利用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之機,派兵佔領中國東北三省。1902年4月,中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但當年10月俄羅斯第一次撤兵之後,便不肯繼續履行條約,招致日、英、美等列強的反對。1903年8月12日,日本正式向俄羅斯提出交涉,要求俄羅斯承認日本在朝鮮有“優越利益”,日本只承認俄羅斯“於滿洲鐵路有特殊利益”。兩國幾經談判均未獲結果。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會俄羅斯終止談判,並斷絕外交關係。2月8日,日本海軍未經宣戰突然襲擊俄羅斯駐紮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2月12日,中國清政府以日俄兩國“均系友邦”為由,宣佈局外中立。俄軍由於補給困難以及指揮無能,屢遭失敗。5月,日軍佔領大連;1905年1月又陷旅順;3月,奪取奉天(今瀋陽);5月,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擊潰俄羅斯調來增援的波羅的海艦隊。由於對馬海戰的慘敗及國內革命的爆發,俄羅斯已毫無獲勝之可能。此後美國出面調停,8月10日,日俄雙方在美國朴茨茅斯正式舉行和談,於9月5日簽訂《朴茨茅斯和約》。日俄戰爭後,日本加緊了對中國和朝鮮的侵略。 [1] 
日俄戰爭不僅是對中國神聖領土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也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20] 
名    稱
日俄戰爭
發生時間
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
地    點
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黃海、日本海
參戰方
日本、俄羅斯帝國
結    果
日本獲勝,雙方簽訂《朴茨茅斯條約》
主要指揮官
明治天皇
尼古拉二世
外文名
Russo-Japanese War

日俄戰爭戰爭背景

日俄戰爭日俄矛盾

  • 日本的大陸政策
日本國會 日本國會
日本自大和奴隸制國家形成以後,軍國主義也同步崛起。不斷對外推行擴張政策,企圖將朝鮮進而將中國置於日本的統治之下 [2]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日本擺脱了即將淪為殖民地的厄運,發展成資本主義強國。可是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日本急於靠軍事掠奪手段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3] 
簽訂《馬關條約》 簽訂《馬關條約》
1874年日本發動了侵台戰爭,雖然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但卻從中國勒索了50萬兩白銀的賠款,這使日本的擴張嚐到甜頭,也進一步擴張了其擴張貪慾。1875年日本邁開了侵略朝鮮的第一步,用武力打開了朝鮮的閉關大門,為日本向大陸推進提供了立足點。1879年日本完全吞併了琉球,實現了“大陸政策”的第一步。1891年3月,俄國為了控制遠東地區而宣佈修築西伯利亞鐵路,日本朝野受到極大震動,認為日本的利益線受到極大威脅。因此,日本要想控制朝鮮及滿蒙,實現其大陸政策之目的,就必須打敗俄國這個競爭對手。 [3] 
日本攜甲午戰爭勝利之威,迫使清政府接受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的舉動,深深刺痛了俄國。日本不僅迫使清政府承認了日本對朝鮮的單獨控制權,而且迫使清政府割讓包括遼東半島在內的大片領土。沙俄早已把中國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馬關條約》的內容一傳出,俄國就迫不及待地建議列強聯合干涉。 [4] 
日本無力對付三國干涉,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並於1895年11月8日與中國簽訂中日《遼南條約》,中國以加付3000萬兩庫平銀贖回遼東半島。 [21]  俄國不僅協助清政府贖回遼東,而且以年息4釐貸款1億兩,以助清政府償還對日賠款。
  • 俄國在遠東的霸權
自15世紀以來,俄國通過對外擴張,其領土急劇膨脹起來,成為一個地跨歐亞兩洲的封建殖民大帝國。進入19世紀後俄國對外擴張的重點指向近東的擴張受挫,同時又被迫放棄了俄羅斯美洲地區,這一切促使其在遠東地區的擴張更加變本加厲企圖在遠東確立起霸權地位,以挽回它在其他地區的損失。 [3] 
在甲午戰爭前,由於日本羽翼未豐,又在侵略朝鮮和中國問題上與俄國存在着共同利益,採取了妥協之態。但《馬關條約》簽訂的4月17日,俄國正式向德法兩國提議對日進行干預日本想依靠美英意三國協商來對付俄德法三國的干涉,但遭到三國的變相拒絕。 [4] 
由於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以及俄國在“三國干涉還遼”中的表現,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對日、俄關係上,基本採取了聯俄的方針。俄國期望已久的取道中國東北把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到符拉迪沃斯託克的計劃得以實現。1898年3月,沙俄又迫使中國將旅順大連出租給它,並強迫中國允其將中東鐵路延伸至這兩個港口,然後再向西通至營口,向東通至鴨綠江。1900年,俄國又在鎮壓“騷亂者”和恢復秩序的藉口下,出兵20萬全面侵入中國東北。雖然,後來在其他列強的反對下,俄國名義上同意從東北撤兵,但實際上,俄國軍隊卻在保護鐵路的名義下把佔領中國東北合法化。 [5] 
同時俄國有積極在朝鮮扶植親俄勢力,力圖取代日本在朝鮮的地位。俄國在中國東北及朝鮮的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使得二者矛盾尖鋭起來。日本朝野已經將俄國視最大的假想敵。 [6] 
在“卧薪嚐膽”的口號下,日本進行了以擴軍備戰為中心的“甲午戰後經營”準備對俄一戰而稱霸遠東,實現其“大陸政策”。經過十年的發展,十年的準備,日本的經濟實力尤其是國營軍需工業顯著提高。海陸軍備擴張巨大,一躍成為遠東軍事強國,為進行對俄戰爭打下了物質基礎。 [3] 
  • 英日同盟
俄國在中國東北勢力的急劇擴張,也引起了其他列強的憂慮。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俄國出兵滿洲,並企圖獨霸滿洲,使遠東國際矛盾也急劇惡化,英日之間迅速接近。“三國干涉還遼”後,俄國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擴張打破了列強在這一地區的均勢,特別是俄國推行的軍事性獨佔政策引起了英國、日本和美國的不滿。 [4] 
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正式簽訂盟約,同時美國也同情日本,支持日本完全控制朝鮮,並期望日本來阻止俄國人在中國東北的擴張。 [7] 
在英日結盟的形勢下,法國不會為了俄國的利益而與英國交戰,德俄之間本來就存在複雜的矛盾,同樣不會為俄作戰;美國在“門户開放”的口號下,要求中國東北對各國開放,自然不願意看到俄國獨佔滿洲的局面。這樣,在即將爆發的戰爭面前,俄國陷入了孤立的境地。這樣有力的國際形勢,促使日本政府下定了開戰的決心。 [3] 

日俄戰爭戰前準備

西方國家
英國:歷來把俄羅斯看作同它爭奪中國的對手。它企圖慫恿日本阻止俄羅斯南下同它爭奪中國長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結,於1902年1月30日在倫敦簽訂英日同盟,矛頭針對俄國。
美國:自1899年提出“門户開放”政策以來,幾度想插足中國東北,都被俄國拒之門外。為了打破俄國對我東北的壟斷地位,美國政府站在日本和英國一邊。英美兩國對於日本給予了大量的經濟援助,為日本的擴軍備戰輸血打氣。
法國:仍然忠於俄法同盟。1902年3月12日,俄法兩國在聖彼得堡發表宣旨,聲稱兩國對於將來遠東或中國發生變化時,為保護兩國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動的餘地。這是把法俄軍事同盟推廣到遠東,矛頭直指英日同盟。但是,法國並不希望俄國把主要軍事力量投入遠東,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歐洲對付德國的實力,因此對俄國遠東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德國:繼續執行其推動俄國東進的政策。它希望由於俄國佔領東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國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國調開西部邊境的俄軍,間接削弱俄法同盟對德國的壓力。因此,德國對俄國1901-1904年間的遠東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戰爭爆發以後,德國繼續推行這種政策。當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東調時,德國表示願為它加煤。後來甚至醖釀俄德“結盟”。
這樣,到1902年春,上述各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問題上形成兩大集團:一個是英日同盟,以美國為後盾;另一個是法俄同盟。德國在歐洲反對法國,在遠東則支持俄國。至此,日俄戰爭的國際條件已經形成。

日俄戰爭俄日情況

俄國內部以沙皇為首的統治集團,在對日戰爭問題上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存在兩派主張。但在同日本爭奪中國和朝鮮等基本的方面這兩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對遠東的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他們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財政大臣維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為代表。他們看到俄國在國內和國際上(包括在歐洲和遠東)困難重重,建議不要輕易發動對日戰爭,而應作出某些讓步,同時加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和戰爭準備,待西伯利亞大鐵路貝加爾湖段通車,運輸能力提高,旅順及其外圍要塞竣工,再伺機決戰;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內務大臣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為代表。這是一羣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他們過低估計日本的力量,認為日本是蕞爾小邦,不堪一擊,根本不是偉大的俄羅斯帝國的對手,“扔帽子就可以把它壓倒,俄國需要一場小小的勝利的戰爭,以便制止革命”,“只有毫不含糊地使日本瞭解,俄國準備捍衞自己在滿洲的利益,如果必要,即不惜訴諸武力,才能夠指望談判獲得成功”,因此主張對日強硬。國內革命高潮愈是逼近,這一幫人愈是想從戰爭尋找出路。
俄皇尼古拉二世 俄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但在發動戰爭的時機問題上,他凌駕於兩派之上。他知道俄國準備不足,希望推遲戰爭,認為“時間是俄國最好的盟友”,“每一個年頭都會加強我們的實力”。但是,他確信推遲戰爭的最好辦法是採取強硬政策,而“讓步總是引起新的讓步”。這樣,他實際上支持了別佐勃拉佐夫一派的主張。1903年5月,沙皇排斥了維特對遠東事務的干預,重用別佐勃拉佐夫,正式推行所謂“新方針”。與此相呼應,在全俄國掀起一片戰爭叫囂,呼籲人民“流血、犧牲”,“保衞祖國”,大造戰爭空氣。但是,俄國實際的戰爭準備進展緩慢。
另一方面,日本統治集團看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時,都會增強俄國取勝的機會”,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加緊備戰,同時對俄國展開外交攻勢。在日俄談判過程中,日方不斷提高要價,開始則要求俄國承認其對朝鮮的“保護”,繼而要求打入“南滿”,最後又要求在“北滿”及其他地區的權利。儘管沙皇政府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談判,以爭取時間,但日本統治集團決心利用當時有利的國際形勢和俄國準備不足的致命弱點,於1904年2月6日正式與俄國斷交,2月8日夜間不宣而戰。從此爆發了日俄兩國統治集團長期準備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日俄戰爭實力對比

日俄戰爭俄國軍隊

日俄戰爭前夕,俄國陸軍常備軍總兵力約105萬人,後備役軍人達375萬人。俄國將其中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區,在遠東只有正規陸軍部隊9.8萬餘人(148門炮、8挺機槍),另有警備部隊2.4萬人部署在中國東北和俄國濱海地區。與日軍比較,俄軍士兵素質差,裝備水平低且軍隊內部高級軍官與下級士兵之間矛盾嚴重。俄國海軍編有各種艦艇361艘(總噸位達80多萬噸),主力駐波羅的海黑海,其太平洋分艦隊駐旅順口和海參崴(今符拉迪沃斯託克),轄艦艇62艘(19萬餘噸),主要作戰艦艇的裝甲厚度、航速以及火炮射程均不如日艦。日俄戰爭期間,俄國進行過9次動員,先後徵召近120萬人入伍。 [16] 

日俄戰爭日本軍隊

日本總人口約4400萬。戰時可動員200餘萬後備兵員(實際上動員了118.5萬人)。戰爭初期,陸軍總兵力約37.5萬人(1140門炮),其中25萬人可用於日本列島以外作戰。火炮中37%為山炮,適於東北戰場的地形特點。裝備機槍147挺。海軍是日本建軍的重點。戰爭前夕日本海軍有戰艦約152艘(26萬多噸),多數是在英國建造的新型艦隻,性能良好規格統一。其中聯合艦隊主力由6艘現代化的戰列艦及6艘裝甲巡洋艦組成。日軍兵役制度比較嚴密,後備力量動員準備程度較高。官兵受軍國主義沙文主義和“武士道”的影響甚深。陸軍以師為最大的戰術單位,一般由2個旅加上騎兵團和炮團等單位組成。戰時兩三個師編為1個軍。 [16] 

日俄戰爭戰爭過程

日俄戰爭突襲旅順

旅順是俄國在遠東攫取的僅有的不凍港,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整個日俄戰爭期間,始終貫穿着雙方對這一戰略要地的爭奪,實質上是爭奪對戰爭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制海權。旅順港的內港較狹窄,水淺,只有一個出入口。大型戰艦隻能在漲潮時出入內港,而且要有拖船牽引。俄方制訂的要塞設防計劃,原定到1909年完成。戰爭爆發時,守軍(地面部隊)只有1.21萬人,炮116門(計劃規定418門)。太平洋分艦隊主力常駐該地,很少出海訓練,艦炮和要塞從未進行過聯合演習。港內沒有艦艇維修設施。
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
1904年2月5日,日方決定同俄國斷交同時,日本天皇即指示開始軍事行動。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於2月6日0時召集下屬指揮官,傳達天皇的決定,並且命令全艦隊開赴黃海,分別攻擊停泊在旅順和仁川(濟物浦)的俄艦。
在這個關鍵時刻,俄國官兵仍處於和平麻痹狀態。太平洋分艦隊停泊在旅順外港,艦艇警戒仍執行“平時規定”,已經決定採取加強警戒的補充措施,但要到1904年2月10日才開始執行。夜間不打開防雷網,卻以軍艦上的探照燈把內港的出入口照得通明。總督阿列克塞耶夫及其親信知道日俄談判破裂的消息,但沒有采取應變措施。直到日軍偷襲旅順前幾小時,艦隊參謀長威特赫夫特將軍還説“戰爭打不起來”。
旅順戰役 旅順戰役
1904年2月8日白天,1艘英國汽船駛進旅順,日本駐旅順領事立即撤僑。阿列克塞耶夫等高級將領對此也等閒視之。在聖彼得堡只有個別人注意到戰爭的徵候。例如喀琅施塔得港口司令馬卡羅夫,他於1904年2月8日專門致函海軍部,提請該部注意旅順艦隊的危險處境,建議將艦隊開進內港。信中説,如不採取這個措施,“則我們將被迫於首次夜間突襲之後這樣作,那就要為這個錯誤付出重大代價了”。然而,直到日軍開始攻擊時,俄國艦隊仍在外港,而且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此時,日本東鄉艦隊正向旅大方向開進:3支驅擊艦小隊準備攻擊旅順口的俄國艦隊,另外8艘驅擊艦開往大連方向。1904年2月8日午夜,在海岸燈塔和俄艦探照燈光照射下,日艦盯住俄國艦隊,在近距離上發射了16枚魚雷,其中3枚命中目標,重創俄國最好的艦隻3艘,揭開了戰爭的序幕。爆炸聲和炮聲驚動了整個旅順。當時俄國艦隊軍官正在城裏舉行晚宴,慶祝艦隊司令施塔克將軍夫人的命名日。要塞內不知道港灣裏出了什麼事。司令部查問,下面回答説是實彈射擊。直到黎明時發現港口附近被擊中的船骸,才真相大白。
1904年3月上旬,俄國新任太平洋分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到職,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加強了旅順艦隊的行動。首先,他決定在遼東半島沿海地區佈雷,防止日軍登陸並從後面威脅旅順基地。同時改善旅順港口的防禦,加緊修復被打壞的艦艇,經常派遣艦隊出海活動,加強戰備訓練。他還命令海參崴艦隊在日本海積極襲擾日軍海上交通線,以便分散日方對旅順的壓力。1904年3月22日,馬卡羅夫率領艦隊出海挑戰,1904年4月13日,馬卡羅夫因所乘軍艦於返回基地途中觸雷斃命。新任司令威特赫夫特不再採取積極行動。

日俄戰爭遼東登陸

戰爭爆發後,俄國加速向遠東增兵。為防日軍在朝鮮和遼東半島沿岸登陸,俄軍作如下部署:“東滿”支隊(近2萬人)在鴨綠江右岸佔領陣地;“南滿”支隊(約2.2萬人)配置在營口大石橋海城地區;關東支隊(近3萬人)部署在遼東半島和旅順地區。主力(近3萬人)集結於遼陽奉天地區。此外,在南烏蘇裏和海參崴還有近3萬人集結待命。從俄國腹地調來的增援部隊正陸續開到(戰爭頭半年每月約2萬人)。
在俄日雙方爭奪制海權的同時,日本陸軍開始登陸。1904年3月21日,日第1軍(約3萬人,100餘門炮,由黑木為楨大將指揮)首先在朝鮮鎮南浦登陸北進。
1904年4月中旬,日軍未遇抵抗就抵達鴨綠江左岸。在對岸防守的是俄軍“東滿”支隊,由扎蘇利奇中將指揮。扎蘇利奇擁有近2萬人、62門炮,佔領陣地已經1個半月,但沒有加強防禦工事。部隊分散配置在寬大的正面上,對敵人可能進攻的方向胸中無數。只構築一道綿長的塹壕,並且幾乎不加偽裝。佔總兵力約半數的預備隊配置在10公里以外。炮兵陣地完全暴露。
1904年4月30日夜間,日軍發動進攻,企圖迂迴俄軍左翼。1904年5月1日在九連城展開激戰。俄軍以炮火和反突擊抵抗日軍的進攻。但日軍兵力佔優勢,其火炮從隱蔽陣地上發射,壓制了俄軍炮火。扎蘇利奇害怕被包圍,下令向遼陽撤退。東西伯利亞第11步兵團被陷入優勢日軍的包圍圈,經替戰突圍,傷亡慘重。這是俄軍在地面作戰中首次失利。扎蘇利奇部隊的撤退,為日軍進入東北打開了大門。日第1軍立即前出鳳凰城地區,準備向遼陽方向進軍。
與此同時,日第2軍(4個師,約4萬人,216門炮,由奧保鞏大將指揮)於5月初在遼東半島東南貔子窩登陸,企圖從北面攻佔旅順。1904年5月底,第2軍進抵金州。在該地區擔任防禦的是俄軍第4步兵師,負責掩護旅順以北的接近地。這個師共1.8萬人(131門炮,由福克將軍指揮),但只派出1個團(3800人)在陣地上,其餘都作為預備隊,距前沿10-12公里以外。日第2軍以3個師投入進攻,兵力10倍於敵,火力5倍於敵,並可得到艦炮支援。在眾寡懸殊的戰鬥中,俄國艦隊主力按兵不動,只出動了兩三艘艦艇加強俄軍的右翼。遼東半島俄軍司令斯捷塞爾命令福克師放棄大連,徑直向旅順方向撤退。日軍隨即佔領金州和大連,並向旅順逼進。(俄日金州南山之戰)由於旅順地面部隊司令康得拉欽科堅持利用旅順外圍有利地形設防,日軍才被阻於旅順以北25-30公里一線。日軍各路登陸得手後,於1904年6月20日建立“滿洲軍總司令部”,以大山岩元帥任總司令,統一指揮各部日軍。

日俄戰爭旅順爭奪

只要旅順繼續掌握在俄國手中,它的艦隊就隨時可威脅在“南滿”登陸的日軍的海上交通線。不佔領旅順,日軍無法在東北進行大規模的地面作戰。因此,在將近1個月的時間內,日方積極準備對旅順的第2次進攻,專門編組了執行這項任務的第3軍(第2軍已奉命北上),任命乃木希典為軍長。此人甲午戰爭時擔任旅長,曾一舉攻克旅順。第3軍所配備的火炮大部分是攻城炮。
日軍炮擊旅順要塞 日軍炮擊旅順要塞
與此同時,尼古拉二世也指示遠東俄國陸軍總司令庫羅帕特金髮動攻勢,責成他“對旅順的命運負責”。聖彼得堡警告庫羅帕特金説:如丟掉旅順,“將是新的最沉重的打擊,不僅有損於俄國在遠東的政治軍事威望,而且有損於在近東、中亞和歐洲的政治軍事威望。無疑,俄國的敵人將利用這一點儘可能使我們為難,而朋友則將把俄國視為軟弱的同盟者而加以拋棄。”在沙皇政府的壓力下,庫羅帕特金勉強派出1個軍(施塔克爾堡指揮的西伯利亞第1軍)南下支援旅順。
1904年6月14-15日,庫羅帕特金的部隊在得利寺、瓦房店地區與日第2軍遭遇,俄軍一敗塗地,狼狽退卻。從此旅順與東北俄軍主力的聯繫被完全切斷。日軍為進攻旅順,必須確保第3軍後方的安全,使它不致遭到集結於遼陽以南地區俄軍的打擊。因此,1904年6月下旬,第1、第2、第4(從大孤山登陸)3個軍開始向遼陽方向移動,企圖牽制俄軍於該地。1904年6月26日起,日軍恢復了遼東半島上的軍事行動。但佔領了橫山等制高點以後,又轉入防禦,等待增援。1個月後,日第3軍恢復對旅順的攻勢。此時,防守旅順外圍各隘口的俄軍第44、第7兩個師,兵力約1.6萬人,火炮70門,另有戰艦支援。但在斯捷塞爾指揮下,節節敗退。1904年7月30日,俄軍放棄旅順外圍最後一道天然屏障——狼山,福克師在該處一共只堅守了半天。當日,俄軍開始撤進要塞。甚至連日本人也沒有估計到俄軍退卻如此之快。
從戰爭爆發到1904年7月底近半年中,旅順要塞的防禦有所加強。守軍增到4萬人,炮646門,機槍62挺。海軍有戰艦38艘。但物資儲備不足以應付長期圍困。例如炮彈,平均每門炮只有400發。防禦工事不堅固,偽裝不嚴密。特別是指揮無能。負責旅順防務的斯捷塞爾是個常敗將軍,他從金州失守開始,就主張放棄旅順外圍一切要地,退入要塞,等待增援。甚至庫羅帕特金也感到此人不宜繼續擔任指揮,曾命令他將指揮權交給斯米爾諾夫將軍。但斯捷塞爾對斯米爾諾夫隱瞞了電報,以致後者直到戰爭結束以後才知道對自己的“任命”。艦隊司令威特赫夫特也強調敵強己弱,拒絕出海,始終龜縮在港內。
包圍旅順的日軍兵力達6萬人,火炮400門(其中攻城炮198門),機槍72挺。同時,日方以艦隊(52艘戰艦)封鎖了港口。
1904年8月7日,日軍發動進攻。首次攻佔要塞外圍前沿制高點——大孤山和小孤山。日軍以12個營對俄軍3個營。雙方為爭奪這兩個戰術要點激戰了4天。最後高地落入日軍之手。1904年8月10日,俄國艦隊奉阿列克塞耶夫之命,試圖突破封鎖,開往海參崴。但由於威特赫夫特准備不周,指揮失當,與日艦隊遭遇,當場戰死,其餘艦隻被迫縮回基地;部分艦隻逃到中立國港口,被解除武裝(日俄黃海海戰)。1904年8月12日,俄海參崴分艦隊在蔚山海戰中被日軍上村彥之丞的第二艦隊摧毀,1904年8月19日,日軍對要塞發動首次強攻,晝夜突擊,雙方激戰到8月24日。日軍奪佔了一些前沿工事,但傷亡約2萬人(佔總兵力1/3),士氣低落,自傷者大有其人。俄軍也傷亡3500人。至此,日軍放棄了迅速攻佔旅順的打算,改取長圍久困之計。

日俄戰爭遼陽會戰

  • 雙方形勢
遼陽會戰中俄軍使用的觀測氣球 遼陽會戰中俄軍使用的觀測氣球
日軍強攻旅順的同時,正在準備遼陽會戰。原擬攻克旅順,抽出第3軍用於遼陽方向。第3軍抽不出來,而推遲遼陽會戰又於整個戰局不利,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俄國援軍將從俄國腹地源源趕到。為此,必須抓緊時機,以現有兵力第1、第2、第4軍一舉殲滅集結於遼陽地區的俄軍主力。雖然日軍兵力火力都佔劣勢(以13.5萬人、474門炮對16萬人、592門炮),但前一階段作戰已摸了俄軍的底,增強了以少勝多的信心。.
俄國國內形勢的發展,要求俄軍在遼陽地區奪取軍事上的重大勝利。當地俄軍經過長期準備,儲備了大量作戰物資,條件比較有利。庫羅帕特金揚言“寧死不從遼陽後退”,他決定依託前沿工事,抗擊和疲憊進攻的日軍,然後轉入反擊。這就是説,俄軍擁有優勢兵力火力而採取消極等待的方針,一開始就把主動權給了敵人。
遼陽地區俄軍防禦成3道陣地。第1道陣地(前沿陣地)全長75公里,位於遼陽以南和東南約30公里。第2道陣地全長22公里,距遼陽約8公里。第3道陣地緊靠遼陽城。全長15公里。這3道陣地,特別是第1道陣地,縱深小,翼側暴露,工事構築計劃都沒有完成,無法抗擊日軍的進攻。
  • 兩軍部署
到1904年8月23日,俄軍按計劃進入陣地,部署如下:右翼為南部集團(扎魯巴耶夫指揮的3個軍);左翼為東部集團(比爾德林格指揮的2個軍),遼陽以東還有幾個軍。另外2個軍作為預備隊:遼陽、奉天各1個軍。佔領陣地的各個軍,又分別以40-50%的兵力作為預備隊,這樣一來,實際上投入戰場的俄軍兵力就不多了。
日軍部署與此不同,它把全部兵力投入戰場,不留任何預備隊,因此它在總兵力對比上是劣勢,但在俄軍兩翼卻造成了兵力優勢。日軍的計劃是對俄軍實行圍殲。第4軍從正面進攻,牽制俄軍主力;同時第1、第2兩個軍分別從東西兩面迂迴俄軍左右兩翼,以右翼為主攻方向。這是一個以少數包圍多數的大膽計劃。
  • 戰況
遼陽會戰始於1904年8月24日,日第1軍對俄軍東部集團實施兩翼迂迴,企圖把俄軍的注意力吸引到左翼,迫使庫羅帕特金把他的預備隊調到左翼,從而削弱其右翼,為日軍第2、第4兩個軍進攻俄軍右翼(主攻)創造有利態勢。
俄軍左翼的戰鬥一開始就很激烈。日方利用俄軍暴露的翼側,決定對西伯利亞第3軍實施兩翼迂迴。為此,日第1軍左翼的1個近衞師,在俄軍部署中打進楔子,來到了西伯利亞第3軍的翼側。為增援西伯利亞第3軍,俄方立即投入預備隊,其中包括馬爾丁諾夫上校指揮的1個團。該團在行軍途中獲悉日軍已來到了西伯利亞第3軍的翼側,馬爾丁諾夫不等命令,主動改變行動方向,轉向西面,從高粱地隱蔽機動到日軍近衞師的翼側,突然以刺刀白刃戰打退日軍近衞師,形勢轉而對俄軍有利。這是俄國軍官發揮主動性的罕見的一例。但俄軍東部集團指揮部不敢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擴張戰果,坐失戰機。
1904年8月26日,日第4、第2軍開始進攻掩護通往遼陽的最捷徑的俄軍。中間突破受阻之後,日軍緩慢迂迴俄軍右翼。庫羅帕特金擔心俄軍有被全部包圍的危險,乃下令全線撤至第2道陣地。俄軍撤至第2道陣地後,仍保持原來的部署,大部兵力作為預備隊,在一線展開的兵力不過40%,打法也仍然是等待日軍進攻。日軍的兵力部署也大體如前,企圖也仍然是圍殲俄軍。但接受前一段作戰的教訓——各路部隊攻擊時間不統一,使俄軍可以自由機動其預備隊,於8月30日以3個軍的全部兵力同時發起進攻。俄軍以機槍、火炮和刺刀頂住各路日軍的進攻。雙方激戰1整天,日軍被迫後撤。
日軍正面進攻受阻,乃於當日(30日)夜間,派第1軍部分兵力(1.8萬人)偷渡太子河(到達右岸),31日晨迂迴俄軍左翼(5萬餘人),與此同時加強對俄軍右翼的進攻。1904年9月1日整天,俄軍準備反擊日第1軍,為此在左翼集結了3個軍,企圖以迂迴動作將日第1軍壓迫到太子河殲滅之。反擊定於1904年9月2日開始。但在1904年9月1日夜間日軍進攻俄軍左翼集團,佔領了該方向一系列重要的戰術要點,其中包括時官屯及其北面的小高地饅頭山。在這種情況下,庫羅帕特金決定在實施全面反擊之前,首先奪回饅頭山。為此分別從各個師抽出7個步兵團,154門炮。但這支臨時拼湊的部隊缺乏強有力的統一指揮,戰鬥的重擔實際上落在伊斯托明指揮的1個團頭上,該團下轄7個營,其中3個營是從其他團抽調的。伊斯托明不顧當時的條令和習慣作法,將7個營中的5個營編入戰鬥隊,預備隊只留2個營。戰鬥於9月2日19時打響,一直在黑暗中進行,雙方激烈爭奪。俄軍一度收復饅頭山,但在日軍反擊下,陷於一片混亂,倉皇潰逃。
  • 結果
時官屯---饅頭山戰鬥的失利,使庫羅帕特金有了放棄反擊計劃的藉口。他不瞭解當時日軍已投入全部兵力,並且遭到重大損失。鑑於第1軍單獨與俄軍強大集團相對壘,處境不利,日方決定1904年9月3日晨將第1軍撤回太子河右岸。就在日軍行動之前2小時,庫羅帕特金命令俄軍放棄遼陽,退守奉天(在遼陽會戰中白白損失2.7萬人)。到會戰結束時,俄軍大部分預備隊始終未投入戰鬥。1904年9月3日俄軍向奉天撤退時,日軍無力組織追擊,直到1904年9月4日才小心翼翼地進入遼陽。此役,日軍損失約1.4萬人。

日俄戰爭沙河攻守

遼陽會戰後,日俄兩軍大體上在奉天與遼陽之間的沙河地區互相對峙。1904年9月底,東北地區俄軍約達21萬人,758門炮,32挺機槍。防線長達90公里。同期,沙河地區日軍約12萬人,488門炮。前一階段作戰,日軍消耗很大,為補充兵員,在國內進行了總動員,但仍不能根本改變兵力對比。
在這種情況下,日方決定在沙河地區轉入防禦,等待第3軍儘快從旅順解脱出來,北上增援。同樣,庫羅帕特金雖然擁有相對兵力優勢,也不急於發動反攻,仍然是依託既設陣地等待日軍進攻。但沙皇政府迫於俄國國內革命運動的高漲和遼陽會戰後國內對戰爭的不滿情緒,要求庫羅帕特金髮動攻勢,解旅順之圍,藉以挽回帝國的“榮譽”,提高沙皇政府一落千丈的地位。
沙河會戰 沙河會戰
庫羅帕特金制訂的進攻計劃,是對渾河與太子河間之敵實施攻擊,並佔領太子河右岸,實際上就是把日軍趕過太子河。俄軍分左右2個集團:左翼3個軍,由施塔克爾堡指揮,向本溪湖方向實施主攻(該方向是山地);右翼2個軍,由比爾德林格指揮,緩慢地向沙河方向前進,任務是把主攻方向的敵人吸引過來。另以3個軍作為預備隊。左右兩集團的進攻正面共50公里,總的進攻速度,每晝夜不超過5公里。這個計劃主攻指向山地,而俄軍沒有進行山地戰的準備,特別是缺少山炮。更糟的是,俄方進攻的準備工作不隱蔽,被日方發覺(日本間諜活躍於俄軍後方,加之日方從俄國軍官屍體身上搜出作戰計劃),完全喪失了突然性。
日軍統帥大山元帥決定將計就計,首先利用對俄軍不利的山地地形,以防禦戰消耗、疲憊俄軍,然後投入新鋭力量,轉入進攻,猛攻俄軍中央和右翼,一舉殲滅東北俄軍主力。
1904年10月8日,俄軍東部兵團(由73個步兵營和34個騎兵連組成)來到日軍右翼。從該地區可以攻擊日第1軍翼側。
1904年10月9日,由45個步兵營和18個騎兵連組成的部隊,對日軍右翼邊緣(位於本溪湖—帶)發起攻擊。部署在這個方面的日軍,只有梅澤道治少將指揮的近衞後備步兵旅8個營。由於防守堅決,被日軍譽為“光榮的梅澤旅”。大山總司令官頂住了俄軍東部兵團的猛烈攻擊。
1904年10月10日,又集中全軍主力,從日軍左翼向東北方向的敵人發起總攻。這次進攻因與猛插俄軍右翼的騎兵第2旅(旅長閒院宮載仁親王)相配合,結果俄軍不得不於1904年10月12日開始全面退卻。日軍立即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轉入進攻,日軍這一行動,導致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戰。在某些情況下,遭遇戰不僅晝間進行,而且夜間也進行。夜戰中,雙方均不使用炮兵,部隊以密集隊形投入攻擊,士兵胳膊挨胳膊,大多數場合夜戰以刺刀白刃戰告結束。為識別敵友,俄軍士兵袖纏白布帶。這種激烈的遭遇戰持續至1904年10月15日。日軍進展不大,只是在某些地段將俄軍頂回沙河地區。大山岩決定在既得陣地上轉入防禦。
與此同時,庫羅帕特金決定1904年10月16日晨在自己右翼發動進攻,以恢復在沙河左岸的原態勢。但15日夜間,日第二軍奧保鞏部以奇襲攻佔俄軍左翼第1軍地段內具有決定意義的制高點萬寶山(位於沙河堡地區)。日軍佔領該高地,就造成了突破俄軍防禦中心的威脅。因此,庫羅帕特金放棄原定進攻計劃,令第1軍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該高地。經16-17兩日激戰,俄軍以傷亡3000人的代價奪回了高地。日方傷亡1500人。雙方各自鞏固既得陣地,加修工事,互相對峙,偶爾出動偵察部隊或進行炮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05年1月奉天會戰為止。

日俄戰爭旅順陷落

日方鑑於自己兵力不足,而俄國增援部隊源源開到遠東,戰爭曠日持久對己不利。出路是把困在旅順的第3軍解脱出來。同時,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正在東調途中,一旦與遠東艦隊會合,實力將超過日本艦隊。因此,日本統帥部利用沙河會戰後俄軍按兵不動之機,將全部後備力量投入對旅順的攻擊,力爭儘快奪取旅順。
日俄高級將領在水師營會見 日俄高級將領在水師營會見
早在1904年8月日軍首次強攻旅順受挫之後,就加強了第3軍的兵力,運來11英寸口徑的攻城炮(該種11英寸的榴彈炮射程達到1萬碼約合9144米),炮彈重達550磅(約合249.5千克),飛行中發出特殊的轟鳴,而被別稱為“火車彈”,在旅順外圍構築了炮兵陣地和平行壕,對俄軍的防禦工事步步進逼。1904年9月19日,日軍發動第2次強攻,迨至1904年10月30日,發起了第3次強攻,但仍然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揮權。暫時由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指揮,兒玉對炮兵的運用遠遠強於乃木,經過調整部署後,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高地的陷落,基本上決定了旅順戰局的命運。日軍在高地上建立觀察哨,校正炮兵射擊,以海岸防衞用的280毫米大口徑榴彈炮轟擊俄國艦隊。
1904年12月15日,被俄國人稱為旅順俄軍防禦“靈魂”的康得拉欽科將軍斃命。
1905年1月2日俄方正式簽訂投降文書。此時俄軍尚有官兵3.24萬名,火炮610門,炮彈20.3萬發。整個旅順戰役過程中,俄軍損失4.4萬餘人,日軍損失約6萬人。
旅順爭奪戰是日俄戰爭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只要旅順牽制着大量日軍,只要旅順口的俄國艦隊還存在,日軍就無法決定戰爭的結局。如果俄國歐洲地區的艦隊東調,還可能改變海上形勢,並切斷日軍海上補給線。因此日軍不惜重大代價攻取旅順,歸根到底是解決日俄戰爭的根本問題——制海權

日俄戰爭奉天會戰

  • 爆發因由
遼陽會戰後,日、俄兩軍在盛京與遼陽之間的沙河地區(今瀋陽蘇家屯區沙河鄉)互相對峙。1904年9月底,俄軍集結了約2)萬人,758門炮和32挺機槍,總防線長達90公里。同期,沙河地區日軍集結了約12萬人,488門炮。前一階段作戰日軍消耗很大,為補充兵員日本在國內進行了總動員,但仍不能根本改變兵力對比。
在這種情況下,日方決定在沙河地區轉入防禦,等待第3軍儘快從旅順解脱出來北上增援。俄軍在遼陽會戰中遭到重大損失欲北撤,由於日軍的追擊行動意外遲緩,便在盛京附近停止後退。鑑於日軍的劣勢和處於極端疲勞的情況,俄國政府迫於俄國國內革命運動的高漲和遼陽會戰後國內對戰爭的不滿情緒,要求庫羅巴特金髮動攻勢解旅順之圍,藉以挽回帝國的“榮譽”,提高沙皇政府一落千丈的地位。於是,俄軍希望通過大舉反攻挽回敗局和不體面。 [17] 
  • 黑溝台會戰
日俄雙方對比,俄軍在兵力和火炮方面均佔優勢,庫羅帕特金計劃用第2集團軍(5個軍126個步兵營、162個騎兵連439門炮)共10萬人擔任突擊,任務首先是佔領奉天西南約40公里的一個村子沈旦堡(三疊鋪)。庫羅帕特金認為該村是日軍整個陣地的關鍵。而這個方向上的日軍,實力卻異常薄弱,僅以騎兵第一旅團的秋山好古部8000人警戒寬大正面。二十五日來攻的俄軍有:黑溝台方面的2個師(由32個步兵營編成),沈旦堡方面的1個師(由16個步兵營編成)和向日軍左側插過來的米舒欽柯騎兵軍(72個騎兵連)。被包圍的日軍秋山好古部率先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了機槍,把衝鋒的哥薩克騎兵打的屍橫遍野。大山總司令官十分重視戰況的發展變化,在緊急調動位於後方的第8師立見尚文立即奔赴黑溝台的同時,也從各條戰線抽調可能抽出的兵力,編成臨時預備隊進行反擊。1月26日至28日,日軍西翼的各部隊進行了浴血奮戰。立見尚文部子彈全部打光,被迫進行了一場世界最大的白刃突擊戰,突破了俄軍對秋山旅團的包圍,1月29日拂曉,以臨時預備隊的第5師,在由柳條口至長灘的西北方向上,分割攻擊敵人陣地,以期各個擊破黑溝台以南之敵。又一次由於庫羅帕特金總司令官缺乏果斷,喪失了千載難逢的好戰機。由於他擔心俄軍第2軍可能會遭到分割包圍。因而沒有積極擴大黑溝台方面的戰果。特別是由於日軍部署在中央位置的部隊(主要是第2軍)的牽制活動,進一步增加了作戰正面的危機感,以至幾次拒絕俄軍第2軍司令官的增援要求。結果,不但停止了對黑溝台方面日軍的進攻,而且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日軍渡過了一次最大的危機。
奉天會戰前期 奉天會戰前期
隨着日軍第三軍乃木的到達和第5軍的編成,日軍已經集中了25萬人,大山岩決定進攻已經集中在奉天的37萬俄軍,由於日軍主攻方向是俄軍右翼,它要迫使庫羅帕特金把預備隊從右翼調到左翼來。為此,1905年2月23日,日軍右翼第5軍川村景明部率先從太子河上游地區北進。在第1軍支援下,開始迂迴俄軍第1集團軍右翼。這一行動,完全出乎庫羅帕特金意料之外,他立即將右翼預備隊42個營(屬西伯利亞第1軍)調去加強左翼,而這正是大山元帥所求之不得的。
1905年2月27日,日第2、第3兩個軍開始迂迴俄軍右翼,實施主要突擊。這一着使俄軍陷入了困境:在綿延約100公里的戰線上,俄軍右翼的預備隊只剩下1個師。俄國第2集團軍要對付日本2個軍(約96個營、288門炮對133個營、468門炮),而且右翼捱打的同時,左翼2個集團軍按兵不動。第2集團軍被迫收縮陣地。此時,庫羅帕特金又決定把預備隊從左翼調回右翼。部隊來回折騰,疲於奔命。
庫羅帕特金決定對迂迴其右翼的日第3軍乃木希典的側後發動反突擊,為此從左翼2個集團軍抽出若干連、營、團,匆忙編組一支混合部隊,由考爾巴斯統一指揮。反突擊預定於3月4日開始。3月4日,日第3軍已經接近奉天以北的鐵路線,情況緊急。但考爾巴斯聲稱部隊沒有完成集中,將原定的反突擊日期推遲到3月5日,當時他指揮的第2集團軍總兵力為120個營(8萬人),俄軍進行了幾次毫無效果的血戰,3月7日停止行動。反突擊沒有奏效。日第3軍繼續向奉天以北迂迴。
在此期間,日軍從3月1日起對俄軍左翼也加強了進攻,在俄國第1集團軍抗擊下,進展不大。但3月5日考爾巴斯發動反突擊時,俄軍左翼2個集團軍按兵不動。3月7日,庫羅帕特金命令這2個集團軍放棄沙河陣地,撤到渾河以北。他採取這個決定,是企圖縮短戰線,抽出部隊加強右翼,並以新的反突擊防止日第3軍前出到奉天以北的鐵路線。
日軍偵查騎兵 日軍偵查騎兵
但是,俄軍3月9日對日第3軍的反突擊又沒有奏效,同時,放棄沙河陣地的俄國第1、第3兩集團軍來不及在渾河上構築堅固陣地。在這種情況下,3月9日,日軍突破俄軍第1集團軍防線,開始從左翼迂迴奉天。同日,日第3軍從右翼迂迴俄第2集團軍,來到該集團軍後方。
這樣,東北俄軍處於被包圍的危險之中。3月9日夜間,庫羅帕特金下令向鐵嶺撤退。撤退的情況相當混亂:騎兵(未參加會戰)先於步兵和炮兵撤退,輜重堵塞了道路。部隊失去指揮,又遭到日軍炮擊,後衞陷入日軍包圍之中。但日軍也無力追擊。1905年3月11日,日第1、第3兩軍在渾河地區會師。此時俄軍主力已逃脱包圍,隨後在四平街佔領陣地,直到戰爭結束。
奉天會戰是日俄戰爭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會戰,俄軍的慘敗,導致庫羅帕特金被撤職,降為“滿洲”第1集團軍司令。遠東陸軍總司令職務由李涅維奇繼任。奉天會戰後,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敗,繼續向遠東增兵,同時寄希望於從歐洲海域東調的太平洋第2分艦隊。 [18-19] 

日俄戰爭對馬海戰

主詞條:對馬海戰
日俄戰爭初期,沙皇政府決定從波羅的海艦隊(後來加上黑海艦隊)抽調艦船,編組“太平洋第2分艦隊”,開往遠東增援。這支混合艦隊擁有各型主要戰艦38艘,輔助艦船約20艘,下編兩個大隊(後來又增加1個大隊),由羅日傑斯特温斯基海軍中將統一指揮。這支倉促拼湊的艦隊,某些艦隻尚未完全建成就出海,邊航行邊安裝。官兵戰術技術水平低,有的甚至缺乏起碼的訓練,通信聯絡靠德造無線電台,德國技術員一走,電台即形同廢物。官兵矛盾很深,士氣低落,特別是黑海艦隊水兵受過革命思想影響,具有反抗精神。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
太平洋第2分艦隊原定1904年7月中出發,後因準備工作跟不上,推遲到10月中出發。航行路線預定從波羅的海經非洲南端好望角直到海參崴(後來在丹吉爾將艦隊一分為二:羅日傑斯特温斯基率領較新較大的艦隻繼續沿好望角航行,其他艦隻由福克薩姆率領,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入印度洋,以後兩支部隊在馬達加斯加沿海會合),全程3萬公里,中途一個基地也沒有。按照國際法規定,交戰國軍艦不得在中立國港口停泊,這一規定給艦隊造成了巨大困難。
艦隊出發時,由於日軍的一系列勝利,在俄軍中流行着嚴重的恐日病,幾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甚至謠傳日本的秘密艦隊已到了北歐海域。在這種氣氛下,官兵精神緊張,艦隊航行初期,鬧出不少海軍史上罕見的大笑話。他們有時見到外國船就以為是日本艦隊而盲目開炮,甚至相距較遠的俄國艦艇也發生誤會,互相開炮。10月21-22日夜間在北海擊沉擊傷英國漁船的事件,引起國際風波(在巴黎召開國際法庭公審),英國政府藉此威壓中立國不得向俄國艦隊提供方便。俄國艦隊為了解決燃料問題,只得在海上加煤,有機會就儘可能多裝,以至甲板、機房、洗澡間,軍官卧室等一切空地都堆滿了煤炭,既降低了速度(超重),又影響工作和衞生,特別是經過赤道海域,水兵們痛苦不堪,非戰鬥減員嚴重,而這時俄國補給船送來的卻是幾千套冬裝(只有給陸軍送“神像”一事可與之相比擬)。
1904年12月底,羅日傑斯特温斯基到達馬達加斯加沿海,直到與福克薩姆會合後,才於1905年3月中旬繼續向遠東航行。這時船底已長滿了海藻,航速大幅下降。羅日傑斯特温斯基重病初愈(請求辭職未準),其副手福克薩姆重病垂危。士氣極為低落,士兵自殺不斷髮生,甚至多次爆發“兵變”。
1905年4月8日羅日傑斯特温斯基到達新加坡。海軍部命令他前往越南的金蘭灣,在該處等候涅博加托夫率領的太平洋第3分艦隊會合,然後北上,打敗日本艦隊,併到達海參崴。羅日傑斯特温斯基艦隊進入金蘭灣,引起日本政府強烈抗議。法國海軍當局被迫勒令俄艦出境。1905年5月9日,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在海上會合,聯合艦隊由羅日傑斯特温斯基任司令,福克薩姆任副司令。
秋山真之 秋山真之
在俄國艦隊東調的過程中,日本東鄉艦隊進行了迎戰的充分準備。先是對艦艇進行維修保養,給水兵休假,養精蓄鋭。2月份,全體人員歸隊,進行緊張的訓練演習。東鄉判斷俄國艦隊最可能通過朝鮮海峽,取最短捷徑到海參崴。因此,日艦隊主力在對馬海峽附近和日本沿海集結待機。同時在俄國艦隊可能經過的一些海上通道佈雷,組織監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預報網,其縱深達225公里以上。5月25日,俄國艦隊最後一次加煤,其數量足夠用到海參崴,造成超載。在此期間,副司令福克薩姆病死,羅日傑斯特温斯基卻秘而不宣,甚至對當然的副司令繼任者涅博加托夫也保密,旗艦繼續掛福克薩姆的旗幟。5月27日,艦隊進入對馬海峽,爆發了著名的對馬海戰。雙方各有裝甲主力艦12艘,但日艦航速快(18-20節;俄艦15.5-18節),火力也佔優勢(日艦每分鐘可發射炮彈360發、總重量21949千克;俄艦每分鐘發射134發、總重量8190千克)。除此以外,日俄巡洋艦數量為16:8,魚雷艇數量為69:9,日方均佔優勢。
更糟糕的是,俄國艦隊經過220天的遠航,人員十分疲憊;同時又不注意偵察,對敵情一無所知;又沒有作戰預案,各艦長只知道集中火力打敵旗艦,並向海參崴方向逃跑。東鄉親率艦隊主力(4艘主力艦、8艘重巡洋艦)在朝鮮鎮海附近隱蔽待機。為使自己的艦隊有足夠的機動餘地,他決心讓俄國艦隊通過對馬海峽之後才出動。
1905年5月26日夜間,俄國艦隊通過日方第1道海上警戒線。日方偵察艦在遠距離上進行不間斷地跟蹤監視,並及時用無線電將情況報告東鄉。因此東鄉對俄國艦隊的實力、航向、航速和隊形瞭如指掌。27日晨,羅日傑斯特温斯基發現了日本哨艦的行動,心情十分緊張。當時俄國艦隊成行軍隊形:第1、第2裝甲艦大隊在右翼,第3裝甲艦大隊和巡洋艦大隊在左翼,運輸船隊居中。11時後,羅日傑斯特温斯基命令艦隊成戰鬥隊形:右翼2個大隊向左靠攏,開到左翼第3大隊前面,全艦隊成單排一列式(縱隊)。各艦航速不一,司令官沒有明確規定慢的加速,快的減速,結果造成大混亂。12時許,羅日傑斯特温斯基忽然心血來潮,判斷日本艦隊可能以橫隊隊形向他攻擊,因此又命令俄國艦隊成橫隊隊形。於是艦隊開始進行復雜的機動動作。此時,羅日傑斯特温斯基顯然由於擔心其戰鬥隊形過早被敵人發現,忽然又下令全艦隊恢復行軍隊形,再次引起大混亂。
日俄對馬海戰形勢 日俄對馬海戰形勢
13時40分左右,東鄉艦隊主力在右前方出現,成單排一列式,企圖截斷俄國艦隊的航線。臨戰前,東鄉對全艦隊發出信號:“皇國興廢,在此一戰,諸位尤須奮發努力。”羅日傑斯特温斯基再次下令成戰鬥隊形,但已經來不及了。東鄉截斷了俄國艦隊的航線,並在距敵35-38鏈的海域向左轉彎,劃了一個“U”字形(日本戰史稱之為“敵前大回頭”)。轉彎時,日本艦隊處於俄艦火力威脅之下,而且相當一部分艦艇無法回擊(視線和射界被己方艦艇遮蔽)。這個動作在當時海軍戰術上是違反常規的。但這時俄國艦隊正處於變換隊形的混亂之中,羅日傑斯特温斯基雖然下令開炮,結果形成盲目射擊,浪費彈藥,並且喪失了戰機。日本艦隊完成了轉彎之後,首先集中火力猛攻俄國艦隊的旗艦,海戰開始半小時後,羅日傑斯特温斯基的旗艦“蘇沃洛夫號”被迫退出戰鬥,羅日傑斯特温斯基本人負重傷(後被俘投降)。其他幾艘旗艦也相繼被擊沉擊傷。俄國艦隊失去指揮,陷入一片混亂。
俄國艦隊力圖擺脱截擊的敵艦,但因為航速慢,沒有得逞。日艦則充分發揮其航速快的優勢,迅速機動,佔領俄國艦隊前進方向的有利位置,猛烈炮擊。雙方在煙霧迷漫之中進行了一場混戰。俄艦被擊沉擊傷多艘。16時許,海上起霧,東鄉裝甲艦隊與俄國裝甲艦隊一度脱離接觸,東鄉向北轉移。但日本巡洋艦隊和俄國巡洋艦隊正在偏南的海域進行激戰。18時半,俄國裝甲艦隊開往該海域參戰。直到此時,涅博加托夫才接管指揮權,並下令艦隊繼續北進。
當天夜間,東鄉又出動37艘魚雷艇和21艘驅擊艦,對殘餘的俄國艦隊實施魚雷攻擊。28日晨5時許,涅博加托夫率領僅存的少數艦隻向海參崴方向逃跑。9時許遭到日本艦隊圍攻,涅博加托夫始則懸白旗、繼而懸日本國旗投降。
這次海戰,俄國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除3艘逃往海參崴之外,其餘全軍覆沒(包括擊沉、被俘和被中立國扣留),艦艇損失總計達27萬噸(比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日德蘭海戰雙方損失的總和還大)。人員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不包括受傷和在外國港口被扣留者)。日方只損失魚雷艇3艘,人員陣亡僅117人,傷587人。

日俄戰爭歷史影響

日俄戰爭中國

日俄戰爭不僅是對中國神聖領土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也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日俄戰爭是在中國領土東北地區上進行的,可是清政府竟宣佈局外中立,日俄兩國軍隊在戰區和中立區違背中國宣佈的中立項目,姦淫燒殺,掠奪財物,無惡不作,2萬中國人死於戰火,財產損失折銀6900萬兩。 [8] 
日俄兩國侵略軍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抗,在哈爾濱出現抗俄的“自保會”,營口工人拒絕為俄國做工,許多工人逃走並參加了抗俄武裝隊伍,羣眾抗俄武裝“馬賊”則“專一妨害俄軍為目的”割電線,拆鐵路,日俄軍患之憂之,清軍中的愛國官兵也積極要求參加抗俄戰鬥,駐紮於山海關,遼西地區的練軍都督薑桂題為“均預告奮勇”認為上下一心,與日俄一戰,必將取勝。 [3]  [9] 
戰爭結束後的日俄和談中,中國作為戰爭的最大受害國,卻被排斥於和談之外,最終無奈地接受日俄重新劃分東北勢力範圍的現實。 [10] 

日俄戰爭俄國

海上戰役的一系列失敗,給予俄國海軍以沉重的打擊,俄國海軍3大主力艦隊中的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同時極大地削弱了俄國海上擴張和爭霸的實力,使俄國由二等海軍強國降為四等海軍國家。 [11] 
戰爭的失敗使沙皇專制制度遭到削弱,俄國工農運動蓬勃發展。俄國沙皇原希望通過一場小小的勝利來轉移人民的視線,緩和國內危機,但戰爭導致了“1905”革命, 為1917年十月革命的勝利拉開了序幕。儘管1905革命失敗,但它的意義不可低估,沙皇政府在壓力面前被迫進行了一些改革,擴大了人民的部分政治權力,這次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俄國工農運動的發展 [12]  [3] 

日俄戰爭日本

日本畫作《日本萬歲:百勝百笑》中的日俄戰爭
日本畫作《日本萬歲:百勝百笑》中的日俄戰爭(24張)
日本借日俄戰爭直接獲益了大片殖民地,間接提高了其國際地位,戰後的日本財閥通過此次戰爭,大發橫財,並掀起了企業投資熱潮,僅1905年下半年到1907年,新建擴建企業投資額相當於甲午戰後十年間投資總額的兩倍。同時日本自此全面展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真正成為一等強國。
在日俄戰爭後,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實現了由紡織、麪粉、造紙等輕工業向電子、煤炭、化工等重工業部門的轉化,到一戰前夕,日本在機車、鐵軌、船舶等方面均能達到自給。通過日俄戰爭後的經濟危機,以財閥為中心的日本壟斷資本迅速形成。從此,日本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3] 
日本通過戰爭獲得大片殖民地和投資場所,促進了日本經濟更為迅速的發展,其國際地位也顯著提高,1905-1906初,日本的駐外使館由象徵“二等國”的公使館開格為象徵“一等國”的大使館
同時,日本的勝利打破了“白種人天生優越”的謬論,證明了亞洲人有對抗歐洲人激勵鼓舞的力量,日俄戰爭後,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質和量上都有了很大發展。
同時日本統治階級宣揚“日本民族優越論”,蔑視亞洲其他國家和人民,自認為應該成為支配其他民族和亞洲的盟主。又宣揚所謂“外壓論”,即在國際上,日本民族受到了外國的壓迫,利益受到了損害,加深了國民的對外排斥和敵對意識,為對外侵略戰爭提供了“正當”理由,驅使國民支持戰爭,充當炮灰。 [13] 
日俄戰爭,日本勝利,把軍國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天皇的權威經過戰爭和勝利而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峯。戰後,軍部的權力進一步膨脹,對政治的控制進一步加強,為發動更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提供了條件。 [3] 

日俄戰爭戰爭史

日俄戰爭的結果正式顯現出20世紀的政治與戰爭的數項特點,許多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創新都首次用於日俄戰爭,如速射炮、機槍和射擊準度更高的卡賓槍都在日俄戰爭中首次被大規模使用。日俄戰爭也是東亞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涉及兩個現代化國家武力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稱作“第零次世界大戰”。

日俄戰爭相關新聞

2017年9月13日,由中方移交的日俄戰爭士兵遺骸移交給俄羅斯。 [14] 

日俄戰爭歷史遺蹟

日俄戰爭遺蹟
名稱
地址
奉天會戰沙俄紀念碑
瀋陽市蘇家屯區沙河鎮魏家樓子村 [15] 
203高地景區
旅順國家級森林公園
日俄戰爭遺址
東雞冠山北堡壘、日俄戰爭陳列館、望台炮台和二龍山堡壘四個景點

日俄戰爭影視作品

影相關視作品
作品性質
出品時間
地區
作品
電影
1957年
日本
1958年
1969年
1977年
1980年
1946年
蘇聯
紀錄片
1975年
日本
《對馬大海戰》
2015年
中國大陸
2009年
日本
參考資料
  • 1.    劉金質、梁守德、楊淮生主編.《國際政治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36
  • 2.    張聲振.中日關係史:第1卷[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290:豐臣秀吉稱:“率軍進入朝鮮。席捲明朝四百餘川。” “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 3.    曹然. 略論日俄戰爭的背景及影響[J]. 世紀橋, 2010, 000(017):33-35.
  • 4.    趙陽. 簡論日俄戰爭前日俄關係的演變[J]. 西伯利亞研究, 2008, 035(003):91-94.
  • 5.    費正清,劉廣京. 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M] .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127.
  • 6.    井上清,鈴木正四.日本近代史:上冊[ 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2,199:明治天皇對其首相説:“不用着急奪取遼東半島, 在這次戰爭中, 我們已經瞭解該地的地理、人情, 不久將在朝鮮或其他地方再發生戰爭,那時再奪取也不為晚."
  • 7.    費正清,劉廣京. 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M] .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134.
  • 8.    受辱的“中立”——日俄戰爭中清政府的荒誕角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2-22]
  • 9.    王金梅, 董慧雲, 劉學. 日俄戰爭給東北人民帶來的災難[J]. 蘭台世界:上半月, 2004, 000(011):44-45.
  • 10.    孫昉, SUNFang. 試論日俄戰爭時期清政府的外交政策[J]. 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 20(2):89-93.
  • 11.    張建華. 簡論日俄戰爭對俄國海軍的影響[J]. 求是學刊, 1994(5):91-94.
  • 1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451:沒有1905年的總演習, 就不可能有1917年十月革命俄勝利。
  • 13.    鮑玲. 日俄戰爭對二十世紀初日本國家發展方向的影響[J]. 日本研究, 2000(04):60-65.
  • 14.    由中方移交的日俄戰爭士兵遺骸重新安葬  .黑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22]
  • 15.    瀋陽惟一現存的“日俄戰爭紀念碑”遭雷擊炸裂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12-22]
  • 16.    張志強主編. 瀋陽通史 近代卷[M]. 瀋陽:瀋陽出版社, 2014.11.第105頁.
  • 17.    張志強主編,瀋陽通史 近代卷,瀋陽出版社,2014.11,第109頁
  • 18.    徐兵博著. 讀史要略 下[M].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17.01. 第850頁.
  • 19.    大連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 日俄戰爭始末[M]. 瀋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5.03. 第331頁.
  • 20.    荊紹福編著. 瀋陽北大營[M]. 瀋陽:瀋陽出版社, 2020.03. 第7頁.
  • 21.    日本侵華實錄(1874年至1937年)  .中國軍網.2023-09-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