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旗(拼音:qí)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8]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古字形從㫃(yǎn,表示旗幟),丌(jī)聲,後演變為“其”聲。“旗”本義為有龍紋、熊虎等圖案的軍旗,後泛指旗幟。現代漢語中“旗”表示用布、綢、紙等材料做成的標誌。“旗”在清朝又指軍隊的户口編制單位,又泛指與滿族相關的。“旗”在當代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
(*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YTAW(86);YTDW(98) [1] 
倉    頡
YSOTC [1] 
鄭    碼
SYME [1] 
筆    順
點、橫、橫折鈎、撇、撇、橫、橫、豎、豎、橫、橫、橫、撇、點
字    級
一級(編號:3152) [8] 
平水韻
上平聲·四支 [9]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65D7 [1] 
四角號碼
0828₁
注音字母
ㄑㄧˊ [1] 
總筆畫
14(部首4,部首外10)
筆順編號
41533112211134 [1] 
異體字
*旂、㫅 、𣄃、𥛏 [1]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形聲字。“旗”在戰國古璽文中寫作圖1,上部為“㫃”字,作形旁;下部為“丌”,作聲旁表音。“”字在甲骨文中像隨風飄動的旗幟,後來極少單獨使用,主要用作意符。用“㫃”作意符的字,大多與旗幟有關。楚簡文字有作圖2的,中間增添了“羽”字。古人有時會在旗幟上加以羽毛作裝飾,這裏的“羽”應該是表示裝飾用的羽毛。在圖3的戰國文字中,聲旁被替換為“其”,後世字形便以此為標準,演變為圖4的小篆,圖5、6、7的隸書及楷書。 [15] 
旗幟是一種產生較早的標誌物,它是從原始社會的圖騰演化而來的。先民最早用旗幟,畫上圖形,代表一個氏族或地區。到周代時,旗幟的種類、名稱已經非常複雜,它的用途也及於各個方面。
《釋名·釋兵》:“熊虎為旗。將軍所建,象其猛如熊虎也。旗,期也,言眾期於下。”《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為旗。”“師都建”鄭玄注:“師都,六鄉六遂大人也。謂之師都,都,民所聚也。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可見,“旗”本是一種特指的旗幟,其特徵為上有熊虎圖案,用於戰場。後來詞義擴大,作旗幟的總稱講。
旗幟意義的“旗”過去也寫作“”。本來它們不是一個字,《説文解字》説:“旂,旗有眾鈴。”它們的古音也不相同。後來兩個字通用。整理異體字時,根據“從俗”的原則,廢“旂”,留“旗”。但這僅限於“旗幟”一義。“旗”的其他意義不寫作“旂”。
“旗”又有另外一組意義,特指“滿族的”。滿族把整個民族分成八個軍政合一的編制,稱為“八旗”。“八旗”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區別,分別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因此,滿族人又稱為“旗人”;滿族貴族子弟稱為“八旗子弟”;舊時滿族婦女的服裝打扮叫“旗裝”。滿族統一中國,建立清王朝以後,又按八旗建制把蒙族、漢族軍隊也分為八旗。後來,“旗”就作為行政單位在內蒙古地區使用,例如“扎魯特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後旗”等,“旗”相當於縣。
滿族的軍政合一的編制叫“旗”,因此,也把八旗兵屯駐的地方稱為“旗”,後來沿用為地名,如: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有“鑲黃旗”“正鑲白旗”等地名。 [14-15]  [1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旗幟,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誌,多是長方形、方形或三角形
flag;banner
《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凡祭祀各建其旗。”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金·元好問《幽蘭》詩:“仙人來從舜·九疑,辛夷為車桂作旗。”
旗杆;旗語;軍旗;五星紅旗;旗開得勝旗鼓相當
標誌
symbol
《左傳·閔公二年》:“佩,衷之旗也。”
指旗槍茶,綠茶的一種。剛剛舒展的小葉稱旗;尚未舒展的嫩芽稱槍
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夷簡《山居》詩有‘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之句。”
元·仇遠《宿集慶寺》詩:“旋烹紫筍猶含籜,自摘青茶未展旗。”
清·王夫之《南嶽摘茶詞》之四:“一槍才展二旗斜,萬簇綠沉間五花。”
旗槍
星名
《星經·河鼓》:“河鼓三星……左右旗各九星,並在牛北枕河,主軍鼓達者聲音,設守險以旗表,亡動兵起。”
《史記·天官書》:“東宮蒼龍……東北曲十二星曰旗。”
清代以旗幟的名色作為區別的兵民一體的組織。參見“八旗
清·昭槤《嘯亭雜錄·國初官制》:“入關後,始改總統旗務者為都統,每旗一員;其參協者為副都統,每旗二員。”
旗兵;旗官
屬於八旗的,特指屬於滿族的
旗人;旗袍
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
《渦陽縣誌·兵事》:“各旗統將皆聽盟主調遣。”
秦牧《長街燈語·願借駱駝千里足》:“這個‘旗’的面積有十一萬四千多平方公里,和浙江省大小差不多。”
西三旗(在北京海淀區);正藍旗(在內蒙古錫林郭勒)
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於縣
(Qí)姓氏用字
動詞
號令
order
《呂氏春秋·喻大》:“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 陳奇猷校釋:“覆猶言統治,與號令義近。”

名詞
通“箕”。二十八宿之一
《荀子·富國》:“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 楊倞注:“旗,讀為‘箕’。箕、翼,二十八宿名,言壽比於星也。”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10]  《現代漢語詞典》 [2]  《漢語大字典》 [3]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七】【㫃部】渠之切(qí)
熊旗五(六)遊,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從㫃其聲。《周禮》曰:“率都建旗。”
【註釋】①五:依《茻工記·考人》作“六”。②罰星:《考工記·輈人》“罰”作“伐”。伐:星名。白虎宿參,中三星,外四星,三星之中央有三小星名伐,伐並三星連體數之,故有六星。③《周禮》:指《考工記·輈人》。今本“率”作“師”。“師”當是“帥”字址訛。“帥”與“率”古字相通。④都(dū):行政單位,四縣為都。 [4] 

説文解字注

“熊旗五遊,以象伐星”注:五鄭本《考工記》作“六”,“熊旗六遊,以象伐也”。《司常》職曰:“熊虎為旗。”注曰:“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按,記不言虎者,舉熊以包虎。
“士卒以為期:”注:期、旗疊韻。《釋名》曰:“熊虎為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眾期之於下也。”
“從㫃,其聲”注:渠之切,一部。
“《周禮》曰:‘率都建旗’”:注:《司常》職文,今《周禮》“率”作“師”,師者,帥之誤。《樂師》注曰:“故書帥為率。”然則許作“率都”者故書;鄭作“帥都”者今書也。《聘禮》注曰:“古文帥皆作率。”《毛詩》:“率時農夫。”《韓詩》作“帥”,見《文選注》。《大司馬》職:“仲秋教治兵,軍吏載旗。” [5] 

廣韻

渠之切,平之羣‖其聲之部(qí)
旌旗。《釋名》曰:“熊虎為旗,將軍所建,象其猛如虎,與眾期之於下也。”《戰國策》曰:“建七星之旗,天子之位也。”又姓,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校釋】戰國策·齊策》:“故身廣公宮,制丹衣柱,建九斿(遊),從七星之旟(yǔ),此天子之位也。”宋人鮑彪注:“鳥隼為旟,又繪星焉。”作“旟”字,不作“旗”字。 [11]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部】 旗
(qí)《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並音奇。《説文》:熊旗五遊,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釋名》:熊虎為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眾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為旗。又:師都建旗。注: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注:旗,表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注: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為旌表。
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注:旗,讀為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韻補》葉渠尤切。班固《西都賦》:乘輚(hàn)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
按《説文》:旗從㫃其聲,訓熊旗五遊,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也。旂從㫃,斤聲,訓旗有眾鈴以令眾也。分旗,旂為二。《正字通》雲:《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為一也。 [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左窄右寬,頂部“方”低,底部“其”低。“方”,橫筆從橫中線起筆。“𠂉”在右上格,撇收筆於豎中線;“其”首筆橫從豎中線起筆,兩豎左短右長,左豎在豎中線右側,框中第一短橫在橫中線,長橫從“方”下側起筆,撇、點收筆大致持平。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音韻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七之

開口呼
全濁
渠之切
ɡʰi
集韻
平聲
上平七之
開口呼
全濁
渠之切
ɡie
禮部韻略

平聲





渠之切

增韻

平聲





居之切


平聲





渠之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齊微

齊齒呼

次清

kʼ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擎移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支


全濁
渠宜切
g‘ie

平聲
三齊


全清
堅溪切
ki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三幾紀記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i̯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g
ǐ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ɡʰ
j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ɡ
i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
jəg
西漢



東漢





jəї


j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ї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əї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j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ɡʰ
j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g
ǐə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ɡʰ
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ɡ
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g
ï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ɡʰ
ǐə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7]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ʰi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ʰi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ʰi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ʰi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ʰi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sʰɿ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ʰi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tɕʰi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dʑi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dzɿ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tɕi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dʑi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tɕʰi
24
陽平
客家話
梅縣
kʰi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kʰei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kʰei
43
陽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i
24
陽平
閩語(閩南語)
潮州
ki
55
陽平
閩語(閩東語)
福州
ki
52
陽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ki
21
上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7]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6-06-15]
  •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商務印書館,2012.06:1020
  • 3.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341
  • 4.    [東漢]許慎/原著;湯可敬/撰.説文解字今釋:嶽麓書社,1997:919
  • 5.    “旗”字説文解字  .漢典[引用日期2016-06-15]
  • 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5:433
  • 7.    旗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6-06-15]
  • 8.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2-20]
  • 9.    平水韻 四支 旗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3-02-20]
  • 10.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6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613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60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大字典[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91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72
  • 14.    丁義誠等主編. 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1998.01:364-365
  • 15.    黃金貴主編;曾昭聰副主編.古代漢語文化百科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01:973
  • 16.    錢玄著. 三禮通論[M]. 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10:24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