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旗材

鎖定
滿族、達斡爾族等北方民族土葬中所用的棺材。又稱滿材、韃子荷包、葫蘆材、大葫蘆材。
中文名
旗材
別    名
滿材、韃子荷包、葫蘆材、大葫蘆材
滿族歷史上曾有過野葬、火葬、土葬等多種形式,近代以土葬為主。這種棺材不同於漢族樣式(稱民材、漢材、蠻子材),民材是上寬下窄的木槽式,上蓋棺蓋,平頂,長立方體形,或稍有傾斜;旗材棺蓋則是起脊的,如屋脊,中間隆起,兩邊傾斜,橫斷面為(五邊形)型,是從火葬上尖下方的棺材演變過來的。棺材頭釘一塊象徵火焰的風火翅,或曰(木質)五指狀壽頭。北京一帶,此木作葫蘆狀,因曰葫蘆材。這種葫蘆形狀,是為了棺木入葬時,掛貂時使用,反映出滿州人在東北時,以狩獵為主的生活特徵。總之旗材“體瘦而高,式如箱櫃,自下而上,越上越畸。”孝子站在棺兩側,只見頭頂不見面目,漢材則在人胸肩處,且旗材蓋高,叩棺如兩槽之相合,吻合甚好。旗棺棺頭及棺內亦多講究,常繪樓閣及日月星辰,給死者製造安適理想的境界。未婚死者用“無底棺”。所謂無底棺,即在棺底鑽七個孔,是亦給死者靈魂以出入(覓侶)自由。“旗材”,外繪彩畫,內底鋪穀草、慄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