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旋轉圓盤電極

鎖定
為了研究電極表面電流密度的分佈情況、減少或消除擴散層等因素的影響,電化學研究人員通過對比各種電極和攪拌的方式,開發出了一種高速旋轉的電極,由於這種電極的端面像一個盤,所以也叫旋轉圓盤電極(rotating disk electrode,RDE),簡稱旋盤電極,還叫轉盤電極。還有基於這種電極進一步改進了的旋轉圓環電極等,可以測量更為複雜的電極過程的電化學參數。
中文名
旋轉圓盤電極
外文名
rotating disk electrode
中文簡稱
旋盤電極
英文簡稱
RDE
應用學科
力學術語
範    疇
理工科

旋轉圓盤電極歷史背景

在1942年,Levich根據流體動力學原理首次提出RDE(rotating disk electrode)理論,引起電化學界廣泛注意。1949年,Siver和Kabaonv從實驗上證實了這個理論,並在幾年之後獲得了實際應用。
它克服了靜止電極和經典的振動線電極存在某些缺點,使電化學發展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通常平面電極上的電流是不均勻的,而且水溶液中的傳質速度也比較小。為了研究電極表面電流密度的分佈情況、減少或消除擴散層等因素的影響,電化學研究人員通過對比各種電極和攪拌的方式,開發出了一種高速旋轉的電極,由於這種電極的端面像一個盤,所以也叫旋轉圓盤電極。 [1] 

旋轉圓盤電極基本原理

旋轉圓盤電極是電極理論與流體動力學結合的產物,因此它也稱為流體動力學電極。其工作原理的基本要點是:物質傳遞和電流密度受控於電化學活性物質,而電化學活性物質的運動是按流體動力學規律進行的。
這種電極的結構特點是圓盤電極與垂直於它的轉軸同心並具有良好的軸對稱;圓盤周圍的絕緣層相對有一定厚度,可以忽略流體動力學上的邊緣效應;同時電極表面的粗糙度遠小於擴散層厚度。

旋轉圓盤電極用途

利用旋轉圓環圓盤電極可以檢測出電極反應產物特別是中間產物的存在形式與生成量,或圓環電極上捕集到的盤電極反應產物的穩定性等,利用這些測量可以探測一些複雜電極反應的機理和獲取更多的電極過程信息。因此在現代電化學測量中是常用的測試手段。電鍍添加劑的作用機理的探討或添加劑性能的比較,都可以用到這種電極來進行測試。 [2] 
參考資料
  • 1.    王聖平編.實驗電化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09
  • 2.    吳浩青,李永舫編.電化學動力學: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