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旅遊經濟特區

鎖定
旅遊經濟特區是根據旅遊資源的分佈和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因素,在國內劃定一定範圍,在旅遊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更加特殊的發展政策。
中文名
旅遊經濟特區
外文名
Tourism Special Economic Zone
必要性
制度本身需要不斷地完善
代    表
湖北武當山
類    型
旅遊開發區

旅遊經濟特區必要性

1、我國經濟特區制度本身需要不斷地完善
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時,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説,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摸着石頭過河”,為了“殺出一條血路”,是把經濟特區作為一個試驗場,進而通過經濟特區的成功試驗,從而將國家一些宏觀經濟政策推向全國。但是,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到了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為經濟特區,1990年,中央決定開放開發浦東時,經濟特區的功能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到了2007年,中央批准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羣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時,其設立摸式與發展目標又有了明顯的不同。“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建設,在注重經濟建設的同進,很顯然加大了社會功能的含量。
2、我國新的宏觀經濟戰略的實施,需要在經濟特區的設立上邁出新的步伐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隨着我國西部發展、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業基地等一系列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正在由沿海向內地,由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由只重視傳統產業向重視新興的旅遊、文化、信息等產業的轉移。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我們需要設立新的經濟特區,來適應新的宏觀經濟戰略的實施。
3、我國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新的、特殊的政策扶持
旅遊業是舉世公認的朝陽產業,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早在上個世紀未,旅遊業就已超過了石油、鋼鐵等傳統產業,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產業。據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2020年全球國際旅遊人次將達到16億,全球國際旅遊消費收入將達到2萬億美元,全球旅遊收入年均增長率6.7%,遠高於世界財富年均3%的增長率。2008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為13003萬人次,國內旅遊總人次為17.12億人次,全國旅遊總收入1.16萬億元。到2010年,我國國際旅遊總收入達將到530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將達到8500億元,旅遊總收入將達到12700億元,每年旅遊新吸納就業50萬人,旅遊直接就業人數將達到1000萬。由此可以看出,旅遊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設立旅遊經濟特區,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旅遊產業的地位。
4、設立旅遊經濟特區,國外已有成功的嘗試
經濟特區不僅中國有,國外也有。據瞭解,現在已有120多個國家建立了總數超過3000個的旅遊經濟特區。2007年,俄羅斯就在阿爾泰邊疆區、阿爾泰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布里亞特共和國、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和加里寧格勒州推出了7個旅遊休閒經濟特區,開始了設立旅遊經濟特區的成功嘗試。這7個旅遊休閒經濟特區計劃總投資達到3250億盧布,其中445億盧布為聯邦財政撥款,185億盧布為地方財政撥款,其餘部分則通過吸引私人投資來募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設立我國旅遊經濟特區,是提高我國旅遊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舉措。
5、設立旅遊經濟特區,我國部分地區也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為了加快旅遊產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將旅遊產業定位為支柱產業,有的省已經開始了設立旅遊經濟特區的探索。如海南省在打造國際旅遊島的同時,就曾經探索將整個海南設立為一個旅遊經濟特區;2003年,湖北省在武當山就設立了一個旅遊經濟特區;還有一些地方也在積極的探索之中。
事實證明,設立旅遊經濟特區,形勢有需要,國外有嘗試,地方有呼聲,將此納入國家宏觀戰略決策的範疇,有利於完善我國經濟特區制;有利於促進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並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旅遊經濟特區基本思路

1、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針,以完善我國經濟特區制度和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為目標,以“大膽探索、敢於突破、務求實效”為原則,通過在一定的區域內設立特殊的旅遊產業扶持政策,促進旅遊產業的超常發展。
旅遊經濟特區與其它經濟特區相比,有四個方面的區別:一是旅遊經濟特區是以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為具體目標,其發展的方向十分明確;二是旅遊經濟特區的設立依據是旅遊產資源的分佈和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其基礎重在旅遊;三是設立旅遊經濟特區除了要考慮旅遊經濟發展的現狀、區位等因素外,還要對一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考量,特別是要考慮旅遊的發展潛力。旅遊經濟特區不是“扶貧特區”,也不是“開放特區”,既不強調“扶強”,也不強調“扶弱”,而是重在一個“潛”字,即發展潛力。四是旅遊經濟特區的政策支持主要是在旅遊產業發展方面。
2、主要特色
旅遊經濟特區應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凸顯其“特”色。
①是區域劃分要“特”。旅遊經濟特區雖然也要劃定一定的區域,但它不是一級行政區域,不能完全與行政區域劃等號。
②是管理體制要“特”。旅遊經濟特區的管理體制不能照搬一般行政區的管理體制,不能搞“麻雀雖小,肝膽俱全”,而是要本着“靈活、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來構建其行政管理體制。其管理體制可以是經過批准的具有一定級別的行政管理機構;也可以是區域內相關機構共同協商確定的協調、合作機構,如區域聯盟、區域旅遊協調委員會等。
③是扶持政策要“特”。首先,國家把旅遊經濟特區的設立納入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要像當年設立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一樣,出台國家宏觀層面的特殊經濟扶持政策,如財政支持、税收支持、基礎設施支持等;其次,國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旅遊產業發展的規律與現狀,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如規劃支持、線路支持、項目支持、景區景點的評定支持等;第三,旅遊經濟特區所涉及的各級行政管理機構也要出台相應的特殊政策,如人、財、物的支持,無障礙旅遊的支持等。
3、設立步聚
旅遊經濟特區只設國家級的,省、市、縣三級不另設。國家級旅遊經濟特區的設立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考察,報國務院批准實施。
旅遊專家建議第一批在我國設立10個旅遊經濟特區,然後再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推廣到20至30個,最多不超過30個。
4、旅遊專家主張第一批設立的10個旅遊經濟特區
(1)海南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包括海南全省及北部灣、南海等部分海域和臨海城市,該特區的推介重點是海島旅遊和海上旅遊。
(2)環渤海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包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等環渤海地區,北京也可包括在本區域之內。其推介的重點是歷史文化和海上旅遊。
(3)湘鄂西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又可以分為大湘西旅遊經濟特區和大鄂西旅遊經濟特區。其範圍包括湖南常德市、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懷化市、邵陽市等五個市州和湖北的恩施、宜昌、襄陽、十堰、荊門、荊州、和神農架、隨州這八個城市,其推介的重點是奇山異水和民族風情。
(4)台海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包括台灣海峽及其沿海的福建和台灣兩省,其推介的重點是海峽旅遊。
(5)香格里拉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的範圍應包括雲南、四川及西藏的部分地區,其推介的重點是神秘山水,傳奇故事。
(6)新絲路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以絲綢之路為紐帶,其範圍包括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的部分區域,其推介的重點是絲路文化、大漠風情。
(7)長江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以長江為紐帶,其範圍包括長江流域各省市區中臨近長江的區域,其推介的重點是長江風光、文明走廊。
(8)黃河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以黃河為紐帶,其範圍包括長江流域各省市區中臨近黃河的區域,其推介的重點是母親之河、文明之源。
(9)“紅色之路”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以長征開始至新中國成立,中央機關行走的路線為紐帶,包括江西、湖南、貴州等省、市、區的部分區域,其推介的重點是紅色征程、革命之路。
(10)“北國風情”旅遊經濟特區。該特區包括了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區域,其推介的重點是北國風光,草原風情。
當然,對於首批10個旅遊經濟特區,也可以採取先每個省推薦一個,然後進行考察、篩選的辦法確定。

旅遊經濟特區注意工作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
設立我國旅遊經濟特區是加快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一項十分重要的舉措,一定要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來重視,中央財政要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各級、各部門要主動為旅遊經濟特區的設立開綠燈、辦實事,要在人、財、物等方面對特區給予特別的支持。
2、管理上要靈活多樣
旅遊經濟特區既不是行政區域,又不是簡單的旅遊經濟協作區域,而是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確定的、有利於旅遊產業的發展的特殊區域。因此,在管理上,既要賦予它一定的行政職權,又要充分考慮特區與特區之間的資源互補,要充發分利用市場的手段,促進旅遊經濟特區之間的資源整合。
3、發展上要突出重點
旅遊經濟特區涉及的區域廣,發展的任務重,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設中一定要突出重點:首先是要抓好規劃。要根據各個特區所涉及的範圍和其資源特色,制定高起點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使旅遊開發做到有規可循。其次是要確定核心。每一旅遊經濟特區都要確定幾個核心的旅遊城市或旅遊區點,然後形成以點帶面的格局。第三是要抓好項目。在特區內,要規劃一批有前景的旅遊項目,形成新的競爭力。第四是要抓好整合。要通過整合,形成聚集效應;通過整合,形成核心品牌;通過整合,形成黃金線路。
設立旅遊經濟特區,是一件新生事物,充滿了誘惑,也充滿了挑戰,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説,是“摸着石頭過河”。但設立旅遊經濟特區,必須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我相信,有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各級旅遊部門在努力推動,我國旅遊經濟特區的設立,一定能夠為我國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摸索出一條好的路徑。

旅遊經濟特區特區範例

國外旅遊經濟特區
2006年12月,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決定建立阿爾泰邊疆區、阿爾泰共和國、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和加里寧格勒州等7個旅遊經濟特區。
這7個旅遊經濟特區經濟區將為遊客安排3500個牀位,每年的遊客接待量可達11.5萬多人。按計劃,將旅遊經濟區內將發展一整套風景遊與極限遊設施,包括滑雪運動、漂流、騎馬遊、巖洞遊、滑翔傘飛行、攀巖等項目。
2007年5月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提議興建位於土庫曼斯坦裏海邊“元首市”市郊的“阿瓦扎”裏海旅遊經濟特區。裏海旅遊特區內將建設一條5米深、7公里長的“人工河”,沿河兩岸將建設數十座旅館、飯店、酒吧,還有網球場、健身房、遊樂園、噴泉公園、影劇院等文體設施。設計總投資50億美元,土庫曼斯坦政府出資10億美元,其餘40億美元為土庫曼斯坦和外國公司的投資。俄羅斯“伊捷拉”天然氣公司和法國“布伊古耶斯”工業集團已決定投資參與土裏海旅遊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和療養院建設項目。
國內旅遊經濟特區
2003年,湖北省在武當山就設立了一個旅遊經濟特區。
海南也在規劃將海南島設立為一個旅遊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