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旅遊目的地形象

鎖定
旅遊目的地形象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並逐漸得到廣泛關注。自1971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Hunt的博士論文“形象旅遊發展的一個因素”探討旅遊地開發形象因素的意義以來,國際上掀起了旅遊目的地形象的研究熱潮。
中文名
旅遊目的地形象
始    於
20世紀70年代
提出時間
1971年
提出者
Hunt

旅遊目的地形象概念由來

1998年李蕾蕾撰寫了《旅遊地形象策劃:理論與實務》[2],這是國內第一本系統探討旅遊形象的專著。現代旅遊發展已經進入了“形象導向”階段,形象的設計直接決定了目的地旅遊開發的方向,從而對目的地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旅遊目的地形象定義

旅遊目的地形象國外研究定義

國外對旅遊形象的定義往往依據“image”的定義。image是一個廣泛使用而定義模糊的概念,一般認為image是人們對所認識的事物的個人的、主觀的、概念性的理解;或者説image是建立在人腦信息處理過程基礎之上的,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的信念和印象,因此旅遊地的形象就是由旅遊地的各種旅遊產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織而成的總體印象。
J.D.Hunt認為旅遊地形象是純粹主觀的概念——人們對非居住地所持的印象,外界作用於人腦所形成的意識流:旅遊地形象和該地的可進入度、基礎設施等是旅遊決策過程中的決定因素。
Seyhmus Baloglu等(1999)認為,旅遊目的地形象是一種表示旅遊者個人態度的概念,它是指個體對旅遊目的地的認識、情感和印象。Martin Selby等(1996)從旅遊者認知的角度提出了樸素形象(naive image)和再評估形象(re-evaluated image)的概念。Martina G. Gallarza等(2002)提出的旅遊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化模型同樣着眼於旅遊者的視角。其它大多數的研究雖未直接涉及旅遊目的地形象的概念闡釋,但都是以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感知形象(perceived image)”作為研究對象的。

旅遊目的地形象國內研究定義

國內學者對旅遊形象有多種提法,如旅遊形象、旅遊目的地形象、旅遊區形象等。較具代表性的有:張建忠認為旅遊形象是旅遊者對區域內各種自然、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旅遊要素的綜合感知和印象;鄧明豔指出旅遊形象是旅遊者在經歷了旅遊地旅遊後,或潛在旅遊者通過電視、雜誌、廣告、網絡信息等媒體,獲得的關於旅遊地的總體印象;黎潔分析了旅遊目的地形象的構成因素,如旅遊目的地政治經濟狀況、自然環境、人文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業發展與旅遊設施等;廖衞華將形象定義為現實和潛在旅遊者對旅遊地的認知,是對旅遊地各要素產生的印象總和,是旅遊地特徵在遊客心目中的反映。概括而言,旅遊目的地形象是公眾對旅遊地總體的、抽象的、概括的認識和評價,是對區域內在和外在精神價值進行提升的無形價值,是旅遊地現實的一種理性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