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旅荷華僑總會

鎖定
旅荷華僑總會前身為“甌海同鄉會”於,併為該市正式登記註冊組織,發起人為一批旅荷温州籍華僑。創會之初的目的是“集體進貨,團結互助”。
中文名
旅荷華僑總會
成    立
,1947年11月27日
地    點
荷蘭阿姆斯特丹市
貢    獻
支援國家建設,捐款救災

目錄

旅荷華僑總會發展簡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甌海同鄉會”立即向北京拍發電報,祝賀新中國的誕生。1952年10月1日,“甌海同鄉會”發起了有三百多位華僑參加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週年大會,在中荷尚未建交的時期,第一次在荷蘭升起了五星紅旗。從此,每年十月一日“甌海同鄉會”都成立國慶籌備委員會,組織國慶活動。
1953年,“甌海同鄉會”為更廣泛地團結廣大旅荷華僑,將“甌海同鄉會”更名為“甌海華僑會”。以“團結愛國、互助互濟”為宗旨,團結廣大旅荷華僑,愛國愛鄉。1957年,“甌海華僑會”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邀請,派代表回國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慶典,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1972年,“甌海華僑會”正式更名為“旅荷華僑總會”。該會為旅居荷蘭華僑華人的羣眾組織,其宗旨是團結廣大僑胞,促進華人事業發展,提高華人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素質;爭取和維護華僑華人的正當權利和福利;鼓勵會員融入荷蘭社會,為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愛國愛鄉,為促進中荷兩國的友誼和文化交往而努力。

旅荷華僑總會地位

進入九十年代,“旅荷華僑總會”組織旅荷華僑積極,支持《希望工程》,引導會員回到國內和家鄉投資設廠,支持家鄉的經濟發展。該會成立五十年來,已成為在歐洲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影響力最廣的華僑華人社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