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汝為

鎖定
施汝為(1901年11月19日-1983年1月8日),上海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1] 
施汝為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物理系;1925年—1930年任清華大學物理學系助教;1931年從伊利諾伊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1934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1934年8月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43年—1945年任廣西大學教授;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7年—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1983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4] 
施汝為長期從事磁學、磁性材料、磁疇實驗觀測等研究。 [13] 
中文名
施汝為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01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
1983年01月8日
畢業院校
耶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施汝為人物生平

施汝為回國時留影(攝於1935年) 施汝為回國時留影(攝於1935年)
1901年11月19日,施汝為生於江蘇崇明(今屬上海)。
1917年,考入江蘇省立第一工業學校。
1919年,轉入江蘇省海門中學。
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工科學習機械。
1924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機械系。
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物理系。
1925年—1930年,任清華大學物理學系助教。
1930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學習深造。
1931年,從伊利諾伊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
施汝為在辦公室(攝於1981年) 施汝為在辦公室(攝於1981年)
1934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8月,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43年—1945年,任廣西大學教授。
1954年—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代理所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7年—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
1983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4]  [17] 

施汝為主要成就

施汝為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施汝為在旅美期間做實驗 施汝為在旅美期間做實驗
1925年,施汝為開始磁學研究,他在研究無水和含水的氯化鉻的順磁性時,測定和研究了其兩種六水合物的磁化率,發現其部分水從化合物水轉變為結晶水時,磁化率增加。採用了原子(分子)磁團間距受水的影響而改變的模型,解釋了所測得的實驗結果。他還改進了傳統用於抗磁性和順磁性測量的五線擺磁強計,增強其均勻磁場強度,在樣品移動方向再加一低梯度磁場,又採用讀數顯微鏡測量擺的偏移,提高了儀器的靈敏度,因而可用於毫米級小鐵磁樣品的精密測量。 [19] 
20世紀30年代,施汝為開始了氯化鉻及其六水合物的順磁磁化率的研究,這時期關於鐵—鈷和鎳—鈷合金單晶體的磁晶各向異性的研究是金屬基本磁性研究中的一項。 [14] 
1930年—1934年,施汝為設計製成一台新儀器,用以測定鐵鈷合金單晶磁各向異性。他發現鐵磁晶體的易磁化方向,不僅依賴於晶體結構,而且與晶體所包含的原子種類有關。他在這些鐵磁合金中首次發現其易磁化方向隨合金的成分而變化。 [19] 
施汝為(右2)陪同王震等會見外賓 施汝為(右2)陪同王震等會見外賓
1934年8月,施汝為創建了中國的第一個磁學研究實驗室,開展了製備磁性合金樣品,進行物相和結構分析,觀察磁疇粉紋圖和磁性測量等較為全面的金屬磁性研究工作;完成或進行了鎳鈷(Ni-Co)單晶體磁各向異性、各向同性鐵磁材料磁性,以及區姆合金晶體磁鐵礦晶體和多晶鐵磁體的疇粉紋圖等多項磁學研究工作。 [17]  [19] 
20世紀40年代,施汝為進行了坡莫合金和磁鐵礦晶體的磁疇粉紋圖的研究。 [14] 
20世紀50年代,施汝為領導和參加了關於鉛鎳鈷永磁合金的研究工作,通過多次熱處理實驗研究,取得了改進永磁性能的成果。 [14]  [17]  [19] 
  • 學術論著
施汝為專著《現代磁學》 施汝為專著《現代磁學》
截至1983年1月,施汝為在中國國內外發表論文20餘篇, [19]  其部分論著參考如下:
[1]施汝為,陳守太.呂臬古5經熱磁處理後的各向異磁性[J].科學通報,1957(02):47-49. [27] 
[2]施汝為,潘孝碩.各向同性鐵磁物質之磁性[J].物理學報,1937(00):27-38. [28] 
[3]施汝為.鐵磁學的晚近進展[J].物理,1951. [29] 
[4]王竹溪,王守武,吳有訓,等.十年來的中國物理學[J].物理學報,1959(10):3-8. [30] 
[5]施汝為.永磁鐵材料[J].物理,1951(07):219-233. [31]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49年11月
中國物理學會十六次年會 [7] 
上海
1951年8月
中國物理學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 [9] 
北京
1963年
一屆全國磁學和磁性材料學術會議 [26] 

1963年8月
中國物理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 [8] 

1978年3月
北京
1978年8月
中國物理學會年會 [10] 
廬山
1982年12月
中國物理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 [11] 
北京

施汝為人才培養

  • 科研思想
1963年中國科技大學技術物理系磁學專業58級畢業留念 1963年中國科技大學技術物理系磁學專業58級畢業留念
施汝為一直建立的科研思想:立足國際磁學和磁性材料發展的前沿,理論聯繫實際,科研要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堅持從實際需求提出研究課題,由基礎研究入手,再發展出適合中國需要的磁性材料和磁性理論。 [21] 
  • 講授課程
1943年—1945年,施汝為在廣西大學任教期間,講授《電磁學》《熱學》等課程。 [14] 
1952年,確立了“鋁鎳鈷”研究課題後,施汝為為大家講授《現代磁學》課程。 [21] 
  • 培養成果
施汝為為中國培養了大批磁學專業人才,都成為各單位磁學教學和研究的骨幹,如物理學家蒲富恪院士,物理學家章綜院士,北京大學鍾文定教授,北京大學物理系戴道生教授 [21] 磁學家潘孝碩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國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理化所詹文山所長,磁性及非晶態材料專家王震西院士等 [26] 

施汝為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施汝為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47年
國際物理聯盟中國委員會委員 [6] 
1948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會計 [12]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1957年5月—1960年4月
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第二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3]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1960年4月—1967年1月
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第三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4] 
1963年8月
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12] 
1978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務委員會委員 [24] 
1978年3月—1983年1月
1978年8月
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12] 
1980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22] 
1981年—1983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 [14] 
1982年12月
中國物理學會名譽理事 [12] 

施汝為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施汝為、顧靜徽 (前排右一和右二)與錢臨照(前排左一)兩家人 施汝為、顧靜徽 (前排右一和右二)與錢臨照(前排左一)兩家人
施汝為出生在崇明島上一個耕讀之家。祖父讀過唐詩宋詞,也懂一點星象占卜,視長孫為“星宿”。 [17] 
  • 婚姻家庭
施汝為與顧靜徽在桂林相識並結為伉麗。顧靜徽,江蘇太倉人,中國第一個留美物理學博士,曾任南開大學物理系主任,物理學家吳健雄曾師從顧靜徽。施汝為夫婦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女兒為某大學教師;兒子為某科研部門負責人 。 [17] 

施汝為人物評價

1932年,清華大學物理系全體教職工合影 1932年,清華大學物理系全體教職工合影
“施汝為是中國現代磁學研究的先驅者、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是一位享有很高威望的老科學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帶頭人。”(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評) [17] 
“中國磁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為推動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物理學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中國科學院評) [5] 
“施汝為是是中國近代磁學研究與磁學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有着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的科學精神;勇於創新、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矢志報國、淡泊明志的人格力量;他為中國培養大批磁學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評) [23] 
“施汝為是著名物理學家,中國近代磁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廣西大學評) [16] 

施汝為人物紀念

  • 長廊浮雕
201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成並揭幕的校史文化長廊浮雕成為校園的一道風景。浮雕記錄了學校六十年辦學歷程,講述了校園歷史文化、展示了學校的精神和文化自信。校史文化長廊浮雕雕刻有14位曾經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過得前輩先賢,其中就包括施汝為。 [25] 
  • 施汝為雕像
施汝為、李四光(右)塑像 施汝為、李四光(右)塑像
2018年12月7日,廣西大學雕塑園舉行開園儀式,施汝為雕像為雕塑園25尊人物雕像其中之一。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