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工預算內容

鎖定
施工預算內容是施工預算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一、工程量。根據施工圖和施工定額口徑計算的分項、分層、分段工程量。二、用工數量。根據分項、分層、分段工程量及時間定額,計算出分項、分層、分段的各工種的用工數量(包括其他用工),最後計算出單位工程的總用工數及需用工資額。三、材料消耗限額量。根據工程量及施工定額中規定的材料消耗量(包括合理損耗量),計算出分項、分層、分段的材料需用量。最後彙總成為單位工程材料用量,並計算出相應的單位工程材料費。四、大型機械的台班用量。根據分項工程量及機械台班消耗定額,計算單位工程所需的分機件的機械台班需用量,或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確定常用的機件及台班數量。還要明確機械名稱、型號、規格。五、按照有關規定計算的其他有關資料。例如,模板的合理需用量、混凝土量、預製構件和木構件及製品的加工定貨量,五金明細表及鋼筋配料單等。 [1] 
中文名
施工預算內容
屬    性
建築學術語
此外,還應有降低成本技術措施。施工預算中的人工、機械台班、材料用量,是在施工圖基礎上,考慮了新技術、新工藝及經有關部門同意的合理化建議等因素後計算的。為此,在施工預算書中應附上計劃採用的技術措施及合理化建議內容,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工長、生產工人都嚴格按照規定措施進行施工,以確保降低成本的實現。施工預算是基層施工單位的進行經濟核算的基本依據,它明確了管理目標和方法,對加強企業管理,搞好基層成本核算,有重要意義。 [1] 
參考資料
  • 1.    黃漢江. 建築經濟大辭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0-0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