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工層

鎖定
施工層指當工作面只能在施工進行過程中沿着施工對象的高度逐步形成時,為了組織流水施工,必須沿建築物豎向進行分解而形成的施工段落。例如在建造承重砌牆時,牆體砌築就應劃分一定的施工層。 [1] 
中文名
施工層
外文名
Construction layer
定    義
在豎向上按層劃分的施工工作面
進度限制
空間和時間兩種限制
高    度
1.2~1.8米
應用學科
建築學

施工層背景介紹

施工層指把施工對象沿垂直方向上按一定的高度或樓層所劃分的作業區域。施工層的劃分是按兩種不同的需要決定的:其一,是為了組織垂直方向的平行作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空間,縮短工期,故對此應儘可能多地劃分施工層次;其二,是受施工條件的限制,如砌牆、抹灰、挖土、澆灌混凝土等作業,因其受一次(層)只能施工的高度、深度和厚度的限制而需分層進行,使工期延長,故對此應儘可能少地劃分施工層次。 [2] 
施工層受空間和時間兩種限制。空間限制是指前一個施工層任何一個施工段的工作未完成,則後一施工層的相應施工段就沒有施工的空間;時間限制是指任何一個工作隊未完成前一施工層的工作,則後一施工層就沒有時間開始工作。每項工程具體受到那種限制,取決於施工段數和流水節拍的特徵。

施工層如何確定施工層數

對一些多層或高層建築,為了組織流水施工,除了在平面上劃分施工段外.還需要把施工對象在垂直方向上逐層劃分垂直施工區段,這種在層內的垂直施工區段稱為施工層。
施工層一般只能在施工進行過程中,沿着施工對象的高度逐步形成,它要按工程對象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砌築工程施工層的高度為一米二到一米八之間,也可按樓層的自然層高定。 [3] 

施工層施工層上傳遞標高操作要點

(1)傳遞位置
選擇標高豎向傳遞的位置,應滿足上下貫通、豎直量尺的條件。主要為結構外牆、邊柱或樓梯間等處。一般高層結構至少要由三處向上傳遞,以便於施工層校核、使用。
(2)傳遞步驟
①用水準儀根據統一的±0.000水平繳在各傳遞點處準確地測出相同的起始標高線,
②用鋼尺沿豎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並彈出整數標高線,各層的標高線均應由起始標高線向上直接量取;
③將水準儀安置在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傳遞上來的各水平線,較差應在±3mm之內。在各層抄平時,應後視兩條水平線以作校核。
(3)操作要點
①由±0.000水平線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尺身鉛直、拉力標準,並應進行尺長及温度改正(鋼結構不加温度改正);
②在預製裝配高層結構施工中,不僅要注意每層高度誤差不超限,更要注意控制各層的標高,防止誤差累計而使建築物總高度的誤差超限。為此,在各施工層標高測出後,應根據誤差情況,通知施工人員對層高進行控制,必要時還應通知構件廠調整下一階段的柱高,鋼結構工程尤為重要。 [4] 

施工層相關名詞

施工層施工段

施工段指將施工對象沿水平方向按工程結構、構造和施工環節等特點(如單元、跨間、水平長度或面積等)劃分的若干作業區域。它又分獨立操作區和流水段兩種。前者是指為操作、管理上的方便和施工安全,將施工對象劃分為若干相對獨立的施工段,以利在組織完全平行作業時,各工作班互不干擾;後者是指在組織複雜依次作業和交叉平行作業時,為了先行工序能迅速為後續工序讓出工作面,而將工程對象劃分為若干非相對獨立的施工段。 [2] 

施工層施工日記

施工日記又稱“施工技術日記”,是在建築工程整個施工階段有關施工技術方面的記錄。應從工程開始施工直至工程竣工逐日記錄.並保持其完整。在工程竣工驗收時,作為質量評定的一項重要依據;也是工程使用後製訂維修、加固方案的依據之一。
其內容一般有:
(1)技術資料是否齊全或存在問題;
(2)設計單位在施工現場解決的設計問題和對施工圖修改的記錄;
(3)工程特殊質量要求和旌工方法;
(4)工程在緊急情況下,採取的特殊措施;
(5)質量、安全和機械事故的情況,發生原因及處理方法;
(6)有關領導或部門對施工技術方面的決議或建議;
(7)氣候、氣温、地質以及其它特殊情況(如停電、停水、停工待料等)對工程的影響;
其他施工日記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進行記錄,人員調動時,應辦理交接手續,並應按單位工程分別記錄,不得混淆,工程竣工後列入技術檔案存檔。 [1] 
參考資料
  • 1.    遼寧省土木建築學會,建築經濟學術委員會主編,建築與預算知識手冊 詞彙篇,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2,第332頁
  • 2.    方荷生 範毓紅 陸志華,基本建設實用手冊,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121頁
  • 3.    田永復,建築施工組織管理200問,廣東科技出版社,1995年02月第1版,第35頁
  • 4.    王光遐主編,建築施工測量百問,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05月第1版,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