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轄地區
- 3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於集街
- 電話區號
- 0534
- 郵政區碼
- 253508
- 車牌代碼
- 魯N
- 户籍人口
- 21362人(2018年)
於集鄉歷史沿革
編輯於集鄉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於集鄉轄有大於集、西於集、吳寨、巨窪、後張、徐家、王槓、閆屯、前張、傅廟、蘇家、錢家、王路寺、孫家、張家、孟家、李士公、李七、張武、温家、孫屯、孟廟、賀家、任張、崔樓、楊書辦、蘆家、譚家、田家、唐屯、程屯、謝屯、石淮、宗安、東朱、西朱、陳寶亮、鹽店38個村民委員會。
[1]
截至2020年6月,於集鄉下轄38個行政村:大於集村、小於集村、吳家寨村、巨家窪村、譚家村、蘆田一村村、蘆田二村村、張西樓村、小蘇家村、閻官屯村、王槓莊村、傅家廟村、徐莊村、後張莊村、小錢家村、任張村、温莊村、崔樓村、楊書辦村、孟家廟村、張武村、小賀家村、孫家屯村、王路寺村、陳寶亮村、孫國莊村、張五開村、孟莊村、北鹽店村、李士公村、李七莊村、宗家庵村、石泗淮村、謝屯村、唐屯村、程屯村、西朱家坊村、東朱家坊村,
[3]
鄉人民政府駐於集街。
[1]
於集鄉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於集鄉
於集鄉人口
編輯2011年末,於集鄉轄區總人口19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00人,城鎮化率15%。另有流動人口110人。總人口中,男性9500人,佔49%;女性9600人,佔51%;14歲以下2700人,佔15%;15—64歲1.5萬人,佔78%;65歲以上1400人,佔7%。
[1]
2017年末,於集鄉常住人口20970人。
於集鄉經濟
編輯於集鄉綜述
於集鄉農業
2011年,於集鄉有耕地面積4.1萬畝,人均2.1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4.5萬噸,人均2300千克,其中小麥2.2萬噸,玉米2.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等,棉花種植面積400畝,產量10.3噸;蔬菜種植面積300畝,產量3.5萬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2萬頭,羊飼養量0.3萬隻,出產淡水產品2噸。
[1]
於集鄉工業
於集鄉商業
於集鄉社會事業
編輯於集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於集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8個;各類文化專業户46户;各類圖書室21個,藏書1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42人,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0.5萬户,入户率達80%。
[1]
於集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於集鄉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63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5所,在校生1013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0人,專任教師2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於集鄉科技事業
於集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於集鄉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37個;病牀1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8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0名,其中執業醫師40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3人,醫療機構(門診以上)完成診療1萬人次,38個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於集鄉社會保障
2011年,於集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57户,人數476人,支出3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長5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75.7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牀位7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8人。社區服務中心9個,社區服務站9個。
[1]
於集鄉交通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2397.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289頁
- 3. 2020年於集鄉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