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秀民

(革命英雄於秀民)

鎖定
於秀民(1902~1994),原名國俊,曾化名郭庭和、於濟川、餘濟川、李敬昭、於景陶,河南省西平縣蘆廟寨人,1902年8月4日生。17歲人開封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第三屆英文科學習,受“五四”影響,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英文預科畢業後,半工半讀於中州大學教育系。1924年春,加入孫中山改組後的國民黨。125年1月21日,經同學、共產黨員孟丙昌(長葛縣人)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1日轉為正式黨員,6月,任中共中州大學第一屆支部書記。126年冬,奉命到豫東建設黨的組織,宣傳發動羣眾,組織農民自衞武裝,以期在北伐軍到來時,配合武裝起義,促進北伐戰爭勝利。199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1] 
中文名
於秀民
別    名
於濟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河南省西平縣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94年3月27日
性    別
於秀民先在杞縣傅集熟悉情況,學習當地黨組織工作經驗。不久,與中共杞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張海峯至許昌領受具體任務。12月初,他由睢縣共產黨員郭景堯引導進入睢縣城,在中州大學同學周樂山家落腳。經過訪貧問苦,介紹西后街富有革命抱負的青年手搖織林工人楚鳳恩人黨。通過楚風恩的關係,他當了睢縣教育局巡視員,此後便藉此掩護,深人四鄉串聯。經過一段時間,他把縣西、縣西南與杞縣交界處的李康河和郭河村定為基地,化名郭庭和,住在郭河村郭景堯家。後又將其基地轉到北洋軍閥地方政權統治薄弱的縣北閣土樓和縣南苗樓,相繼住在閻子緘和苗鐵峯家。期間,他經常忙至深夜,不是在微弱的油燈光下刻印材料,就是在平民夜校、識字班教《平民課本》。講“你種田,我織布,他蓋房子給人住”,“上學校,念念書,工人不是生來粗”,“好好耳朵不要穿,好好天足不要纏,無用髮辮快快剪,惡風害人真不淺,決心痛改莫再犯”等課文,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和宗旨。貧苦民眾聽了,懂得了為什麼總受壓迫和欺辱的道理,志向革命,高興得奔走相傳。羣眾中原來自發成立的看家護院組織紅槍會,相繼改建成農民自衞軍,不少積極分子先後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7年6月,於秀民任晉冀魯豫郵政總局計核科長,新中國誕生後在國家郵政部做財務、會計工作,1958年任北京郵局第一副局長,1962年任國家郵電部財務會計司司長。“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8年平反後任國家郵電部視察室名譽副主任,1980年增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2年12月離休,1984年6月中央組織部批准其按副部長級待遇,199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商丘地委黨史資料徵集編纂委員會編,中共商丘黨史資料選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3卷 人物,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07,第1110-1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