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清文

(原旅順口區副區長)

鎖定
於清文(1911~1994),1911年10月13日生,山東省壽光市人。幼年家貧,只讀3年書,為生活所迫,曾三次闖關東。從16歲開始當僱工,連續17年給地主扛活。1943年在旅順水師營會東溝屯落户種菜。
中文名
於清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於清文(1911~1994) 1911年10月13日生,山東省壽光市人。幼年家貧,只讀3年書,為生活所迫,曾三次闖關東。從16歲開始當僱工,連續17年給地主扛活。1943年在旅順水師營會東溝屯落户種菜。
1946年3月,東溝村政權建立後,於清文被選為中心區(今水師營鄉)東溝村農會會長。工作中他立場堅定,愛憎分明,帶領全村貧苦農民反奸清算、減租減息、分配官地。同年春,在東溝村組成第一個生產插犋互助組。互助組裏實行等價交換,合理換工,幫助組員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困難。他領導的互助組對恢復農業生產和發展互助合作經濟起到了示範作用。
1947年國民黨封鎖旅大,糧源斷絕,東溝村發生糧荒。於清文積極響應中共旅大地委、市委開展大生產運動的號召,在東溝村組織18個互助組,互助互濟,寸土必耕。他們白天生產,晚間上夜校,終於渡過糧荒。同年6月8日,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東溝村黨支部書記。11月,被旅順市委、市政府授予勞動英雄稱號,獎勵耕牛一頭和犁杖等多種農具。旅順市文工團將其事蹟編成歌曲,在全市傳唱。
1948年春,於清文帶領全村掀起開荒熱潮。開荒中,他帶頭大幹,自己一個人就開墾荒地2.7畝。在他的帶領下,全村開荒達151畝。當年,農業生產獲得豐收,全村向國家交公糧9萬斤。同年11月,他被關東公署授予特等勞動模範稱號,互助組被命名為於清文模範互助組。
1949年4月初,於清文作為中共旅順市委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國共產黨旅大區活動分子大會。1950年,開展土地調劑工作時,他廢寢忘食,公而忘私,贏得羣眾讚揚。此後,他領導的互助組連年增產增收,推動了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改善了羣眾生活。
1950年6月至1967年3月,於清文歷任旅順市中心區副區長、旅順市農民協會副會長、農林科長、農林水產科科長、農林局局長、中共旅順口區委漁業工作部部長、區委副書記、副區長等職。任職期間,他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抓點帶面,切實幫助羣眾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他作風民主,平易近人,生活儉樸,嚴於律己,身不離羣眾,贏得人民羣眾的尊重。1976年退休,1990年11月改辦離休。
1994年9月10日,於清文病逝,終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