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曙光

鎖定
於曙光,1944年4月生於河北磁縣,祖籍四川樂至縣。別名老果生,四川樂至縣人。擅長中國畫、書法。曾在企業工會、部隊宣傳部門,中國法制報社、中國書法雜誌社擔任美術工作。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編輯部副主任、副編審、辦公室主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研究部主任(副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副秘書長、北京古琴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畫印研究院、中國劍光書畫院專家委員及中國書畫名家網藝委會藝術顧問、北京魯博書畫院院長等。 [1] 
中文名
於曙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4年4月
職    業
書法家
主要成就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出生地
河北省磁縣
代表作品
編著的《天下第一行書》
出版《於曙光書畫》

於曙光個人經歷

於曙光 於曙光
於曙光1962年高中畢業後,當過工人,作過美工和演出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培養了積累了多方面的文藝才幹,同時也養成了淳樸、務實的性格。
1985年進入書法界的最高機關——中國書法家協會。後來當過編輯、辦公室主任、研究部主任。如果他想走捷徑,靠近水樓台,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他卻認為求速成、走捷徑、追流行雖然取得些實惠,但終難成大器,那是一種“新書奴”,而失去了自我。因此,他自稱是“苦學派”。
他十分重視傳統,以學傳統經典為立足之本。他對古代優秀碑帖幾乎無所不臨,“為我所用”自以為“不讓古人”。他對宋四家和王羲之更是情有獨鍾。他研究“蘭亭”成果斐然,他編著的《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界有着相當影響。他對古代經典書法花大力氣打進去,臨帖要細緻入微,兼求形神,力求在背臨的基礎上與個人的愛好相結合,走創新之路。要始終貫穿着追求力感之美,點畫精到之美,並追求整體效果和氣息韻律之美。在書法創作中,他兼擅諸體,但重點是行書和行草書。其篆書筆畫通婉不板刻,其楷書多以寫經和簡牘為基礎,又吸收了蘇軾、倪瓚等多家筆法,增加了耐看性。其行草書吸收了唐宋以來許多大家的風格,取法乎上,追求其神。其行草書作品往往氣勢貫通,筆力勁健,恣肆流暢,時有枯澀乾渴之筆,顯出老辣蒼勁跡象。曙光是書家兼畫家,故其作書往往是墨色變化十分豐富。這也是很難得的藝術效果。

於曙光藝術造詣

作品
作品(20張)
擅長中國畫,兼能山水、人物、花鳥,長於小寫意,風格“清勁”。主攻書法,兼能真、草、隸、,尤擅行書、行草書,博取諸家、借鑑諸藝、其書風“骨勝,富韻”。有著作《天下第一行書》行於世數萬冊,在書界有相當影響。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如《全國第二屆中青展》、《全國第四屆書法展》、《中國二十世紀書法大展》、《中國書法千年展》等。書法作品曾赴日本美國等國展出。名字多為書畫、篆刻詞典,以及《世界名人錄》等收錄。

於曙光個人觀點

於曙光自幼喜愛中國書畫、篆刻,書能真、草、隸、篆,尤擅行書和行草,畫長人物、山水、花鳥。他的書法博取諸家,書風人稱“骨勝富韻”。其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和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重要展事。
於曙光認為,書法是藝術中最獨特,最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別的藝術門類均可借鑑西方,搞“中西結合”,但書法藝術卻不同,它是最貼近漢語言文字的“派生物”。在於曙光看來,書法藝術的根本首先是傳承,不需要刻意“創新”。在創作觀念上,他對歷代書家的名言名句十分留心,比如“欲書先散懷抱”、“無意於佳乃佳”、“胸有成竹”、“意在筆先”等,他將這些寶貴經驗融入自己的創作。

於曙光所獲榮譽

1995年在首屆書聖盃書畫大賽中獲“國際銀獎”。
1998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於曙光書法展》並出版《於曙光書畫》。
2003年度書法論文《學習經典、創造經典》獲中國文聯“第三屆文藝評論獎”三等獎。
此後曾被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武漢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香港電視台等媒體作出專題或專訪。

於曙光書畫作品

作品
於曙光作品 於曙光作品
於曙光作品 於曙光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