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廣明

(青島理工大學教授)

鎖定
於廣明,男,漢族,1963年1月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地下結構實驗室主任。山東省結構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山東省巖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控制治理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體物理數學模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理事、中國煤炭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委員、南方計算力學聯絡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力學學會理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編委、《中國地質災害與防護學報》編委會常委、青島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計劃百人層次,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及山東省特殊貢獻專家、青島市拔尖人才、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遼寧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阜新市特等勞動模範、青島市勞動模範、青島市優秀教師等稱號。 [1] 
中文名
於廣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1月
畢業院校
波蘭科學院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結構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

於廣明個人履歷

於廣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結構工程重點學科首席科學家,山東省巖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6月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在波蘭Silesic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大學和波蘭科學院岩土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0年9月至2000年12月在德國Aachen University合作科研。曾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習和工作,曾歷任研究生處副處長、遼寧省採礦損害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2001年12月調入青島理工大學工作。

於廣明工作及兼職

主要從事岩土體災害與防護工程、特種建築與抗變形結構設計、建築結構穩定性評價、地下結構與防護工程、地層沉陷與控制工程等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兼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體物理數學模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深層岩石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煤炭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委員、南方計算力學聯絡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力學學會理事、山東省巖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工程技術中心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工程技術中心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編委、《中國地質災害與防護學報》編委會常委、青島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

於廣明成就及榮譽

先後主持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各類基金項目11項,主持完成中波、中俄國際合作項目4項,主持完成工程類項目2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二、三等獎各1項,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獲冶金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以及市(廳)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山東省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建設部基礎研究計劃1項及現場工程類項目2項;在《國際非線性科學雜誌》、《國際岩石力學與採礦雜誌》、《力學與實踐》、《科技導報》、《岩土工程學報》、《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實驗力學》、《中國科學基金》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10餘篇,被SCI、EI、ISTP共收錄39篇,《中國引文數據庫》收錄77餘篇,著書4部。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計劃百人層次,曾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山東省特殊貢獻專家、青島市拔尖人才、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青島市優秀教師、青島市優秀黨員、遼寧省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阜新市五一獎章、阜新市特等勞動模範、阜新市科教標兵等稱號。
參考資料
  • 1.    1  .1[引用日期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