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崇文

鎖定
於崇文(1924年2月15日-2022年6月12日),男,浙江寧波人,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牀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1]  [3]  於崇文長期從事地球化學動力學和地質系統複雜性研究。 [1] 
於崇文於1944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2年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1980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2] 
2022年6月12日,於崇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12-13] 
中文名
於崇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4年2月15日
逝世日期
2022年6月1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    貫
浙江寧波

於崇文人物生平

1924年2月15日,於崇文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寧波。 [1] 
1940年,就讀於上海南洋中學。 [9] 
1944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 [5] 
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後留校任助教。 [5] 
1952年,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參與創建了地球化學專業,任地球化學教研室副主任。 [5] 
1980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5]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022年6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牀地球化學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於崇文院士去世,享年98歲。 [12] 
於崇文

於崇文主要成就

於崇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於崇文將基礎地質和礦牀學研究提高到非線性科學和複雜性理論的層次,開拓出五個創新的學術領域:用多元分析、隨機過程和隨機場研究地質系統、地質過程和地質學場。用非平衡、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研究成巖、成礦過程,提出區域地球化學理論。用成礦作用動力學研究礦牀成因,將礦牀形成機制研究提高到動力學的水平。提出“礦牀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的理論,研究成礦的發生、驅動力、動力學機制和時—空結構與定位。提出“地質作用的自組織臨界過程動力學—地質系統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的理論,將重大基礎地質問題研究提高到非線性科學和複雜性理論的層次。 [1]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3月9日,於崇文發表論文50餘篇,專著7部,於崇文的代表作有《南嶺地區區域地球化學》《成礦作用動力學》《地質系統的複雜性》。 [1]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獲獎等級
1985年
《廣東一六地區區域地球化學研究》
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6] 
1987年
《南嶺地區區域地球化學》
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6] 
1988年
南嶺地區鎢鉛鋅等有色稀有金屬礦牀的控礦條件、物質成分、分佈規律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6] 
1990年
《雲南箇舊錫多金屬成礦區內生成礦作用的動力學體系》
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6] 
1992年
《成礦作用與耗散結構》
《地質學報》1982—1992年優秀論文獎 [6] 
1997年
《熱液成礦作用動力學》
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6] 
2007年

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 [4] 

於崇文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於崇文籌建了地球化學與地球化學探礦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其中許多已經成為科技領軍人才、學術帶頭人和科研骨幹。 [8]  截至2015年3月9日,於崇文培養研究生20多名。 [5] 
  • 講授課程
於崇文講授的課程為《地球化學》《地球化學多元統計》。 [4] 
  • 招生方向
於崇文的招生方向為地球化學動力學、礦牀地球化學。 [4] 

於崇文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頒發單位
1990年
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學術帶頭人之一) [6] 
國家教委、國家科委
1991年
第二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6] 

199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6] 

於崇文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職務
2005年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顧問 [10] 
2009年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 [11] 

元素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5] 

中國地質學會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5] 

中國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全國委員會委員 [5] 

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高級顧問 [5] 

中國地質調查局顧問 [5]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問 [5] 

於崇文人物評價

於崇文為中國地球化學專業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治學嚴謹、知識廣博、勤于思考、勇於探索創新。(中國地質調查局 評) [5] 
於崇文是地質科學學科發展與建設的一個勤奮探索者和開拓者,他為中國的地質找礦、地質科學和地質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學技術發展院評) [7] 
20載求學路,於崇文夯實科學與人文基礎,養成獨立思考上下求索的思想作風;他志存高遠,為基礎自然科學與地球科學的相結合而奮鬥;他鍥而不捨,再攀地球科學普適性理論的新高峯;他追求真理,有着淡定從容的生活態度。(科普中國 評) [8] 
於崇文一生潛心於地學基礎理論研究,長期致力於將基礎自然科學和非線性科學及複雜性理論與地球科學相結合,先後開闢和發展了五個創新的學術領域——地質-地球化學中的多元分析、區域地球化學、成礦作用動力學、地質系統的複雜性以及成礦系統的複雜性,促進了地球科學從唯象科學向精確科學跨越。籌建了地球化學與地球化學探礦專業,培養了大批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幹。
於崇文始終耕耘在地質教育和地學科研的第一線,為使地質科學從唯象科學向精確科學跨越、為祖國培養高級專業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曾用16個字總結自己的學習工作歷程:學習思考,鍥而不捨;探索創新,攀登不息。(光明網 評)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