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一川

(中共河南省委原書記)

鎖定
於一川(1917.1~1990.11.19),原名安積善。河北省南皮縣羅家寨村(原屬山東省樂陵縣)人。家世務農。30年代初,於一川在濟南高中和濟南師範讀書時,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與共青團員和進步人士建立了聯繫,並參加了抗日愛國運動。民國25年(1936)9月,在北平師範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按照黨的指示,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
中文名
於一川
別    名
安吉善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北省南皮縣羅家寨村
出生日期
1917年1月
逝世日期
1990年11月19日
人物生平
“七・七”事變爆發後,於一川受黨組織派遣,進入國民黨石友三部隊任團政治部主“任開展黨的工作,任共產黨支部書記。積極向部隊官兵和駐地羣眾揭露日軍侵略罪行,號召團結抗日,保家衞國。1939年初,石友三預謀迫害共產黨人,於一川等及時撤出,轉移到太行抗日根據地。
1939~1940年夏,於一川在晉冀魯豫區(後改為太行區)黨校從事管理和教學工作,指導幹部學習馬列主義理論。1940年秋,被任命為中共太谷縣委書記,後又調任黎城縣委書記。1943年,在整風後期的審幹運動中,很多幹部被打成“特務”。當時任地委書記的於一川對此提出疑問,並大膽地向區黨委反映自己的意見。不久,中央指示糾正“左”的做法,他立即主持對受到錯誤打擊的幹部予以甄別平反。1945年秋,在著名的上黨戰役中,太行四分區成立上黨戰役後勤指揮部,於一川任政委,派出大批幹部深入農村,動員青年人伍,組織民工支前,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受到上級的表揚。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於一川隨軍南下,開展地方工作,任皖西區黨委副書記。同年底,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向大別山區進攻,劉、鄧大軍主力部隊主動撤往淮北開展外線作戰。皖西區黨委率領一部分部隊堅持在大別山與國民黨主力周旋。當時雙方力量懸殊,環境異常險惡,於一川和區黨委領導皖西軍民積極開展鬥爭,克服困難,牽制了國民黨主力部隊,一直堅持到淮海戰役勝利。1949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成立,於一川任省委委員、信陽地委書記,領導和土地改革工作。1951年,於一川調雲南工作。初任中共雲南省委常委兼秘書長,主管土地改革工作。他和馬耀、王連芳率隊到德宏少數民族地區調查後,向省委提出根據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不同情況實行分類指導進行“土改”的意見,經省委集體討論,反覆研究,制定了一些不同於內地的特殊政策:對經濟相對發達的平壩地區,採用急風暴雨式的羣眾階級鬥爭方式進行土地改革;對內地與邊疆的緩衝地區和多民族雜居的山區,採用比較温和的政策和方式,謹慎地進行土地改革;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和平協商土改”;對仍保留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制度殘餘、階級分化不明顯的民族地區,不進行“土改”,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這一從雲南實際出發的做法得到中央的批准後在雲南實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於一川先後任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第二書記兼省財委主任,主管全省經濟工作。他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一方面着重抓糧食增產和儲備,一方面重點抓交通,為發展工業創造條件。由於這兩項工作抓得紮實,為雲南以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1958年,於一川任雲南省省長。1961年,他認真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全省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在農村工作方面,他強調加強人民公社的經營管理,大力發展生產。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後,他曾去找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實事求是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雲南這些年剛剛好一點,剛有點飯吃,不能再折騰了。在黨內鬥爭上,他敢於堅持原則,對廬山會議錯誤批判和處理彭德懷等人“感到不能理解”,對有些幹部的處理,他認為“這是片面地把錯誤集中起來的結果”,是“過火的鬥爭”。在當時情況下,他敢於這樣提出問題,是難能可貴的。1965年,在當時左的思想指導下,他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劃作“於梁集團”),繼而受到錯誤處理,被撤銷職務。1966年下放到鄭州柴油機廠任副廠長,參加勞動。但他從未發過怨言,仍然密切聯繫羣眾,積極工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於一川被衝擊,身心受到摧殘。1968年他擔任鄭州柴油機廠革委會主任,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他勇於同“四人幫”的錯誤路線作鬥爭,兢兢業業,努力抓生產,不顧造反派的威脅,盡力保護幹部。1977年底,擔任鄭州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革委會主任。1978年10月,任河南省委副書記兼副省長,分管經濟計劃和基建方面的工作。1979年11月,經中共中央批准,撤銷了1965年對於一川的錯誤處分。1980年,他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書記。1984年8月,選為河南省顧委委員,省顧委主任。1990年11月19日,因病在鄭州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雲南省志 卷80 人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2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