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豪

(歷史學家,天主教神父)

鎖定
方豪,字傑人,後改傑人,筆名茅蘆、絕鹿、聖老。浙江杭縣人。1921年始入杭州神學院預備學校、天主教修道院及寧波聖保羅神哲學院讀書。1935年晉升神父。1941年後歷任浙江、復旦、輔仁、津沽大學教授、系主任、院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南京《中央日報》主筆。1949年受聘台灣大學歷史系。同年創立台大天主教同學會。1954年成立台北教區大專天主教同學會任指導神父。此後歷任台灣國民黨當局“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委員、“中華戰略學術會”委員並連任三屆“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曾應邀出席德、法、美、澳、日等國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1969年出任政治大學文理學院院長。197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年被教宗保羅六世頒授“名譽主教”加“蒙席”銜。1979年自台大歷史系退休,仍兼博上班指導教授。1980年12月病逝於台北。著有《中國天主教史話叢》、《宋史》等。 [1] 
中文名
方豪
別    名
傑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80年
職    業
歷史學家
主要成就
蒙席稱號
出生地
浙江杭州
信    仰
天主教

方豪從教經歷

1922年入杭州天主教修道院攻讀拉丁文,接受宗教陶冶,並自修文史。
1929年入寧波聖保羅神哲學院,研究哲學、神學,旁及聖經、教律、教史等,常有論著發表。
1935年晉鐸為神父。1935年開始,在嘉興金華武義永康、湯溪等縣傳教,並從事宋史研究
1938年到雲南,佐于斌樞機復刊《益世報》。

方豪社會兼職

方豪,曾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兼系主任、院長。1940年去台灣,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並在天主教會任指導司鐸、主任司鐸。曾任台灣“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戰略學術委員”,連任三屆台灣“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政治大學文理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致力中國歷史和中西交通史研究,頗具造詣,著述甚豐。先後參加德、法、意、澳、日等國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
方豪,1969年選為台“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評議員。1975年7月,天主教教宗保祿六世授予名譽主教加“蒙席”銜。

方豪論文論著

1980年12月20日病逝台北。著有《中外文化交通史論叢》《中國天主教史論叢》《宋史》《中西交通史》《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方豪六十自定稿》《馬相伯先生文集》《明淸之際中西血統之混合》等。
參考資料
  • 1.    佟建寅 主編.台灣歷史辭典.北京:羣眾出版社.1990.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