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誌敏廣場

鎖定
方誌敏廣場是為紀念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方誌敏烈士1935年8月6日在南昌市下沙窩英勇就義而興建的。
中文名
方誌敏廣場
外文名
Fang Zhimin square
創建時間
1985年8月6日
地理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下沙窩
特    色
紀念農民運動領袖

方誌敏廣場廣場簡介

方誌敏廣場2008年8月6日正式向市民開放。方誌敏廣場分為“紅色暢想”革命足跡區、“鐵骨忠魂”紀念集會區、“薪火傳承”事蹟展覽區三大功能區。
方誌敏廣場 方誌敏廣場

方誌敏廣場廣場歷史

方誌敏廣場位於東湖區下沙窩A29濱江地塊,面積約1萬平方米,投資860萬元,分為“鐵骨忠魂”紀念集會區、“紅色暢想”革命足跡區和“薪火傳承”景觀展覽區三大功能區。建成後,將成為南昌市新的集紀念性、標誌性、羣眾性、休閒性為一體的紅色旅遊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黨風廉政教育基地 [1] 

方誌敏廣場具體介紹

落成的方誌敏廣場,呈組合長方形,中央矗立着3.6米高的方誌敏烈士塑像,左右兩邊的四塊紀念牆上面,分別刻寫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對方誌敏烈士的題詞及相關文章。整個廣場分為"紅色暢想"革命足跡區、"鐵骨忠魂"紀念集會區、"薪火傳承"景觀區三大功能區。
廣場入口處,一塊大石碑上鐫刻“方誌敏廣場”五個紅色大字。拾級而下,沿黑色鵝卵石鋪就的方誌敏36年(1899年-1935年)的人生足跡往前走,抬眼就能看見立在廣場正中的用花崗岩石雕刻的方誌敏烈士塑像。塑像高3.6米,寓意着方誌敏烈士36年的光輝歷程和不平凡的生命足跡。塑像正前方的東北、東南兩側,分別豎立着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題詞碑石和石刻方誌敏《清貧》。塑像背面的西北和西南兩側,有兩面弧形文化牆,上面鐫刻着方誌敏的名著《可愛的中國》。經文化牆中間的曲橋而過,在廣場正後方,是方誌敏烈士事蹟陳列紀念館。
方誌敏烈士事蹟陳列館按“立志報國”“求索系國”“革命救國”“以身殉國”“永恆紀念”五個方面布展,以烈士生前在南昌的活動為主體,真實地再現了這位偉大愛國者光耀千秋的事蹟和風采,突出了他“愛國、清貧、創造、奉獻”的精神。
廣場四周,蒼松翠柏鬱鬱葱葱,寓意方誌敏烈士的精神世代相傳。

方誌敏廣場交通指引

方誌敏廣場附近的公交站:
沿江北大道口、上沙窩、下沙窩、省人民醫院北門、三經路北口、愛國路口、省軍區、夕照路口。
方誌敏附近的公交車:
4路環線、230路、3路環線、33路等

方誌敏廣場方誌敏

方誌敏烈士1899年出生於江西省戈陽縣,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1935年1月29日,方誌敏在江西玉山縣懷玉山區被俘,囚於南昌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嚴辭拒絕了國民黨的勸降,實踐了自己"努力到死,奮鬥到死"的誓言。1935年8月6日,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南昌市下沙窩。在獄中,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記實》、《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等約30萬字的文稿。1960年,在南昌市郊梅嶺修建方誌敏烈士墓,毛澤東親筆題詞。1977年8月6日,舉行"方誌敏烈士遺骨安葬儀式"。1985年出版《方誌敏文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