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本仁

鎖定
方本仁(1880—1951),號耀庭,黃岡縣人。20歲作塾師,後投武昌清軍,被送入湖北陸軍小學堂,繼入北京陸軍軍官學堂,畢業後留京任禁衞軍騎兵排長,相繼調任新軍第六鎮連、營長,升任代參謀長。1913年任江西都督府參議廳廳長。次年被授予陸軍少將銜。1916年任贛西鎮守使。1922年調任贛南鎮守使。1925年兼任東南五省聯防軍江西軍總司令,配合革命軍二次東征,合擊陳炯明。1926年4月,贛北鎮守使投靠吳佩孚,迫其下台,遂投廣州國民政府。8月,任國民政府江西宣撫使,兼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右路軍總指揮等職。9月,隨北伐軍抵江西,其舊部贛西鎮守使唐福山不戰而退。方派參謀長賀守中至吉安勸降師長蔣鎮臣,被蔣拘留,方親去吉安亦被拘留。待北伐軍第二軍攻佔吉安,蔣向南昌撤退,方始脱險。1928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後與張羣、吳鐵城等赴奉天促張學良易幟。1929年6月調任湖北省政府委員,代理省府主席兼民政廳長。10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北平行營主任。1931年,任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駐節武漢。次年起開始經營工商業。1938年武漢淪陷,西遷重慶,不久返黃岡,遁入空門,後寓居武漢。1945年10月,董必武經武漢去重慶參加國共談判,在漢停留期間,方為董的安全,將其安排住在自己寓所對面的德明飯店,並讓家廚每日為之備膳。1949年武漢解放前夕,白崇禧派人持親筆信請方本仁出任民軍總指揮,遭拒絕。武漢解放時,同羣眾一起,歡迎解放軍入城。1951年在天津病逝。 [1] 
中文名
方本仁
別    名
耀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黃岡
出生日期
1880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畢業院校
北京陸軍軍官學堂

目錄

方本仁人物生平

方本仁 方本仁
方本仁(1880—1951),字耀庭,又作耀廷。湖北黃岡(今團風)人。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1880年,方本仁出生於團風縣馬曹廟鎮薛勘戴家灣一個貧苦的家庭。其祖父原住黃州長折蘿,因常遭水害,搬至百福寺方家道,租種仙田。父親方支奇。父輩弟兄四人,因家道貧寒無錢娶妻,四條漢子均為單身。一天,一個姚姓賽婦討飯闖進了家門,她被挽留下來做了老大方支奇的媳婦,後來姚氏為方家貢獻了五男二女。
作為長子的方本仁,集四房寵愛和希望於一身, 雖身在窮窩窩,也有機會入私墊,讀四書,而且一讀就是12年。他天生聰慧,勤奮好學,20歲時,便在鄉間做了墊師。不久,方本仁辭去教職投身軍營。箇中原因有兩種説法。一説是因為户長方茂庭嫉妒他當墊師,辱罵他是“叫化子生的”,有損方族名望,致使方憤然出走。另一説是“因為原墊師替人寫狀紙告他家,遂與之發生爭執”,方一氣之下離開了家鄉,去武昌當了兵。
1902年,方本仁投武昌右旗馬隊營當兵。管帶喻方山是個文盲,方本仁因為有些文化,很快成為營裏的“司書”。不久,進湖北陸軍特別小學堂學習。1907年,方本仁入北京陸軍軍官學堂第二期,畢業後留京任禁衞軍騎兵排長。1910年調任陸軍近鐵第六鎮吳祿貞部參謀、連長、營長,1912年兼代參謀長。1913年調任江西都督府參議廳廳長。1914年,任江西陸軍將校講習所所長,後任督軍署參謀長,授陸軍少將銜。1916年調任贛西鎮守使。1922年10月19日調任贛南鎮守使。1923年授“粹威將軍”稱號。次年任粵贛邊防軍務督辦。11月,任江西軍務督辦。1925年,兼任東南五省聯防軍江西軍總司令。逐步傾向革命,曾配合革命軍參加二次東征,合擊陳燜明。1926年4月,贛北鎮守使鄧如琢反戈投靠吳佩孚,迫使方本仁下台,出走上海。廣州國民政府先後派出李西屏、詹大悲、蔣作賓與方本仁聯絡,他隻身投奔廣州國民政府。8月,任國民政府江西宣撫使,兼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右路軍總指揮等職。
9月,北伐軍進入江西,方本仁率軍前進,其舊部贛西鎮守使唐福山不戰而退,北伐軍迅速佔領萍鄉、安源以及萬安以南的贛南地區。接着,方本仁率部乘勝追擊,不費一槍一彈,一舉佔領南昌。1927年春,蔣介石先後派方與何成濬為南京政府代表,同張作的代表楊宇霆、閻錫山的代表南桂馨在北京舉行南北停戰談判。1928年6月4日,東北軍閥張作霖被日方秘密炸燬其乘坐火車身亡,方本仁作為蔣介石及南京政府的代表,參加了張的葬禮。方本仁在東北期間,與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日本政府特使林權助進行激烈的辯論、巧妙的鬥爭,並數次與張學良懸談,力勸張學良頂住日方壓力毅然易幟,完成國家的統一。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易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使日本分裂東北的圖謀遭到徹底失敗。東北“易幟”後,南京政府特任張學良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
1929年5月,國民政府委任方本仁為湖北省政府委員,代理省主席,兼民政廳長。10月,調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主任。1931年4月,任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駐節武漢。後來,方本仁因與蔣介石發生齟齬,看破國民黨官場,不願做官,長期在武漢閒住。1938年武漢滄陷,方本仁隻身赴重慶。後因奔母喪途經武漢,汪偽組織派人拉攏他,方斷然拒絕。但讓他痛心的是,他的長子方達智居然出任汪偽政權漢口建設局局長一職。方本仁痛心疾首,力勸長子方達智脱離泥潭,投奔光明。他則移居黃州,以當和尚來掩護自己。日偽派翻譯官韓某找方几次,他都推脱説:“我已是出家之人,再不介入政治了。”方雖身陷日佔區,但愛國有心。其四子方達士,南京中央軍校畢業後,在衞立煌部任職。抗日戰爭爆發,達士要求上前線殺敵,衞立煌想予以關照,留他在後方,並寫信告訴方本仁。方覆信説:“兒子要愛國殺敵,我很高興,應當支持他的行動。”達士後在晉南抗日戰場上英勇犧牲。
方本仁十分關心故鄉的發展,熱心公益事業,他先後捐資創辦萍鄉平民工廠、黃州平民織布廠、百福寺楚黃高等小學、武昌啓黃中學。1925年,黃岡大旱,農業收,人民生活極度困難,方捐資募款,購買大批米、麥、蠶豆、雜糧等,裝載23條木船運回黃岡,濟災民。抗戰勝利後,方在武漢作寓公,與董必武關係甚好。1945年10月,董以中共代表身份參加國共談判,在漢停留期間,方請董住在漢口自己寓所對面的德明飯店,並讓他的廚師負責董的膳食,以防特務暗算。
董必武根據方本仁的一貫表現,稱讚方是愛國將領。1949年,武漢解放前夕,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派人持親筆信請方本仁出任民軍總指揮,被方嚴詞拒絕。武漢解放時,方同羣眾一起舉着小紅旗,歡迎解放軍人城。1951年2月,方本仁在天津病逝。 [2] 
參考資料
  • 1.    湖北省黃岡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黃岡市志》(下),崇文書局,2004年,第1980頁。
  • 2.    張碩主編:《荊楚百位著名將領》,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95-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