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弘靜

鎖定
方弘靜(1516—1611),明代安徽歙縣人,字定之,號採山。嘉靖二十九年進士,天都社創始人之—。授東平知州,遷南京户部郎中,出為四川僉事,累官南京總督糧儲户部右侍郎。少時與鄉人結詩社,入仕後,汪伯玉方擅時名,倡谼中社,再三招致,不肯往。晚年多所結撰,有《素園存稿》、《千一錄》 [1] 
中文名
方弘靜
別    名
字“定之”,號“採山”
民    族
籍    貫
安徽歙縣巖鎮
出生日期
1516年
逝世日期
1611年
職    業
詩人
代表作品
東巖,訪程山人不遇,題李山人草堂,送王以珍
所處時代
明朝

方弘靜簡介

方弘靜(1516—1611),明代安徽歙縣巖鎮人,字定之,號採山。生於一個世代商賈之家,幼時“嗜為詩”,弱冠“以著作登壇”。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及第,授東平知州,遷南京户部郎中,出為四川僉事,累官南京總督糧儲户部右侍郎,增工部尚書。年九十五而終。
《江南通志》載:“方弘靜, 字定之, 歙人。 嘉靖庚戌進士, 任東平州 , 視學粵西, 尋轉江藩使者, 治嚴嵩父子獄, 有所波連。訟言白之, 既持節入浙, 時方苛剔濫費。弘靜疏言 :去冗不如增備;增備不能惜費。因大修艨艟, 會諸將, 急擊寇, 覆其水寨, 論功當超敍, 中蜚語歸。 卒贈工部尚書。” [2] 
(清)靳治荊.歙縣誌· 卷一:方弘靜1556—1566間入浙江。 “奉使入浙, 擊水寨寇”。可知他入浙江當為抗擊倭寇。而倭寇嘉靖時期最為猖獗:“嘉靖三十四年, 倭寇數十人自杭州入邑南……四十四年, 流賊入掠……其明年復入境”
1574年(59 歲)任浙江右副都御史。《國朝列卿記》第七冊卷百五:刺使並巡撫浙江尚書侍郎都御史卿年表“萬曆元年(1573 年)以右副使都御史任。” “萬曆甲戌, 餘自浙歸, 令葺素園, 日卧其中 。”
方的詩風清新自然,少時與鄉人結詩社,入仕後,汪伯玉方擅時名,倡谼中社,再三招致,不肯往。其詩歌創作持續幾達八十年。詩風比較接近王孟, 卻並非華麗文詞。 王仲房曾評價曰:“定之抱性, 幽閒温秀 , 故其修詞吐氣, 有似於人。 若 `流水不知處, 幽禽相與飛' ;`不知春色滅, 忽見林花飛' ;`永日空山寂, 幽蟬時自吟' ;`春色驚人早, 雲山與世遠' ;`舊業微蟬翼, 窮途信馬蹄' 宛然王孟遺響也 。
方弘靜現存有《素園存稿》二十卷 (殘缺, 此部分齊魯書社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曾收錄)、《千一錄》二十六卷(藏上海圖書館, 明萬曆二十六年刻本), 另鄭振鐸之藏書中之一《廣快書》中收錄方弘靜之《燕貽法録 》(藏北京圖書館,序中言得方定之家訓為 《燕貽法録》 , 附法楹而行也。)。
就其詩歌內容風格而言:青少年時期,詩歌多抒發建功報國之志,詩風雄勁;宦旅期間,詩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疾苦,諷刺權貴的荒淫無恥及抒發詩人仕宦涯的羈旅愁思,詩風深沉委婉;晚年居鄉期間,登臨山水,遊覽勝景,詩歌多描繪奇瑰雄偉的徽州山水風光,
方弘靜也是明代的交遊大家,與同時代之戚繼光王世貞王世懋汪道昆、陳達甫等皆交往密切, 與王寅、吳世忠也都互酬詩文。
明嘉靖21年(1542)與王寅等結天都社,1610年方94歲高齡再次主盟天都社。天都社是黃山歷史上第一個文學團體,社址設在黃山祥符寺附近,入社當時有黃山十六子,歷時69年。天都社對促進黃山文化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他在天都社詩中言道:“丞相原中香雨微,天都峯下玉芝肥。石髓如飴流未絕,他年來馭紫鸞飛。”該詩中對黃山凍蠟石進行了“石髓如飴”的寫實。
安徽歙縣瀹潭方氏宗祠的碑文為方弘靜在萬曆時期親筆手書。

方弘靜五言律詩

方弘靜東巖

五言律詩(明·方弘靜) 押微韻
巖端曙日暉,巖下啓松扉。
流水不知處,幽禽相與飛。
青山常對席,白髮久忘機。
試與西鄰叟,攜壺上翠微。

方弘靜訪程山人不遇

明·方弘靜 五言律詩 押侵韻
避喧來谷口,愛此青松陰。
永日空山寂,幽蟬時自吟。
花源應未隔,蘿徑杳難尋。
稍覺塵襟豁,方知仙境深。

方弘靜題李山人草堂

(明·方弘靜)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巖前宿鳥飛,林外曉光微。
春色驚人早,雲山與世違。
泉流採藥徑,花映釣魚磯。
借問金門士,誰同蘿薜衣。

方弘靜送王以珍

(明·方弘靜) 五言律詩 押齊韻
爾抱鸞凰志,云何枳棘棲。
十年猶未達,斗酒惜分攜。
舊業微蟬翼,窮途信馬蹄。
贈言無自薄,風雨有鳴雞。
參考資料
  • 1.    千一錄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引用日期2015-12-15]
  • 2.    (清)黃之雋等撰.《江南通志》卷一四七, 《 人物誌· 宦績》之徽州府, 中國省志彙編之一。.台灣華文書局影引: 尊經閣藏, 清· 乾隆二年重修本版:第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