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鎖定
方 巍 男,博士,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訪問學者,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高級會員、CCF計算機應用專委會執行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員、ACM會員、科技部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論文評審專家、中國電子勞動學會智庫專家、學術橋評審專家、中國系統分析師協會(CSAI)顧問團專業顧問、全國遊憩環境專家智庫專家、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委員、江蘇省科技諮詢專家、軍隊採購網評審專家、江蘇省政府採購招標評審專家、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江蘇省科技副總、廣東省科技廳基金評審專家、上海市氣象學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 [2] 
中文名
方巍
國    籍
中國 [1] 
民    族
漢族 [1] 
出生日期
1975年7月 [1] 
畢業院校
蘇州大學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務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 [1] 
職    稱
教授

方巍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2003.9-2006.6 蘇州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獲工學碩士學位 [1] 
2006.9-2009.6 蘇州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獲工學博士學位 [1] 
工作經歷
2021.9-2022.8 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兼職教授 [1-2] 
2009.6 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教授 [1-2] 
2018.8-2019.8 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六合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掛職) [1-2] 
2011.1-201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後/高級工程師 [1-2] 
2015.9-2016.9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訪問學者 [1-2] 

方巍研究方向

研究興趣包括人工智能、數據挖掘、計算機視覺和氣象大數據分析等 [1-2] 

方巍主要貢獻

近年來,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市廳級項目3項,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江蘇省重大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在國際、國內相關學術會議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25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獲軟件著作權9項。擔任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ICDSKE)國際會議主席、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ICAIS)歷屆國際會議workshop主席 、中國圖靈大會學術分會TURC_AIS 2019、MLAI2022國際會議TPC Members,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ICINC 2022) Co-chair和Keynote Speaker, Advances in Meteorology、Mathematics、Atmosphere等SCI期刊客座編輯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Pattern Recognition、Information Fusion、Neurocomputing、CMC、IETE TECHNICAL REVIEW、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電子學報、通信學報等多個重要學術期刊審稿人 [2] 
科研項目:
主持與參與項目 [2] 
[1] “工藝過程高頻曲線特徵提取與分析算法研究”,2022年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揭榜掛帥研發項目(No.2023h009),38萬元,在研,項目負責人
[2] “基於FY-4A氣象衞星的強對流天氣識別與預報技術研究及應用”,2023年度中國氣象局交通氣象重點開放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北極閣基金)(No.BJG202306),5萬元,在研,項目負責人
[3] “基於深度學習的短臨降水預報方法研究”,2022年度江蘇省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No.KJS2275),5萬元,在研,項目負責人
[4] “城市預報準確率評測項目”,2022年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託開發項目(No. 2022h301),8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5] “氣象雷達智能技術應用實訓系統”,2022年福建風雲時空科技有限公司委託開發項目(No. 2022h302),38.4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6] “深度學習在雷達回波外推及短臨降水預報中應用研究”,2021年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No. 2021LASW-B19),3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7] “基於稀疏對應和深度神經網絡的雷達回波外推短臨降水預報研究”,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42075007),58萬元,在研,項目負責人
[8] “基於MVVM模式的聯暢物流管理系統研發”,2020年南京聯暢雲科技有限公司委託開發項目(No.2020h275),50萬元,項目負責人
[9] “基於深度學習的雲團分割和識別方法研究”,2019年度江蘇省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No.KJS1935),5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10] “基於人工智能的氣象預報技術研究”,2019年教育部天誠匯智創新促教-科研創新基金(No.2018A03038),30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11] “基於深度學習的雷達和降水預報技術研發”, 2019年陝西省氣象局委託研發項目(No.2020h005), 28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12] “面向通用數據庫的數據安全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No.U1836115),67萬元,主要參加者
[13] “雲環境下數據安全保護關鍵技術研究”,2018年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BK20081408),10萬元,主要參加者
[14] “基於邏輯強化學習的深層網頁增量信息獲取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60970015),32萬元,2012年已結題,子課題負責人(排名2)
[15] “面向Deep Web的不完備知識處理的邏輯模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60673092),30萬元,2009年完成結題驗收,主要參加者(排名4)
[16] “Deep Web信息集成系統研究”,2009年江蘇省基礎研究計劃企業博士創新項目(No.BK2009563),5萬元,2011年已結題,項目負責人
[17] “大數據在智慧氣象研究與規劃中的應用”,2017年度中國氣象局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 ,項目負責人
[18] “氣象業務雲平台建設與提高氣象科技自主協同創新能力研究”,2013年度中國氣象軟科學研究面上項目(SK20120151),2014年已結題,項目負責人
[19] “基於邏輯強化學習的Deep Web不確定模式匹配研究”,2011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資助項目(No.11KJB520010),2012年已結題,項目負責人
[20] “基於雲平台的機動車培訓區域服務系統”,2016年江蘇省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BY2016007-01),結題,主要參加者(排名3)
[21] “基於深度機器學習的雷雨大風分類與識別技術開發”,2017年安徽省氣象局委託研發項目(No.2017111154), 項目經費5萬元,結題,項目負責人
[22] “基於數據空間的深度挖掘信息集成系統平台研發”,2008年江蘇省重大科技支撐與自主創新項目(No.BE2008044),2010年完成結題驗收,主要參加者(排名4)
[23] “基於InforSuite雲件虛擬化技術的數值氣象預報系統研究”,山東省博士後創新項目專項資金資助項目(No.201103002) ,結題,項目負責人。
[24] "揚子石化業務雲平台建設及應用規劃方案",2012年南信大蘇州數學城市研究院企業規劃項目(No.NYF201203009),2012年已結題,項目負責人
[25] “大數據環境下財務精益分析關鍵技術研究”,2014年南京蘇蝶軟件開發公司項目(No.2014h029),結題,項目負責人.
[26] “雲計算大數據環境下的氣象信息隱私保護方法研究”,2014年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開放課題(No.KFKT2014B21) ,結題,項目負責人
[27] “基於混合CNN的衞星大數據雲圖分類方法研究”,2018年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開放課題(No.KFKT2018B23) ,結題,項目負責人
[28] “基於LSTM和3DCNN的雷達圖像預測技術研究”,2019年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No.A1916) ,結題,項目負責人
[29] “基於語義Web服務的氣象信息集成技術研究”,2010年江蘇省現代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開放課題項目(No.SX201003),2012年已結題,項目負責人
[30] “面向Deep Web的語義搜索關鍵技術研究”,2008年江蘇省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No.KJS0820),2010年已結題驗收,項目負責人
[31] “基於本體的Deep Web數據源發現與選擇技術研究”,2008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No.CX08B_099Z),2009年已結題驗收,項目負責人
[32] “設施環境氣象災害預警及智能化監測關鍵技術研究”,2013年蘇州市科學技術項目,結題,主要參加者(排名2)。 [2] 
學術論文(部分): [2] 
[1] W. Fang, L. Pang, V. S. Sheng and Q. Wang. STUNNER: Radar Echo Extrapolation Model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Fus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61, pp. 1-14, 2023. (SCI一區)
[2] Wei Fang, Meihan Qi.SWINAT-UNET: A NEW BACKBONE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ICIP2023) Kuala Lumpur, Malaysia,2023.(EI,CCF-C類)
[3] Wei Fang, Zhong Yuan, Xue Qiongying. SPM-Diffusion for Temperature Prediction.3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ICANN 2023), Heraklion, Crete, Greece,2023.(EI,CCF-C類)
[4] Wei Fang, Yu Sha , Xiaozhi Zhang. Spatiotemporal model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for ENSO Predictions.3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ICANN 2023), Heraklion, Crete, Greece,2023.(EI,CCF-C類)
[5] Fang, W.; Sha, Y.; Sheng, V.S.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SO Forecasting. Mathematics.2022, 10(20): 3793. (SCI)
[6] Fang, W., Yi, W., Pang, L.. Study of cross-domain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based on DCGA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22, 81:36551–36565. (SCI)(CCF-C類)
[7] Fang, W.; Lu, W.; Li, J.;Zou, L. A Novel Tropical Cyclone Track Forecast Model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Atmosphere, 2022, 13(10),1607. (SCI)
[8] 方巍,龐林,易偉楠.基於深度時空融合網絡的雷達回波外推模型.電子學報,2023. 12(EI,CCF-T1類)
[9] 方巍,沈亮, 鄒立堯,等..基於GCA-ConvLSTM的短臨降水雷達回波外推方法研究[J].暴雨災害.2023.6(T2類)
[10] 方巍,齊媚涵.基於深度學習的高時空分辨率降水臨近預報方法研究[J].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23,45(3):706-718. (T2類)
[11] 方巍, 伏宇翔. 元宇宙:概念、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23.
[12] W. Fang, X. Jia, W. Zhang and V. S. Sheng, A New Distributed Log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Message Middleware and ATT-GRU[J].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23,17(02): 486-503. (SCI)
[13] W. Fang, L. Shen, V. S. Sheng and Q. Xue. A novel method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based on ST-LSTM. 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22, 72(3): 4867–4877. (SCI)
[14] W. Fang, Y. Sha, M. Qi and V. S. Sheng. Movie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nsemble learn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2022, 34(1):609–622. (SCI)
[15] Fang, W., Gu, E., Yi, W., Wang, W., Sheng, V. S. . A New Method of Image Resto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WGAN.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41(2), 689–698. (SCI)
[16] Fang, W., Pang, L., Yi, W., Sheng, V. S. AttEF: Convolutional LSTM Encoder-Forecaster with Attention Module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2021,30(2):453–466. (SCI)
[17] Fang W, Xue Q, Shen L, Sheng VS.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ep Learning in Extreme Weather Prediction. Atmosphere. 2021,12(6):661. (SCI)
[18] Wei Fa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Yewen Ding. SCENT: A new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method based on sparse correspondence and deep neural network, Neurocomputing, 2021,448: 10-20.(SCI二區) (CCF-C類)
[19] Wei Fang, Feihong Zhang, Yewen Ding, Victor S. Sheng. A new sequential imag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LSTM and DCGAN. 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2020, 64(1):217-231.(SCI二區)
[20] Wei Fang, Weinan Yi, Lin Pang, and Shuonan Hou. 2020. A Method of License Plate Location and Character Recognition based on CNN.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20,14(8): 3488-3500.(SCI)
[21] Wei Fang, Yewen Di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DOG :A New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Neurocomputing,2019,361: 85-91.(SCI二區) (CCF-C類)
[22] Wei Fang, Yewen Di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Gest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calculation and text output. IEEE access,2019,7(1):28230-28237.(SCI二區)
[23] Wei Fa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Yewen Ding. A Method for Improving CNN-Based Image Recognition Using DCGAN. 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18, 57(1):167-178.(SCI)
[24] Wei Fang, Victor S. Sheng, XueZhi Wen. MeteCloud: Meteorological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for Mobile Weather Forecasts based on Energy-aware Scheduling.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2018,19(3):959-967 (SCI).
[25] Wei Fang, XueZhi Wen, Jiang Xu, JieZhong Zhu. CSDA:a novel cluster-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scheme for WSNs. Cluster Computing, 2019, Vol 22:5233-5244. (SCI)
[26] Fang Wei, WenXueZhi. A Survey of Big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eserving., IETE TECHNICAL REVIEW,2017,Vol. 34(5): 544-560. ( SCI)
[27] Fang Wei, Pan Wubin, Cui Zhiming. View of MapReduce: Programming Model, Methods and it Applications, IETE TECHNICAL REVIEW,2012,Vol 29,5:380-387.( SCI)
[28] Fang Wei, Sheng.V.S, WenXueZhi. Meteorological Data Analysis Using MapReduce,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4(2014):1-10. (SCI)
[29] Xusheng Ai, Victor S. Sheng, Wei Fang, Charles X. Ling. An optimal model with a lower bound of recall for imbalanced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 2020,DOI.10.1007/s11042-020-09155-3(SCI)
[30] Sheng,V.S, GuBin, Fang Wei.Cost-Sensitive Learning for Defect Escalation, Knowledge Based Systems, 2014,66:146-155.(SCI)
[31] Xuezhi Wen, Ling Shao, Wei Fang, Yu Xue. Efficient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for Vehicle De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014,25(3):508-517.(SCI)
[32] S. Wang, L. Qiao, W. Fang, G. Jing, V. S. Sheng et al., "Air pollution prediction via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and gated recurrent unit,"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vol. 73, no.1, pp. 673–687, 2022. (SCI)
[33] X. Wen, L. Shao, Y. Xue and W. Fang, “A Rapid Learning Algorithm for Vehicle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295, pp. 395–406, Feb. 2015.(SCI)
[34] Liumaofu, Ya Liu, Zhenguang Liu, Huijun Hu , Fang Wei. Pooling Ba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to Image Binarization Algorithms, IEEE MultiMedia,2017,24(1):86-92(SCI)
[35] Maofu Liu , Luming Zhang, Ya Liu , Huijun Hu , Wei Fang. Recognizing semantic correlation in image-text weibo via feature space mapping,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2017,163:58–66(SCI)
[36] Wei Fang, TianXiao Jiang, Ke Jiang, Feihong Zhang and Yewen Ding. A method of automatic text summarization based on long short-term memory. Int. J.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JCSE),2020, Vol. 22(1):39-49. (EI)
[37] Wei Fang, Yewen Ding, Feihong Zhang. A Nove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for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Recognitio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8:172-182. (EI)
[38] Wei Fang, Xuezhi Wen and Yu Zheng. A Duplicate Data Det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MapReduce and HDFS. Recent Patents on Computer Science, 2017,Vol. 10(2):140-148.(EI)
[39] 方巍, 龐林, 張飛鴻, 盛勝利. 對抗型長短期記憶網絡的雷達回波外推算法.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2021,26(05):1067-1080. (CCF-T2類)
[40] 方巍,龐林,王楠,易偉楠.人工智能在短臨降水預報中應用研究綜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20,12(4):406-420.
[41] 方巍.從雲計算到霧計算的範式轉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16.Vol 8(5):404-414.
[42] 方巍,文學志,潘吳斌,薛勝軍.雲計算:概念、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 Vol 8,351-361,2012.
[43] 方巍,鄭玉,徐江.大數據:概念、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Vol 6(5):405-419,2014.
[44] 方巍,崔志明.面向Deep Web不確定知識表示的動態模糊描述邏輯.計算機科學, Vol.37(9):229-233,2010.
[45] 方巍,單瀅瀅,張俊傑.基於 Android 的雲考勤系統設計與實現.計算機技術與發展,Vol .26(9):61-64,2016.
[46] 文學志, 方巍, 鄭鈺輝. 一種基於類Haar特徵和改進AdaBoost分類器的車輛識別算法.電子學報,38 (5): 1121-1126, 2011 . (EI:20112614102880)
[47] 方巍,劉琦.氣象雲計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研究與探索,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Vol 34(1):124-128.(核心教改論文)
發明專利 [1-2] 
[1] 基於視覺特徵的頁面查詢接口抽取方法 (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710019543.8)
[2] 用於深層網頁數據源集成的數據源發現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710021883.4)
[3] 一種用於複雜網頁的包裝器自動生成方法(發明專利, 授權號:ZL200910029561.3)
[4] 基於查詢接口連接圖的數據源分類管理方法(發明專利, 授權號: ZL200810024251.8 )
[5] 用於深層網數據集成的數據源選擇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1010250124.7)
[6]一種低對比度車輛圖像的小波特徵提取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1010280831.0)
[7]一種面向深層網頁的增量信息獲取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1110020898.5)
[8] 一種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圖像背景分割和識別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18104683458)
[9] 一種利用 DCGAN 提高基於 CNN 的圖像識別性能的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18104678939)
[10] 一種基於稀疏對應和深度神經網絡的短臨降水預測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 202010253414.0)
[11] 基於卷積神經網絡和對抗卷積神經網絡的手勢識別方法.申請號:2019100843560. 2019 年 01 月 29 日
[12] 一種基於對抗神經網絡的跨域行人重識別方法,申請號:202011464169.4,2020年12月14日
[13] 一種利用注意力機制改進的卷積長短期記憶網絡時空序列預測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2011464171.1)
[14] 基於 LSTM 和 DCGAN 的時序性圖像預測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1910084351.8 )
[1] 手機點菜系統,著作權號:2010SR16993
[2] 客户關係支持系統,著作權號:2010SR16993
[3] 面向深網的聚焦爬蟲軟件,著作權號:2007SR16993
[4] 面向Deep Web的信息集成系統,著作權號:2008SR05562
[5] 深層網頁的包裝器軟件V1.0 ,著作權號:2009SR09186
[6] 基於Android的手機旅遊導航軟件V1.0,著作權號:2013SR028892
[7] 基於Android百度雲智能考勤軟件V1.0,著作權號:2015SR159511
[8] 人體血糖監測分析系統V1.0, 著作權號:2018SR507737
[9] 基於區塊鏈的病人醫療信息共享平台V1.0,著作權號:2021SR0525145
[10] 網上超市系統V1.0,著作權號:2022SR0851988 [1-2] 
出版著作 [1-2] 
[1] Wei Fa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teorology. ElivaPress,2022-11-21,ISBN978-9994984138 , 5萬字
[2] 方巍.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Oracle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3年5月,ISBN:9787302628484,68.2萬字
[3] 方巍. Python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實戰.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6月,ISBN9787111626817,11.3萬字
[4] 方巍. 《Oracle數據庫應用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ISBN 9787302377085,72萬字
[5] 方巍. 《Java EE架構設計與開發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ISBN 9787302466635,51.7萬字
[6] 方巍. 《Java EE架構設計與開發教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3月,ISBN 9787111645665,58.7萬字 [2] 
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 [1] 
[1] 國家級教改項目:2018年度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基於長短期記憶網絡的文章摘要自動生成研究”(201810300017Z)
[2] 國家級教改項目:2014年度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基於Android的學生智能雲考勤系統研發”(201410300026)
[3] 國家級教改項目:2012年度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基於Android平台的雲計算旅遊信息導航系統的研發”(2012JSSPITP0777)
[4] 2017年教育部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Java EE架構設計與開發課程改革(教高司函〔2018〕4號)
[5] 2017年教育部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Oracle數據庫教學內容(教高司函〔2018〕4號)
[6] 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於產教融合的Java軟件開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教高司函[2018]47號)
[7] 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於產學合作的計算機類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教高司函[2018]47號)
[8] 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於深度機器學習的智慧氣象服務系統(教高司函[2018]47號)
[9] 校級教改項目:大型數據庫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優化研究與實踐(10JY027)
[10] 校級教改項目:基於雲計算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12JY038)
[11] 校級教改項目:“基於雲計算的高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學建設與改革十期工程一般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5JY051)

方巍獲獎記錄

[1] 2022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2] 2022年度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棟樑之師”;
[3] 2022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積極分子”;
[4] 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首屆智能融合產學研成果展示”優勝獎;
[5] 《雲計算技術》課件獲2022年度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優秀課件;
[6] 2022年入選江蘇省科技副總人才項目;
[7] 2022年獲“十三五”以來全國氣象科技成果評價“良好”;
[8]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秀黨員”;
[9] 2022年江蘇省高校首批樣板黨支部;
[10]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11] 2021年度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棟樑之師”;
[12] 2021年獲長三角區域最具技術轉移潛力科技成果獎;
[13] 2021年獲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推廣獎);
[14] 2021年ICAIS2021國際會議Workshop主席最佳貢獻獎;
[15] 2021年ICAIS2021國際會議優秀論文2篇;
[16] 2021年江蘇省高校特色黨支部;
[17] 2021年首屆中國氣象現代化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18] 2021年江北新區第二屆科創江北、搏動未來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19]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智能基座”華為雲與計算“先鋒教師”;
[20] 2020年江蘇省生產力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21] 2020年ICAIS2020國際會議個人最佳貢獻獎;
[22] 2020年校“課程思政優秀教案”;2020年計算機與軟件學院“課程思政案例”特等獎;
[23] 2020年江北新區首屆科創江北、搏動未來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24] 2020年校“優秀黨建日活動”;
[25] 2020年獲校“黨建研究課題”一般課題1項;
[26] 2019年江蘇省“第十一批科技鎮長團”優秀團員;
[27] 2019年江蘇省高校黨建創新工作獎二等獎;
[28] 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9] 2019年校優秀黨建成果二等獎;
[30] 2018年江蘇省生產力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
[31] 2018年ICCCS國際會議最佳論文提名獎;
[32] 2018年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活動優秀作品獎;
[33] 2018年度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34] 2017年度校“優秀黨建日活動”;
[35] 2015年校實驗室開放項目研究二等獎;
[36] 2014年度獲江蘇省政府公派出國留學獎學金;
[37] 2013年江蘇省高校多媒體課件大賽一類課件獎 ;
[38] 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
[39] 2013年校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
[40] 2012年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
[41] 2012年校“本科質量月活動”先進個人;
[42] 2011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三等獎;
[43] 2011年度校“優秀班主任”;
[44] 2010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師授課競賽三等獎,院一等獎;
[45] 2010-2012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教學質量獎三等獎;
[46] 2007年全國第十屆互聯網與搜索引擎大會(SEWM2007)優秀論文獎 [2] 

方巍學生培養

學生獲獎情況 [2] 
[1]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生:龐林等,畢業去向: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 教師)
[2] 2023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研究生:21軟工學碩:齊媚涵)
[3] 2023年校第五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校內選拔賽二等獎(研究生:22軟工學碩:王淏西、張霄智等)
[4] 2023年校第四屆研究生畢業創新成果展三等獎(研究生:20計算機技術專碩:賈雪磊,畢業去向:南京銀行信息開發部)
[5] 2023年南京揚子江“菁英計劃”優秀畢業生(研究生:20計算機技術專碩:賈雪磊,畢業去向:南京銀行信息開發部)
[6] 2023年第十四屆藍橋杯省賽C_C++研究生組二等獎(研究生:22計算機技術專碩:伏宇翔)
[7] 2023年第十四屆藍橋杯省賽Java研究生組三等獎(研究生:21計算機技術專碩:李佳欣)
[8] 2023年第十四屆藍橋杯省賽Python研究生組三等獎(研究生:22軟件工程學碩:王冰輪)
[9] 2023年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三等獎(19軟工闞盛琦,畢業去向: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10] 2022年第十九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2項(研究生:21計算機技術專碩: 陸文赫、李佳欣)
[11] 2022年江蘇省研究生數學建模科研創新實踐大賽二等獎2項(研究生:21計算機技術專碩: 陸文赫、李佳欣);
[12] 2022年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江蘇賽區二等獎(研究生:20計算機技術專碩:賈雪磊,畢業去向:南京銀行信息開發部)
[13] 2022年校第三屆研究生畢業創新成果展三等獎(研究生:龐林等,畢業去向: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 教師)
[14] 2021年江蘇省本科畢業論文三等獎(17計科顧恩明,畢業去向: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15] 2022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研究生:20軟工學碩:薛瓊瑩)
[16] 2022年江蘇省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研究生:20電子信息專碩:賈雪磊,畢業去向:南京銀行信息技術部)
[17] 2022年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體驗賽“日新月異”二等獎(20電子信息專碩:王建強)
[18] 2021年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一等獎(17計科顧恩明,畢業去向: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19] 2021年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一等獎(17計科王華清,畢業去向: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
[20] 2021年校優秀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生:17計科張飛鴻 畢業去向:河池學院 教師)
[21] 2021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研究生:19軟工學碩:易偉楠)
[22] 2021年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區域賽三等獎(18計科 李家文)
[23] 2021年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二等獎(研究生:易偉楠、龐林等)
[24] 2021年“共享杯”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大賽優秀獎(研究生:龐林等,畢業去向: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 教師)
[25] 2021年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校賽決賽二等獎(研究生:張文、賈雪磊)
[26] 2021年首屆中國氣象現代化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2項(研究生:龐林,王建強)
[27] 2021年中國計算機大賽微信小程序應用開發賽華東賽區三等獎(18計科郭孝庚)
[28] 2020年全國人工智能天氣預報創新大賽優秀獎(10名/100支隊伍)(研究生:龐林、易偉楠)
[29] 2020年“中國外運杯”第七屆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校園選拔賽三等獎(18網工本科生:陳家鵬,畢業去向:騰訊公司)
[30] 2020年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三等獎;(16計科李道明,畢業去向: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31] 2019年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二等獎;(15計科蔣天笑,畢業去向:美國UCSC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碩士研究生) [2] 
指導學生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情況 [2] 
[1] Wang W., Gu E., Fang W*. (2020) An Improvement of Coherent Semantic Attention for Image Inpainting. In: Sun X., Wang J., Bertino E. (e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CAIS 2020.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1252. Springer(EI檢索)
[2] 張文, 方巍. 基於蟻羣融合D* Lite的動態改航路徑規劃方法,計算機系統應用,2023, 32(8):250-258.(T3類)
[3] 張文, 方巍,賈雪磊. 基於SSM框架的合租系統設計與實現,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21,31(11):159-164.(T3類)
[4] Yuan, Z., Fang, W., Zhao, Y., Sheng, V. S. (2021). Research of Insect Recognition Based on Improved YOLOv5. Journal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3(4), 145–152.
[5] 賈雪磊, 方巍,張文.基於消息中間件與GRU的分佈式系統日誌異常檢測,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22.10.(中文核心,T3類)
[6] Kan Shengqi, Fang Wei,Wu Jiayi and Victor S. Sheng.Real-time Domestic Garba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YOLOv5. ICAIS 2022, CCIS 1586, pp. 62–74, 2022. (EI檢索)
[7] W. Zhang, W. Fang, X. Jia and V. S. Sheng, "Research on rainfall estimation based on improved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Journal of Quantum Computing, vol. 4, no.1, pp. 23–37, 2022.
[8] 闞盛琦、方巍、吳嘉怡、郭孝庚. G-YOLOv5:基於YOLOv5的輕量級布匹疵點檢測模型,信息技術,2023.(T3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