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尾鳶

鎖定
方尾鳶(學名:Lophoictinia isura):是鷹形目、鷹科、方尾鳶屬唯一物種。身高56釐米,翼展131-146釐米;體重660-680克。兩性相似,雌性的體型比其伴侶大8%,體重比其伴侶重25%。體型修長,頭部小,喙細,冠短。成鳥面部和前額明顯呈奶油色。紅褐色的頸背和下體有黑色條紋,這些裝飾在胸部明顯並且更加豐富。上體多為深褐色,除翅覆羽中央和肩胛有淡色斑點外。尾巴隱約呈灰褐色。腿上的羽毛白色。成鳥虹膜呈堅果黃色,蠟狀體和足部的肉呈白色。
棲息在繁茂桉樹林區並伴有豐富的水源,獨居,喜好低空飛行,經常用沙土清潔羽毛。是雜食性動物,以昆蟲、小型鳥類、爬行類、鳥蛋、家禽為食,但通常不吃腐肉。叫聲沙啞如同狗吠聲,但是很少鳴叫。該物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在整個大陸都有發現,儘管在澳大利亞中部很少見。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方尾鳶
拉丁學名
Lophoictinia isu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齒鷹亞科
方尾鳶屬
方尾鳶
亞    種
無亞種 [6] 
命名者及年代
(Gould, 183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外文名
英文 Square-tailed Kite
西班牙文 Milano Colicuadrado

方尾鳶動物學史

方尾鳶與之前認為的鳶屬(Milvus)和慄鳶屬(Haliastur)相比,可能與其他澳大拉西亞類羣屬的關係更為密切。這一結論得到了Wink和Sauer-Gürth在2004年基於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的分子研究的支持,以及Lerner和Mind在2005年基於兩個線粒體基因和一個核內含子的分子序列的支持,這表明黑胸鈎嘴鳶和方尾鳶是姐妹物種。它們是蜂鷹亞科的成員,包括東半球的鵑頭蜂鷹,以及蜂鷹屬黑翅鳶屬、長尾鵟屬和新熱帶屬燕尾鳶屬、美洲鳶屬和鈎嘴鳶屬,它們顯然來自岡瓦納族羣。 [3] 

方尾鳶形態特徵

方尾鳶是一種猛禽,身高56釐米,翼展131-146釐米;體重660-680克。體型修長,頭部小,喙細,冠短。它的腿很細。兩性相似,雌性的體型比其伴侶大8%,體重比其伴侶重25%。幼鳥很容易與父母區分開來,因為它們可能僅在第三年之後才能達到成鳥的羽毛。成鳥面部和前額明顯呈奶油色。紅褐色的頸背和下體有黑色條紋,這些裝飾在胸部明顯並且更加豐富。上體多為深褐色,除翅覆羽中央和肩胛有淡色斑點外。尾巴隱約呈灰褐色。腿上的羽毛白色。 [2] 
幼鳥的羽毛不那麼引人注目。臉上沒有奶油色。身體的頭部和下側有黑色條紋。上體棕色,羽毛上有紅褐色的邊緣,這些邊緣在中間和較小的覆羽上非常寬,以至於它們形成了一種板紋。尾巴上的紋非常淺,不易被發現。第2年和第3年幼鳥的羽毛介於幼鳥和成年鳥之間。它們在上半身保留了一些童年時期的紅邊。臉和前額還沒有像成鳥那樣乳白色。下半身有很多隆起。 [2] 
成鳥虹膜呈堅果黃色,蠟狀體和足部的肉呈白色。幼鳥有棕色的虹膜和奶油色的腿。 [2] 

方尾鳶棲息環境

方尾鳶生活在海平面到海拔約1000米的地方。主要棲息在沿海和近海岸環境以及內陸樹木繁茂的水道中。經常出現在開闊的森林中,樹木的葉子很厚,很適合乾旱環境。該物種通常出現在桉樹和安哥拉林地中,也會在灌木叢、荒地和附近的農田中捕獵。它們會進入更遠的內陸,很容易造訪綠樹成蔭的溪流以及森林覆蓋的山丘和峽谷。更罕見的是,它們佔據熱帶雨林和空地,在城市地區植被良好的環境中生存。方尾鳶 [1-2] 

方尾鳶生活習性

方尾鳶通常單獨生活,但有時會形成3-4只的小羣。如果聚羣的數量更多,則意味着必然與紅鳶混羣。然而,在遷徙歸來時,可以看到由5只鳥組成的小羣。方尾鳶通常進行盤旋飛行。雄性追趕雌性並朝它們的方向俯衝,後者進行翻滾和翻筋斗。它們有時也會進行起伏的過山車般的飛行。在其飛其行儀式中不接受其他物種的干預。如果在求愛過程中,一隻黑鳶接近方尾鳶雌性,方尾鳶雄性會直截了當地追趕它,然後它會通過螺旋上升到天空中非常高的高度,在那裏它盤旋並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射“ee-ee”聲。 [2] 
該物種是一種專門棲息在樹冠上的捕食者。大部分獵物都是在樹木外層捕獲的,很少在地面上捕獲獵物。儘管它們幾乎總是在空中尋找食物,但它們的狩獵方式卻非常多樣化。通常,它們通過緩慢而系統的飛行穿越空地、溪流和其他構成其領地的地方。它們還可以練習懸停。有時會在一個顯眼的棲息處安頓下來,並將其作為自己遊覽的基地。方尾鳶多次下到地面一般是在蝗蟲羣繁殖期間。在這些特殊條件下,可以觀察到它們在池塘和水源附近行走。在突襲其他鳥類的圓頂形巢穴時,方尾鳶將喙從入口孔中插入,用腳撕扯周圍的植物結構,並讓自己懸垂,翅膀完全展開。方尾鳶經常靠近被燒燬的地方,因為它們肯定會在那裏找到昆蟲並容易捕食。 [2] 
方尾鳶會吃各種各樣的小型獵物。昆蟲、卵和雛鳥、小型成年雀形目、樹蛙、蜥蜴、蛇、老鼠和幼兔是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可能避免腐肉。在昆蟲類中,蚱蜢、蝗蟲、甲蟲、竹節蟲、螳螂和螞蟻非常受歡迎。 [2] 
這種猛禽經常保持沉默,即使在空中展示時也是如此。 只有在干擾其他物種時才會真正嘈雜。 當受到小型雀形目動物的騷擾或掠食者或烏鴉試圖進入其領地時,可以聽到它的主要求救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它會發出刺耳、叫喊和重複的“yik-yik”聲。 在築巢期間,夫妻倆到達築巢地時,先用“yip yip”聲以示宣告,然後開始收集材料。雌性在開始梳理伴侶的羽毛之前會產生一個吱吱作響的聲音。 [2] 

方尾鳶分佈範圍

方尾鳶是澳大利亞大陸的特有種。主要在靠近海岸的地區可以觀察到,而在沒有樹木的澳洲中部幾乎沒有它們的蹤跡。這些猛禽是遷徙的,它們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大陸南部築巢。在南方冬季,它們分佈在昆士蘭、北領地和西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金伯利高原)。 [2] 
方尾鳶分佈圖 方尾鳶分佈圖 [1]

方尾鳶繁殖方式

方尾鳶的繁殖期略有差別:在昆士蘭是6-12月,在澳洲南部各州是9月至翌年1月。巢穴是一種主要用木塊建造的大型結構,通常寬50-85 釐米,深25-60 釐米。巢杯的內部襯有綠葉。有時方尾鳶會使用廢棄的舊猛禽巢作為支撐。在這種情況下,巢穴的尺寸更大,直徑可達1米,深度可達75釐米。巢置於桉樹、杯果木或其他大樹的枝杈上,離地8-34米。巢穴所在的樹木通常位於內陸地區,距離水道不到100米。 [2] 
每窩產2-3枚卵,孵化時間從37-42天不等。雛鳥嗜睡,直到孵化後59-65天才離開它們的出生地。出窩後,仍然要依賴父母數月。 [2] 

方尾鳶保護現狀

方尾鳶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3.1——無危(LC)。 [1] 

方尾鳶種羣現狀

巢穴通常相距5-20千米。 因此,估計一個領土的面積約為100平方千米是相對合理的。據估計,築巢面積在200-300萬平方千米之間,對總數量的估計存在分歧:克里斯蒂(Christie)認為方尾鳶的數量有數萬只,而鳥類聯盟則堅持不超過10000只。方尾鳶的築巢要求和低密度表明,它們可能對食物資源的變化和棲息地的退化敏感。這種棲息地的喪失和非法捕獲方尾鳶的卵,很可能抵消方尾鳶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新殖民地點的增長數量,在那裏它們可以找到大量的小型雀形目鳥類。該物種被歸類為沒有重大生存危險。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