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各莊鎮

鎖定
方各莊鎮,隸屬於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地處灤南縣東部,東與宋道口鎮接壤,東南與樂亭縣大相各莊鎮為鄰,南連姚王莊鎮胡各莊鎮,西鄰司各莊鎮,北接倴城鎮 [1]  行政區域面積53.42平方千米。 [2]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屬灤南縣五區、城廂區;2002年2月,由胡各莊鎮代管的西萬坨管理區與倴城鎮代管的方各莊管理區合併,設立方各莊鎮。 [1]  截至2018年末,方各莊鎮户籍人口為30022人。 [2]  截至2020年6月,方各莊鎮轄29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東杜方各莊村富民路2號。 [1] 
2011年,方各莊鎮財政總收入581萬元,比上年增長83.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2.4萬元,比上年增長252%。人均財政收入191.4元,比上年增長83.1%。 [1]  2018年,方各莊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2] 
中文名
方各莊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
地理位置
灤南縣東部
面    積
53.42 km²
下轄地區
2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東杜方各莊村富民路2號
電話區號
0315
郵政編碼
063500
車牌代碼
冀B
人    口
30022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方各莊鎮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屬灤南縣五區、城廂區。
1953年5月,設方各莊鄉。
1954年7月,改屬灤縣十二區。
1956年7月,屬東萬坨鄉。
1958年9月,撤鄉,屬紅光人民公社;同年11月,改屬樂亭縣胡各莊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析出,設方各莊人民公社。
1963年1月,屬灤南縣。
1984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設方各莊鄉。
1996年1月,撤銷方各莊鄉,設方各莊辦事處;同年4月,辦事處改為管理區,方各莊管理區由倴城鎮代管。
2002年2月,由胡各莊鎮代管的西萬坨管理區與倴城鎮代管的方各莊管理區合併,設立方各莊鎮。 [1] 

方各莊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方各莊鎮轄29個行政村:西杜方各莊、東杜方各莊、馬方各莊、燕方各莊、龐方各莊、李方各莊、前曲荒店、後曲荒店、三甲莊、東萬坨、西萬坨、小陳莊、新莊子、小張莊、大張莊、高各莊、魏各莊、楊各莊、麻各莊、宋各莊、李家莊、軍師莊、三義廟、西港北、屯裏、坨上、高廟、潘莊、曹營。 [1] 
截至2020年6月,方各莊鎮轄29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東杜方各莊村富民路2號。 [1] 
方各莊鎮區劃詳情
燕方各莊村
前曲荒店村
楊各莊村
軍師莊村
李家莊村
馬方各莊村
後曲荒店村
潘莊村
西萬坨村
大張莊村
三義廟村
高廟村
宋各莊村
東萬坨村
小張莊村
龐方各莊村
新莊子村
曹營村
屯裏村
西港北村
李方各莊村
東杜方各莊村
魏各莊村
坨上村
高各莊村
麻各莊村村
西杜方各莊村
小陳莊村
三甲莊村
/

方各莊鎮地理環境

方各莊鎮位置境域

方各莊鎮地處灤南縣東部,東與宋道口鎮接壤,東南與樂亭縣大相各莊鎮為鄰,南連姚王莊鎮胡各莊鎮,西鄰司各莊鎮,北接倴城鎮 [1]  行政區域面積53.42平方千米。 [2] 

方各莊鎮地形地貌

方各莊鎮北部、東部地勢平坦,南部、西部低窪,且高低不平。 [1] 

方各莊鎮水文

方各莊鎮境內有灤柏輸水乾渠、第二泄洪道等主要渠道。河流均由東北向西南流經境內,長度分別為13千米、8.4千米。 [1] 

方各莊鎮自然災害

方各莊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雹災、旱災、洪災、霜凍等。 [1] 

方各莊鎮土地資源

方各莊鎮有耕地面積5.7萬畝;其中水田1.5萬畝,水澆地3.7萬畝,旱地603畝。 [1] 

方各莊鎮人口

2011年末,方各莊鎮總人口3036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75人,城鎮化率29.2%。另有流動人口2988人。總人口中,男性15447人,佔50.9%;女性14915人,佔49.1%;14歲以下3664人,佔12%;15—64歲22658人,佔74.6%;65歲以上4040人,佔13.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413人,佔96.9%;有滿、布依等6個少數民族,共949人,佔3.1%。2011年,人口出生率7.42‰,人口死亡率6.63‰,人口自然增長率0.7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69人。 [1] 
截至2018年末,方各莊鎮户籍人口為30022人。 [2] 

方各莊鎮經濟

方各莊鎮綜述

2011年,方各莊鎮財政總收入581萬元,比上年增長83.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2.4萬元,比上年增長25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4.9萬元,增值税315.4萬元,企業所得税99.7萬元,個人所得税47.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8.2%、35%、478.7%、115.7%。人均財政收入191.4元,比上年增長83.1%。 [1] 
2018年,方各莊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2] 

方各莊鎮農業

2011年,方各莊鎮完成農業總產值5.8億元,比上年增長46.1%,實現農業增加值3.7億元,佔生產總值的45.9%。 [1] 
方各莊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萬噸,其中水稻6955噸,小麥3333噸,玉米1.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瓜菜。2011年,瓜菜種植面積3萬畝,產量12萬噸,主要品種有甜瓜、西紅柿、白菜、韭菜、大葱、黃瓜等,其中甜瓜4.9萬噸,西紅柿4.1萬噸,白菜1.3萬噸,韭菜1.1萬噸,大葱6000噸,黃瓜2000噸。 [1] 
方各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皮毛動物、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6萬頭,年末存欄4.9萬頭;奶牛飼養量648頭,年末存欄643頭;2011年末,皮毛動物存欄11萬隻;家禽飼養量50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億元。 [1] 
截至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林地336.3公頃,其中經濟林134.9公頃,灌木林1.8公頃。其他199.6公頃。 [1] 

方各莊鎮工業

方各莊鎮以塑料製品、葦草製品加工和鋼鍬製造為主。
2011年,方各莊鎮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減少1.8%,佔生產總值的24.7%。 [1] 

方各莊鎮商業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商業網點38個,職工96人;城鄉集貿市場5個。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6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 [1] 

方各莊鎮社會事業

方各莊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717人,專任教師33人;小學4所,在校生1030人,專任教師1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30人,專任教師9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1240萬元,比上年增長4%。 [1] 

方各莊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9個;各類文化專業户2個;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2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80人。 [1]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學校體育場地5處。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5%。 [1] 

方各莊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鎮級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50個;病牀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5張,固定資產總值138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7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方各莊鎮社會保障

2011年,方各莊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9户,人數53人,支出17萬元,比上年減少13%,月人均267元,比上年減少24.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34户,人數1189人,支出140.7萬元,比上年增長64%,月人均98.6元,比上年增長32.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6人,支出34.6萬元,比上年減少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8人,支出9.5萬元,比上年增長7.7%;農村醫療救助6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75人次,共支出34.7萬元,比上年增長13.2%;農村臨時救濟27人次,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6.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5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70.1萬元,比上年增長8.1%。 [1] 

方各莊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郵政代辦所4處,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5萬份(冊)。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46個;固定電話用户62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26%;移動電話用户2萬户;寬帶接入用户1200户。 [1] 

方各莊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自來水廠2座,有深水井4眼及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量35.2萬噸。 [1] 
  • 供電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變壓器2台,總容量10萬千伏安。年售電量累計完成5929萬千瓦時。 [1]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方各莊鎮有花壇150個。 [1] 

方各莊鎮交通

方各莊鎮境內有唐港高速經過。

方各莊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方各莊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東杜方各莊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 趙鳳樓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河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2月: 0541-054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 37.
  • 3.    方各莊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