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斷句

(在閲讀時將句子分隔開使之便於理解的過程)

鎖定
古文一般沒有句讀,斷句就是在閲讀時將句子分隔開使之便於理解的過程。
中文名
斷句
外文名
punctuation works
漢語釋義
分隔整句,為其加句讀。

斷句詳細介紹

古書一般沒有句讀,所以古人很重視句讀的訓練。《禮記·學記》有“一年視離經辨志”的説法。鄭玄注:“離經,斷句絕也。”也就是給古書斷句。可見斷句是古代啓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讀書人的一項基本功。韓愈在《師説》中説:“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足見古人高度重視古書的句讀。

斷句閲讀步驟

這可分四步進行:
通讀全文 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確判斷所要斷句的文體。如果是有故事情節的傳記文,就必須掌握它的大致情節、中心事件和人物間的關係;如果是議論説理文,就要明確這篇文章的論述中心,再根據中心進一步明確前後的邏輯關係。總之,斷句前,必須把所給文段通讀幾遍,儘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白居易一生正直敢言,為民請命,寫下了許多現實主義偉大詩篇。被貶潯陽之後,也寫出了揉合儒家“樂天知命”、道家“知足保和”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作品。相傳他抵湓城不久,即於香爐峯與遺愛寺之間,建一草堂。這個草堂,“前有奇松數十株、修竹千餘竿,青羅為牆板,白石為橋道,流水周於舍下,飛泉落於檐間,紅榴白蓮羅生池砌”(《與元稹書》),真是貶官閒居的好地方。《草堂記》即寫於此時。試題所選的是《草堂記》的第一段,大意是:廬山的風景,秀麗至極,簡直是天下諸山的冠軍。山的北峯,叫做香爐峯;香爐峯的北面,有一座遺愛寺;就在香爐峯與遺愛寺之間的風景更是漂亮,恐怕還遠超過廬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樂天一見就喜歡上它了,就像遠行的遊子路過故鄉一樣,眷戀沉迷、依依不捨而不忍離去,於是就對着香爐峯,傍着遺愛寺,蓋了一間草堂。
循序漸進 先易後難
在熟讀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後斷吃不準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斷開的有 “香爐峯”、“遺愛寺”、 “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較難斷開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峯曰”、“其境勝絕”、“若遠行客過故鄉”等。對於容易斷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線或標點;對於暫時難以確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後推敲斟酌。
藉助特徵 巧妙斷句
“特徵”即特殊詞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曰”“雲”之類的動詞,一類是虛詞。尤其要注意虛詞,因為虛詞使用頻率高,語法功能強,藉助虛詞,能幫助我們準確斷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見”和“愛”有內在聯繫,前後都不能斷開;“之”為代詞,通常作賓語,這裏指代香爐峯與遺愛寺之間的風景,後面應當斷;“因”為連詞,意思是“於是”,前面應當斷。
特殊詞語服務斷句,可概括為如下:“曰”後冒號(:)“哉”後嘆(!),“蓋”、“夫”大多在句首,“於”、“而”、“則”、“以”一般在中間,“耶”、“乎”經常表疑問(?),“矣”、“耳”後邊加圓圈(。),“也”、“者”作用錶停頓,或句(。)或逗(,)酌情看。
要注意的是,藉助特殊詞語斷句,要建立在明確詞意的基礎上。例如“曰”譯為“説”的時候,後面斷句,但是上述文段中的“曰”是“叫做”的意思,所以不斷,即使斷句也只能是前面斷句。又如“福之為禍禍之為福”,“之”是無意義的助詞,作用是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此時絕對不能斷開。
注意句式 輔助斷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或排比,或對偶,或對稱。這種形式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準確斷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可以根據對稱的句式結構斷成“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語句的前後呼應也可以幫助斷句,例如“甲天下山”和“又甲廬山”,斷開了一處就能知道另一處。另外還可以藉助語法來輔助我們斷句。如上述較難斷開的“其境勝絕”句,“勝絕”是謂語,一般不帶賓語,據此可斷為“其境勝絕/又甲廬山”;“若遠行客過故鄉”句,“過”是謂語,“故鄉”是其賓語,“遠行客”是其主語(不可能是“白樂天”),所以整句“若遠行客過故鄉”只能是“白樂天戀戀不能去”的狀語,此句中間不能斷開。
按照以上四步,上述文段可作這樣的斷句: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介峯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峯腋寺/作為草堂。”
可加這樣的標點:“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介峯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峯腋寺,作為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