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IT

鎖定
新IT(New IT)主要指以邊緣計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IT技術,以及基於相關技術底座所構建的智慧中台和相關業務應用。 [5]  [8]  不同於傳統IT的一種新型IT架構,可定義、自適應、隨需而變、動態平衡是其特徵。新IT讓新業務的上線時間更加迅速,系統更加可靠穩定,運行維護更加智能簡便。
中文名
新IT
外文名
New IT
特    徵
隨需而變、動態平衡

新IT基本含義

新IT是技術底座+智慧中台+業務應用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IT新模式。 [5] 
“新IT”是以千行百業智能化變革的場景化需求為驅動,以模塊化、陪伴式服務為主導,以行業領先實踐為引領,以普慧算力為基礎,以“端-邊-雲-網-智”為技術架構,更加靈敏、主動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6] 

新IT對比差異

本質差異
傳統IT的本質是信息技術。新IT的本質是智慧技術。
價值差異
傳統IT的價值僅僅是支持傳統商業效率提升工具。新IT的機制是顛覆傳統商業邏輯、組織邏輯行政邏輯,建立新邏輯。
要素差異
傳統IT的要素是網絡、計算存儲、基礎構架、操作系統系統軟件。新IT的三要素是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
開發差異
傳統IT是細分產品品類進行技術創新。新IT是細分場景進行技術整合,整合創新。
交付差異
傳統IT重視的是功能交付。新IT注重的是生態交付。 實力差距 傳統IT着重硬實力,即研發能力、營銷能力和供應鏈能力。新IT除硬實力外還着重軟能力,即生態能力,以及是否能跟最終價值連接起來事半功倍的巧實力。 [1] 
傳統IT和新IT差異對比表格
區別
傳統IT
新IT
本質
information tech
intelligence tech
價值
支持傳統商業邏輯效率提升
顛覆傳統商業邏輯,建立新邏輯
要素
網絡、計算、存儲
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
開發
細分產品進行技術創新
細分場景進行技術整合
交付
功能交付
生態交付
實力
研發、營銷、供應鏈
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
“新IT”在賦能行業智能化轉型中具有“場景驅動、服務主導、標杆引領、算力為基、要素聚力”五大特徵。
“新IT”還具備三大價值——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質,也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 [7] 

新IT演進過程

圖1從傳統IT到新IT的演進過程 圖1從傳統IT到新IT的演進過程
傳統IT和新IT之間既不是嚴格的對立,也不是各自獨立的平行發展。它們之間應該是對立統一,包容式的發展。首先需要共存,數據流動,打通資源。從傳統IT到新IT應為如圖1的演進模式:把傳統IT和新IT融合,在融合基礎上搭建基礎應用。 [2] 
2023年4月以“端(智能終端設備/物聯網)—邊(邊緣計算)—雲(雲計算)—網(5G和高速光纖網絡)—智(行業智能)”為代表的新IT技術,正加速推動數字化時代基礎設施的代際革命,實現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場景的智能化,成為轉型升級的引擎。 [8] 

新IT基礎構架

新IT基礎構架的核心要素
新網絡(安全)、雲計算和大數據是新IT基礎構架的核心要素,此外還包括智能終端物聯網終端。如果進一步從新IT框架來解析的話,新IT基礎構架是由標準化的底層加上抽象化的中間層構成,抽象化的中間層包裹標準化的物理層形成的新IT基礎構架,支撐最上層的個性化應用。新IT基礎構架提供商是華三通信的定位。
新網絡核心特點
新網絡核心特點是動態、安全、高品質,核心在於能夠感知,使其虛擬化,變成標準的網絡單元,並能夠進行自動化的編排,就是軟件定義網絡SDN)。
雲計算特點
雲計算特點在於“多態”而非絕對的單一形式。“多態”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 雲可以是混合雲,這種混合雲可以是雲與非雲的混合,可以是不同的異構雲的混合,可以是上級雲和下級雲的混合,也可以是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第二 雲本身的變化的,不同行業特徵各不相同;第三雲是流動的,數據之間的流動,多雲之間的流動,私有公有云之間的流動。 [3] 
大數據特點
大數據最終目的需要輔助決策,大數據的本質是大流動,而不是大集中。數據之間需要共享,只有共享數據才有價值。在數據交互平台之上,實現數據交換數據共享數據分析 [4] 

新IT研究報告

在2022年舉行的“2022數字化轉型發展高峯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新IT重塑企業數字化轉型(2022年)》。報告顯示,我國IT市場保持穩步增長,前景可觀。2021年我國數字化轉型中涉及的相關IT服務和解決方案市場總體規模達21669億元,在多方數字化轉型政策推動下,未來幾年預計將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速,有望在2025年逼近5萬億大關。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下,新IT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並逐步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中成為主流創新方向。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