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高鄉

鎖定
新高鄉,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地處代縣西南部,東與峪口鄉灘上鎮接壤,南與五台縣豆村鎮相鄰,西界原平市蘇龍口鎮,北隔滹沱河與陽明堡鎮上館鎮相望,距代縣城約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15.06平方千米。 [4] 
1949年,新高鄉境域屬代縣第四區;1984年8月,由新高公社改為新高鄉。 [1]  截至2018年末,新高鄉户籍人口為18276人。 [4]  截至2020年6月,新高鄉下轄41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新高村。 [1] 
2018年,新高鄉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4] 
中文名
新高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忻州市代縣
地理位置
代縣西南部
面    積
215.06 km²
下轄地區
4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新高村
電話區號
0350
郵政區碼
034205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晉H
人    口
18276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新高鄉建置沿革

1949年,新高鄉境域屬代縣第四區。
1953年,設中解鄉。
1958年,屬新高公社。
1984年8月,由新高公社改為新高鄉。
2000年1月,原交口鄉併入新高鄉。 [1] 

新高鄉行政區劃

新高鄉區劃沿革

2000年1月,新高鄉增設趙家灣、韓家灣、康家灣、高太莊、探馬石、青社、洪寺、同盟、上莊、張仙堡、龍巴11行政村,將紅谷、步山溝、西嶺合併為西鳳,小峪、鳳凰觀合併為龍遷;新高鄉下轄41個行政村。 [1]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下轄新高、劉家圪洞、大梨園、小梨園、河頭、西鳳、龍遷、新莊、劉街、下街、翟街、金街、周流、張家寨、小峪口前、口子、韓街、張家堡、陳家堡、董家寨、上橋莊、趙村、園子、王街、潘家莊、石崗、小觀、沿村、張村、謝家寨、張仙堡、高太莊、康家灣、趙家灣、探馬石、上莊、青社、洪寺、龍巴、同盟、韓家灣41個行政村。 [1] 

新高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新高鄉下轄41個行政村:新高村、翟街村、新莊村、大梨園村、小梨園村、劉家圪洞村、潘家莊村、小觀村、石崗村、上橋莊村、韓街村、王街村、園子村、河頭村、西鳳村、沿村、周流村、張村、趙村、董家寨村、謝家寨村、陳家堡村、張家堡村、劉街村、下街村、金街村、張家寨村、口子村、小峪口前村、龍巴村、張仙堡村、上莊村、同盟村、洪寺村、趙家灣村、韓家灣村、青社村、探馬石村、康家灣村、高太莊村、龍千村, [2]  鄉人民政府駐新高村。 [1] 

新高鄉地理環境

新高鄉位置境域

新高鄉地處代縣西南部,東與峪口鄉灘上鎮接壤,南與五台縣豆村鎮相鄰,西界原平市蘇龍口鎮,北隔滹沱河與陽明堡鎮上館鎮相望,距代縣城約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15.06平方千米。 [4] 
新高鄉

新高鄉水文

新高鄉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滹沱河、中解河2條;河流總長度52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中解河,從東至西流經境內口子、劉家圪洞、大梨園等村,長40千米。 [1] 

新高鄉自然資源

新高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2011年,新高鄉有耕地面積46694畝,人均2.5畝;可利用林地面積83837畝。 [1] 

新高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總人口1888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00人,城鎮化率9%;另有流動人口1989人。總人口中,男性10365人,佔54.9%;女性8515人,佔45.1%;以漢族為主,達18798人,佔99.5%;有彝、蒙古、苗等7個少數民族,共82人,佔0.5%。2011年,新高鄉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6.6人。 [1] 
截至2017年末,新高鄉常住人口為17247人。 [3] 
截至2018年末,新高鄉户籍人口為18276人。 [4] 

新高鄉經濟

新高鄉綜述

2008年,新高鄉經濟收入2.48億元,糧食總產量8200噸,農民人均收入2625元。
2010年,新高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1550萬元,糧食總產量7464噸,農民人均收入2284元。
2011年,新高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061元。 [1] 
2018年,新高鄉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4] 

新高鄉農業

新高鄉農業經濟以水稻、辣椒、蔬菜、水果玉米、立體種植為主,林果業以優質酥梨、蘋果、葡萄、核桃為主。2011年,新高鄉農業總產值達到2.2億元,比2010年增長7%,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3%。新高鄉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新高鄉生產糧食8500噸,人均450千克。新高鄉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新高鄉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3000噸。新高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新高鄉生產肉類150噸;畜牧業總產值0.2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0%。2011年,新高鄉水果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67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桃、杏等。 [1] 

新高鄉工業

新高鄉工業經濟形成了以鐵礦採選為主導,以汽修、化工配件等的工業體系。2011年,新高鄉工業總產值為5.5億元,比2010年增長80.37%;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8.9%。2011年,新高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42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6億元,比2010年增長3%;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家。 [1] 

新高鄉商貿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商業網點52個,職工102人。2011年,新高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0.4億元,比2010年增長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億元,比2010年增長3%。 [1] 

新高鄉郵電業

2011年,新高鄉郵政業務收入有6萬元;電信業務收入12萬元。 [1] 

新高鄉社會事業

新高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2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12所,在校生1400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30人,專任教師5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新高鄉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各類科技人才8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0人,經營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300人。 [1] 

新高鄉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0個。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41%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有廣播喇叭50只,通響率99%。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中央、省、市、縣等30多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數為54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1] 

新高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3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專業衞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新高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765人次。2011年,新高鄉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000人,參合率95%。 [1] 

新高鄉社會保障

2011年,新高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80户,人數1195人,支出120萬元,比2010年增長4%,月人均84元,比2010年增長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人,支出1.6萬元,比2010年增長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2人,支出13萬元,比2010年增長3%;農村醫療救助4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7人次,共支出6.5萬元,比2010年增長2%;農村臨時救助316人次,支出5萬元,比2010年增長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1人。 [1] 

新高鄉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千米,投遞點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徵訂報紙750份、期刊290冊;固定電話用户有560户,移動電話用户有839户。 [1] 

新高鄉交通

截至2011年末,新高鄉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40千米。 [1]  新高鄉有高蘇路橫穿東西,趙杲觀旅遊公路南北相連。

新高鄉風景名勝

新高鄉綜述

新高鄉主要景點有趙杲觀、古松寺、韓街積萃苑、延福寺、趙武王靈廟等。

新高鄉主要景點

  • 趙杲觀
相傳春秋末期,趙襄子滅代,代君夫人摩笄自殺於夏屋山,其餘姬妾由丞相趙杲引護外逃,路經此地,隱居於五台山石洞中。以後僧侶居此,成為佛居,趙杲觀因地名命為天台寺,後人懷念趙杲,慣稱趙杲觀。趙杲觀寺分南洞、北洞。北洞為主要建築羣。北洞中區有大殿三間、殿左右各有朵殿、東西配殿各三間,正南有一間韋馱閣。北洞還有禪房、石窯、小廟十餘間,還有碑廊一處,豎有歷代名碑二十餘通。南洞在南半山,名“自在庵”。洞是一個天然石室,內塑南海觀音菩薩及羅漢像,並有觀音老母救八難的畫像石八塊,新塑像三十餘尊。南洞溝掌裏有“水濂洞”,還有小空石房十餘間。
  • 鳳凰觀
鳳凰觀在新高鄉西嶺背南,老曹溝北。原建規模宏大,風景秀麗。“鳳山秋月”曾列為代州八景之一。現存龍王廟一間,石室三孔,殘存元代、明代石碎三通。現為代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延福寺
延福寺,位於新高鄉的翟街與下街之間。元至元二年(1265)建成。明代清代均有維修。
  • 古松寺
古松寺位於劉家圪洞村東。寺廟東高西低,西側為中解河及新修公路。分上下兩院;下院中間為舞台五間,懸山頂。兩側為二山門。南北各有配房六間。上院為主建築羣。正殿三間,南北配殿各三間,正西建牌坊,牌坊為石雕底座。正殿後面還有東西南北配殿各三間。均為木結構,硬山頂。
  • 趙武王靈廟
趙武靈王廟,座北向南,總體平面呈正方形。廟院南面有座南向北的古戲台五間,台基高一米四、懸山頂磚木結構,前設抱廈,左右延伸各一間,頂向外呈兩挑尖。山門外有大照壁,高十一米,寬十米,厚一米一。整個建築屬明代重修。
  • 青山寺
青山寺,建於高台上,南依大山,東臨中解河,整個建築依山傍水。青山寺有正殿三間,座北向南。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另有明清石碑三通。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薛維棟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10月:1081-1082.
  • 2.    新高鄉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3-11]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87.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