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音樂運動

鎖定
新音樂運動通常是指20世紀30代興起的中國產黨領導的左音樂運動,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音樂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音樂組織,展開了以抗日救亡為中心的音樂工作。 [1] 
中文名
新音樂運動
代表人物
聶耳冼星海張寒暉賀綠汀
興起時間
20世紀30年代

新音樂運動事件背景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內社會矛盾尖鋭、國外政治格局動盪。隨着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步伐加快,以1937 年盧溝橋事變為標誌,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民眾在壓迫中民族意識逐漸覺醒,他們決意奮起反抗,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奔赴抗戰前線。這一時期,音樂事業的發展以“抗日救亡”為主題,進步音樂工作者應時代之需開展了“新音樂運動”。 [2] 

新音樂運動事件經過

1930 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左聯有自己的理論綱領和組織綱領,以馬列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以工農勞動大眾的解放為目標,參加了當時的中國無產階級政治運動。繼“左聯”之後,先後又成立了“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簡稱“劇聯”)等8個文化,並“左翼文化工作者總同盟”(簡稱“文總”)。左翼音樂組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 [1] 
自1932 年下半年,先後建立的左翼音樂組織有:1932 年秋聶耳、王旦東、李健(李元慶)等組織的北平左音樂家聯盟,1933 年春漢、耳、任光等在上海組織的“中蘇音樂學會”,與此同時,由聶耳、任光、張曙等發起組織了“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以及有田漢、任光、安娥、呂等參加的“劇聯”音樂組等。此外,洗星海、麥新、賀綠汀等人雖未加入左翼組織,但參加了左翼領導組織的抗日救亡音樂活動。 [1] 
1935年8月中國共產黨中央發表了“八一宣言”公開號召建立全國一致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統一的“國防政府”和“國防軍”,以實現一致對外共同負抗救國的重任。1936初“左聯”等左翼文化組織即先後自動宣告解散,並提出了“國防文學”、“國防戲劇”等廣泛團結各階層共同抗日的鬥爭口號。同年 4月,呂驥周巍峙等也相應提出了“國防音樂”的口號(參看《國防音樂》文章署名霍士奇,即呂驥。《國防音樂必須大眾化》作者周巍峙,載於《生活知識》一卷十二期1936年 4月),並且在實際工作中努力爭取更多愛國的音樂家參加到為民族存亡共同鬥爭的行列中來。如:為了進一步推進救亡抗日鬥爭和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在“劇聯”音樂小組停止工作後,即由孫師毅出面成立了一個成員比較廣泛的“歌詞曲作者聯誼會”(或稱“歌曲作者協會”),參加者除了呂驥、任光、張曙等人外,又增加了像賀綠汀、周巍峙、孫慎、孟波、麥新、沙梅、江定仙、劉雪庵、周鋼鳴、任鈎、塞克、龍沫勳(即龍榆生),以及剛從法國回來不久的冼星海等。後來,呂驥、麥新、冼星海、賀綠汀等還組織了另一個人數較少的組織“歌曲研究會”定期進行有關音樂創作方面的討論和專業音樂知識的學習。他們很重視深入羣眾鬥爭實際,組織有關音樂理論的討論和革命歌曲的出版等活動。1936年以“民眾歌詠會”出面團結廣大音樂愛好者舉辦了“千人音樂大會”;1936 年冬在上海又舉行了 15 個音樂團體聯合紀念“聶耳逝世一週年追悼大會”、“全滬音樂界援綏音樂大會”等規模巨大的音樂活動,這些正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深入人心的標誌。 [3] 
為了進一步推動音樂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和加強對它的思想領導,呂驥、周鋼鳴等同志又著文對統一戰線的性質和方向加以闡明,並提出了“新音樂運動”的口號。這些文章從理論上説明了“新音樂運動”的性質和任務是“作為爭取大眾解放的武器,表現、反映大眾的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種手段,更負擔起喚醒、教育、組織大眾的使命”;要求音樂工作者應該“走進工農羣眾的生活中去”,要從廣大的羣眾生活中獲得無限廣闊的創作源泉(參見呂驥的《中國新音樂的展望》一文,載於《光明》第一卷第五號,1936)。又指出,革命的新音樂就是“現實主義的新音樂”,它的創作方法和目的應該是“指出現實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並且肯定地指出樂觀的前途,使唱的人和聽眾明白他們應走的道路,欣然地一齊走上前去”(引自呂驥的《偉大而貧弱的歌聲》一文,載於《光明》第二卷第二號,1936)。顯然從理論上進行這些闡述和討論是必要的,這對以抗日救亡為主要內容的進步音樂運動的向前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使得這個在左翼音樂運動基礎上擴大和發展起來的進步音樂運動能始終保持鮮明的旗幟和明確的方向。從此以後,一個以抗日救亡為標誌的、羣眾性更加廣泛的革命音樂運動得到了更加迅速的發展,逐漸成為中國現代音樂文化發展中的主流和音樂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力量。 [3] 

新音樂運動事件影響

左翼音樂組織的主要活動,一方面是為左翼電影、戲劇和羣眾歌詠活動創作歌曲;另一方面是到羣眾中去開展抗日救亡歌詠活動。聶耳等人在為戲劇電影創作的大批歌曲中,突出了抗日救亡的內容,其中如《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自衞歌》、《前進歌》、《自由神之歌》、《新編九一八小調》等,以戰鬥的風格和大眾化的形式,唱出了人民羣眾強烈要求開展抗日鬥爭,拯救民族危亡的心聲。這些作品通過銀幕、舞台、唱片、廣播等途徑迅速傳播,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為振奮民族的抗日精神發揮了巨大作用併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國歌。 [1] 
參考資料
  • 1.    臧一冰著.中國音樂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258-259
  • 2.    徐元勇主編.“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21:104-106
  • 3.    汪毓和編著.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