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開村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竹坑社區下轄村)

鎖定
新開村,位於坪山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石湖村、老圍村。地處深圳東北部坪山盆地。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朱姓三兄弟分家,長兄留在老圍村,二哥建立石湖村,三弟建立新開村。因該村是先祖離開老圍村後新建村落,故取名新開村。
中文名
新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竹坑社區
地理位置
坪山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竹坑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朱姓。南宋末年朱姓先祖從江西吉安安福遷至廣東興寧中鄉竹絲湖會眾嶺,後遷至興寧龍川棉洋;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從龍川棉洋遷至坪山竹坑老圍村、清光緒年間從老圍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108人,其中男性49人,女性59人;80歲以上7人,最年長者93歲(男);實際在村人口80人;海外留學1人。非户籍外來人口約40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合同胞約1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人,分佈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番薯等。1999年,引進第一家來料加工廠,村集體經濟開始轉型。2007年,成立深圳市坪山竹坑股份合作公司新開分公司,村民成為股東有2棟廠房出租,面積約1.1萬平方米,綜合樓商鋪出租面積約1700平方米,2015年租金收入共約15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茶果、炸油角、煎堆等。
省道S359線深汕路、金牛路、科技路、創景北路、竹坑大道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末通電,1989年通電話,90年代末通互聯網,1998年通自來水,200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有健身路徑。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座。朱氏圍屋,始建於清朝,位於新開村8號,土木石結構,的民居和單開間三進兩天井的朱氏宗祠組成。
朱氏宗祠,始建於清朝,於2000年重修,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觀音廟,始建時間不詳,於2000年重修,供奉觀音菩薩。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該村婦女會攜雞、豬、魚、素菜、果品等祭品到觀音廟祈福。
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二,村民攜帶雞、豬、魚和水果等祭品到朱氏宗祠祭拜;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到重陽節,村民帶上祭品到坪山赤坳墓園祭祖。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1 坪山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