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西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吉祥社區下轄村)

鎖定
新西村,位於龍城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9幹米。相鄰自然村有崗貝村、輋嚇村、新屯村、老西村。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李姓先祖從西埔村分遷至此而形成。因從西埔村分出新村,故稱新西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村東南方有龍崗河。2007年因城市建設需要,全部舊村拆遷,新西村搬遷至龍翔大道萬科天譽小區。原村落位置保留了新西村的老屋西埔新居。
中文名
新西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吉祥社區
地理位置
龍城街道東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愛聯社區;2014年,屬吉祥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李姓,南宋末年從福建上杭遷至今廣東五華;清代從五華水寨下黃基堂遷至西埔村,後分遷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460人,其中男性236人,女性224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10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448人;海外留學2人。非户籍外來人口509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9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人,主要分佈在蘇里南。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花生、大豆、甘蔗、龍眼、荔枝等。改革開放後集體經濟發展起來,2007年整村舊改,新西村成為一個集居住、辦公、購物、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2015年,西埔新居作為深港建築雙年展的唯一一個分展場,展覽中新建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和翻修的廣場都被保留了下來,打造一個共享之屋。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村中有1棵樹齡約100年的大榕樹。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煎堆,清明節的茶果,端午節的灰水粽、鹹粽等。深圳地鐵3號線、龍翔大道從村旁經過,鴻基路貫穿全村。20世紀60年代中期通電,80年代未通電話,1993年通自來水,90年代末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互聯網。村內設有天普實驗學校,2015年有6個年級,19個班,在校學生903人、教職工66人。村中還設有藏書約20f的圖書室。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99座。代表性民居西埔新居,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始建於民國時期,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來,正門朝東偏北35度,三堂兩橫一圍,土石木結構,面闊89米,進深48米;正面開三門,正門額書“西埔新居”。李氏宗祠位於西埔新居中軸線上,圍內房屋為三開間兩廊;新居內有2座炮樓,一座高4層,頂飾藍帶,呈長方形,頂層四面開射擊孔;另一座高4層,平面呈方形,女牆山牆混合式,頂飾藍紅相間帶;原有的望樓已倒;整體佈局尚存,經過修繕後保存較好。現有人居住。西埔新居中的李氏宗祠,始建於民國時期,2012年重修;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門額書“李氏宗祠”,封檐板飾精美木刻,中堂樑架為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內有楹聯“世德傑人光梓騰龍起鳳衍家聲;西埔靈地修祠念祖敬賢懷光澤”,書於民國時期。
每年春節前,該村舉行集體聚餐活動,全村村民聚集在一起品嚐美食,同時邀請鄉賢作客,暢敍鄉情。每年清明節,村民祭祖,全村大人小孩全部參加,集聚在西埔新居祠堂內祭拜祖先。
代表性人物:李傑仁(1921-1948),烈士,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戰士,1948年在渡頭作戰犧牲。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83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