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莊鎮

(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下轄鎮)

鎖定
新莊鎮,隸屬於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地處宜豐縣東部,東北、東南與高安市毗鄰,西南與上高泗溪鎮接壤,西北與花橋鄉交界,西同棠浦鎮相接,鎮境東西寬10.5千米,南北長12千米,區域面積86.62平方千米。 [1] 
新莊鎮古稱天德鄉,宋代以前屬高安縣。1996年,新莊撤鄉建鎮。 [7]  截至2020年6月,新莊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2]  ,截至2019年末,新莊鎮共有户籍人口16176人。 [1]  [6] 
2016年,新莊鎮工農業生產總值28億元,財政收入6676萬元,人居可支配收入11000元。 [3]  截至2019年末,新莊鎮共有工業企業95家,其中規模以上7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家。 [6] 
中文名
新莊鎮
外文名
Xinzhuang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360924103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
地理位置
宜豐縣東部
面    積
86.62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9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C
人    口
16176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新莊鎮歷史沿革

新莊鎮古稱天德鄉,宋代以前屬高安縣。
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從高安劃入新昌縣即今宜豐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劃為宜豐縣第八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為天德鄉,鄉公所駐湖城圩。同年3月,因湖城圩被日軍飛機炸燬,鄉公所遷新莊街。
1950年,鄉境設4個小鄉。
1956年,4個小鄉合併為一個鄉,鄉政府駐新莊街。 [4] 
1996年,新莊撤鄉建鎮。 [7] 
江西新莊鎮

新莊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份,新莊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2]  ,72個自然村,下設123個村民小組。 [1] 
新莊鎮區劃詳情
新莊集鎮1
萬坊村
嶺背村
南垣村
鄧家村
上塘村
虎溪村
湖城村
龍溪村
張家村
口溪村
灣溪村
筠山村
宋家村
荷溪村
新莊村
芳裏村



新莊鎮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新莊鎮地處宜豐縣東部,東北、東南與高安市毗鄰,西南與上高泗溪鎮接壤,西北與花橋鄉交界,西同棠浦鎮相接,鎮境東西寬10.5千米,南北長12千米,區域面積87平方千米。 [1] 
新莊鎮
  • 地形地貌
新莊鎮屬中亞熱帶温暖濕潤區,境內北高南低,三分之二為丘陵,三分之一是山區。
  • 自然資源
林地資源
新莊鎮有耕地20967畝,其中水田20129畝,旱地838畝。有林地7.0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9.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8%。
礦產資源
新莊境內儲藏有煤炭、銅、鉛、鋅、金、銀、硫、瓷土等礦產。是宜豐縣的“煤都”,煤層儲於二迭系、三迭系地層,品質優良,2005年底,全鎮有鄉辦煤礦4個,村辦煤礦2個,全年產煤18.5萬噸。據省地質部門普查資料,新莊還有眾多金屬礦,主要礦物有磁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並伴生有金、銀、鎘、銦8種元素,有色金屬礦主要為銅的硫化礦牀,礦區儲銅10.41萬噸,鉛鋅34萬噸、銀495噸,金14.85噸,、錳則儲藏於二迭系樂平煤系地層。 [3] 

新莊鎮經濟

  • 綜述
2016年,新莊鎮工農業生產總值28億元,財政收入6676萬元,人居可支配收入11000元。 [3] 
  • 農業
新莊鎮主要經濟作物水稻、棉花、油茶、蠶桑、西瓜 [3] 
  • 工業
2018年,新莊鎮有工業企業9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9個。 [5] 
  • 商業
2018年,新莊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5] 

新莊鎮社會事業

  • 基礎建設
新莊鎮水泥路實現村村通、組組通、户户通,通訊網絡覆蓋全鎮,擁有設施齊全的幼兒園。新建了農貿市場並投入使用。完成集鎮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工程,新建高杆燈2個,完成中學食堂及教師週轉房建設,建設了中學宿舍及小學教學樓。 [3] 
  • 教育事業
截至2005年,新莊鎮有中學1所,學生625人,中心小學及村完小共6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合格率均達100%。
  • 基礎設施
新莊鎮主要水利工程(含大小陂壩及山塘水庫)85座,其中小二型以上水庫9座。 [1] 

新莊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1956年,天德鄉4小鄉合併為一個鄉,鄉政府駐新莊街,因而得名新莊鄉。

新莊鎮歷史名人

新莊鎮從宋至清,有進士舉人28人。
  • 姚勉:(靈源人)廷對第一,點為狀元,其《廷對策》流誦千古;與姚勉同期的景定進士黃夢炎,與姚勉、胡仲元、劉元高號稱“錦江四俊”。
  • 明末吏科給事中黃國琦:校刊《冊府元龜》,史載其績。
  • 元代著名詩僧圓至:以《牧潛集》名世。

新莊鎮風景名勝

新莊鎮內的景點有清涼山摩崖石刻、漢南昌尉梅福遺蹟、宋狀元姚勉遺蹟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