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

鎖定
《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是2006 年3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
作    者
鄭慶華、趙耀 [2] 
出版時間
2006年3月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1] 
頁    數
269 頁
ISBN
9787505854604
定    價
25 元

目錄

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內容介紹

《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的主要內容是:具體會計準則是真正指引規範企業財務報告的強有力工具,基本準則是準則的準則。它們的出台,不是給人們看的,而是給人們用的,那就是説具有極強實用性的會計準則必須被廣大財務會計工作者和現在與潛在的投資人及其他使用者所充分理解和有效應用。企業財務報告的編報者(包括企業主管、財務主管和財務人員)必須樹立起公正誠實的職業道德,正確地、如實地反映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註冊會計師也要樹立獨立公正的形象,不偏不倚地審計上述信息是否遵守會計準則,報告信息使用者應當力掌握會計準則的內容和要求,在使用信息過程中又參與對信息真實性的監督和檢舉。企業會計準則言簡意賅,內容十分豐富,不論理解它,特別是運用它,都必須捉住它內含的經濟實質,而不可只看法律形式。會計準則的重大價值在於應用,在於規範企業的財務報告,既把我國企業財務會計水平向前大大提高一步,又使我國企業的財務報告與國際慣例更接近以至趨同。 [1] 

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目錄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基本準則》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產地》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税》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併》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憑》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採》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29號--資產負責表日後事項》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併財務報表》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4號--每股收益》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比較與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比較與分析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