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

鎖定
《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是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永健。
中文名
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
作    者
李永健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10月
頁    數
341 頁
定    價
26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9787300049793

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內容簡介

本教材一共分為11章,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論。介紹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的最基本知識的原理,它以概念和其他知識點眾多而明顯不同於其後各章,並反映一些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目的在於為今後學習新聞理論和傳播學原理課程掃除部分障礙。
第二章:報紙。有上千年曆史的報紙可以被稱為傳統新聞媒介之王。在電視和互聯網時代仍然以廉價、易攜、綜合、深刻見長。“在電視(互聯網)上得消息,在報紙上得解釋”將繼續是人們使用新聞信息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雜誌。形式上儀態萬千、內容上五花八門的雜誌或以專門性和專業性吸引分眾化的讀者,或以綜合性尤其是時事政治性打動吸引社會中的精英人羣。現代雜誌與有線電視結合,創造出專業頻道,則是近年來的一個重要發展。
第四章:圖書。“書生”、“書卷氣”、“書呆子”、書香門第”、“掉書袋”這些熟語往往與知識分子相聯繫,不過即便是手不離書的“書蟲”,對於圖書上的各種“花樣”和“名堂”以及圖書的生產、流通過程也不見得知道多少。這一章幫助你認識圖書的“廬山真面目”。
第五章:通訊社。作為向新聞媒介提供新聞的專業組織,通訊社有“消息總彙”之譽,往往又是一個國家國力強弱的象徵。在2003年的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中,新華社比國外同行提前10秒發現開戰的消息,一改中國人在新聞的國際競爭中“慢三拍”的形象。
第六章:廣播。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這樣説:廣播是孩子的村落,只許聽,不許説。但這個“孩子”現在也長大了,它與互聯網結合,既許聽,也許説了。廣播還是一種相對廉價的國際傳播利器,自問世起就受到各國政府的“青睞”。
第七章:電視。有人把電視稱之為重媒體,説它重,一是因為這種視聽媒介的影響大,其次是這種媒介的技術比較複雜,製作起來頗費工夫。所以我們一開始就給電視下了一個定義:電視是一種技術性的大眾藝術。
第八章:電影。本章會告訴你,隨着電視的興起,電影的影響開始消退,但是,吸取了文學、戲劇、繪畫、建築元素的電影走過了極為輝煌的百年曆史,就藝術性而言,它高居各媒介之首,並且留下了不朽的人物和故事形象。
第九章:互聯網。有人把互聯網稱之為第四媒體,或者稱它製造了第四媒體空間——賽伯空間。除了影響經濟和文化,互聯網會不會使各國政府面對着更加開放和高效的信息披露要求,使得民主平等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這樣的問題恐怕是社會精英所共同關注的。
第十章:電子音像出版物。這是一種有可能替代印刷媒介的新型永久性信息存儲和閲覽媒介,雖然有專家預計這一時代很快就會來臨,但是我們將看到的可能是它們繼續共同繁榮。
第十一章:新媒體與新技術。互聯網、電信和傳媒結成“神聖同盟”,造就了當代信息技術的大發展,重新塑造着21世紀的社會面貌。新媒介新技術也在不斷髮展和更新,本章主要介紹目前幾種主流的媒介新技術,並展現了未來新媒介的發展趨勢。 [1] 

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節 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
第三節 大眾傳媒與當代社會
第二章 報紙
第一節 報紙概述
第二節 報紙的歷史
第三節 世界主要大國報業現狀
第四節 報社實務舉要
第五節 未來的報紙
第三章 雜誌
第一節 雜誌概述
第二節 雜誌的歷史
第三節 雜誌的現狀
第四節 雜誌實務
第五節 前景與展望
第四章 圖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外圖書出版簡史
第三節 中外圖書出版現狀
第四節 圖書出版過程
第五節 新技術的影響
第五章 通訊社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通訊社的歷史
第三節 世界主要通訊社
第四節 通訊社業務舉要
第五節 網絡時代的通訊社
第六章廣播
第一節 廣播傳輸系統
第二節 中外廣播新聞事業簡述
第三節 廣播新聞採訪
第四節 廣播新聞寫作
第五節 廣播產業經營管理
第六節 世界廣播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 電視
第一節 電視媒體概論
第二節 電視基本原理介紹
第三節 電視媒體的特性
第四節電視節目
第五節 世界電視的發展趨勢
第八章 電影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電影發展史
第三節 電影的現狀
第四節 電影製作流程
第五節 電影的未來
第九章 互聯網
第一節 網絡媒體概説
第二節 網絡媒體的發展脈絡
第三節 網絡媒體傳播實務
第四節 網絡媒體發展中的問題和展望
第十章 電子音像出版物
第一節 錄音製品
第二節 錄像製品
第三節 卡拉OK和電子遊戲
第十一章 新媒體與新技術
第一節 數字通信
第二節 數字音頻技術發展的方向
第三節 數字視頻技術——虛擬演播室
第四節 流媒體技術與網絡電視
第五節 互動電視的現狀與未來
第六節 新媒體 新認識
後記

新聞與大眾傳媒通論編輯推薦

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媒介正在向我們走來,現今的媒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編輯工具不再只是手中的筆,還增添了更多的利器。因此作為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的學生,要有一種跟蹤工具發展的意識,時時刻刻關注新媒介技術的發展,將這些技術和工具運用到信息採集和處理上來。編輯本教材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剛剛進入這一專業的學生樹立這種意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瞭解和掌握媒介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參考資料